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安慰是个锔瓷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安慰是个锔瓷匠

2020-03-24 15:53:23 作者: 李柏林 来源: 李柏林投稿 阅读:载入中…

 安慰是个锔瓷匠

  安慰是个锔瓷匠

  李柏林

  记得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双亲去世了,里办丧事来了很多人,那些人都怀着悲悯,说着女孩如何可怜,如何不幸,女孩坐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心里感到厌倦,一直都没有说话。后来来了一个男孩,女孩想,如果这个男孩还是来可怜她的不幸,她就装作听不见。可是男孩走到她面前,并没有提双亲去世的事,而是静静地坐在女孩旁边,说了一些生活中无关紧要事情,提起了院子里的树,以及那晚的月亮突然男孩说,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会不会一起看月亮?说完男孩走了,虽然没有一句安慰的话,可是女孩每次想起,心里总是充满温暖

  有时候安慰一个人,并不是把他的伤疤揭开来,细数伤痕,而是让他产生未来期盼,哪怕是因为一缕月光

  小时候不会安慰人,班里同学成绩考差了,我就告诉她,还好她不是倒数啊。记得大学的时候,朋友失恋了,我就告诉她她的男朋友有多渣,她有多眼瞎,到最后,她哭得更厉害了。而随着年岁增长,突然觉得,不揭人伤疤,成了一种美德

  现在的我们习惯性地对于破碎了的东西,不是修补,而是放弃,包括自己。而最好的安慰是什么?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锔瓷匠。

  小的时候,因为物质贫乏,家里的瓷器有了裂痕,总要找锔瓷匠给补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匠。他们会让破碎的东西,散发出更高级的美。我见过补碗的师傅,敲敲打打,不用胶水,单凭着金刚钻和铁钉,就把破碎的碗修补得滴水不漏。

  在我眼里,锔瓷匠却分为两种:

  一种是低级的锔瓷匠,他们做的都是粗活,用的工具也不是那么精细,修补瓷器就像打补丁一样,先把碗破碎的地方固定住,再钻洞,用铁钉连接,碗便能再用了。他们只管实用,不管别的。

  另一种是高级的锔瓷匠,他们把修补成了一种艺术在行业里经常流传一句话:补花不补疤。在他们的眼里,破碎的东西,因为人类的珍惜,反而更珍贵。锔瓷匠利用裂纹走势,用各种金钉银钉铜钉,在有裂纹的地方,化腐朽神奇,补上图案或者花纹,使得修补好的东西反而身价倍增,具有艺术价值。正因如此,甚至有人专门在紫砂壶里放黄豆,用黄豆遇水膨胀,把紫砂壶壶壁撑破,再请锔瓷匠锔成花纹,让自己的紫砂壶成为一件艺术品

  而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件瓷器,谁又能保证,一辈子能够不经历风雨,不曾有破碎的风险呢?身上有两道疤两道痕迹平常不过,可是在那段愈合的时光,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已把你的伤口缝合好,等着伤口慢慢愈合,让别人觉得你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总有人喜欢把自己对他人的怜悯,当作自己的善意,馈赠于人,不管别人是否愿意接受,让你觉得你真可怜。可是这世上没有一棵不带疤的树,谁不是一边伤着一边成长?

  那些不礼貌的安慰,像一个个射击健将,一遍又一遍地对准你溃烂的地方,次次击中靶心。为什么要去做言语的打靶者,而不做一个安静的锔瓷匠呢?

  在需要安慰的人心中,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忌讳别人把他们放在一个过去的时态,永遠说着过去,细数破碎的痕迹,强调他们的不完整。而锔瓷匠不一样,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瓷器拼凑完整,他们懂得如何去规避和掩盖这些残缺,甚至让这些最脆弱的地方,附上最美丽的盔甲,让它们散发出更独具匠心的美。

  怜悯只有过去,而珍惜,才是细水长流,来日方长。很多人,仅仅是希望,你给他一个点头,告诉他是个有未来的人啊!但愿我们面对别人失意时,不是言语的射击者,而是一个高级的锔瓷匠。但愿我们能把那些裂痕锤炼成独一无二的人生底色,而我们的身边,永远有一个未来可期的人。譬如,你只要想到,那一缕月光,便觉得温暖了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安慰是个锔瓷匠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