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词语是森林的读后感大全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是一本由[美]厄休拉·勒古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诗意的世界,读书的时候好像在布满青苔和落叶腐叶露水味道的幽幽森林里。绿毛小小的艾斯珊人,资源枯竭的地球殖民者。世界是你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明白了三部曲作者都要用星球原住民和外来者两个视角写的原因了。
●厄休拉的小说确实很好,但这本书不是阿凡达的原型,纠正一下,波尔安德森的小说《叫我乔》才是阿凡达的原型,被收录在奥森斯卡德的《大师的盛宴》里
●另一种生活
●厄休拉 勒古恩这本小说真的极大的震撼了我 当我看到塞维尔对戴维森说 我们都是神 你带给我杀戮 而我带给你是宽恕 真正感受到了那种精神 这种精神让我震撼 这也是厄休拉作品的魅力
●勒古恩所创造的世界实在是太浪漫了,读地海传奇的时候就被她叙述奇幻的文字功力所折服,会让你完全相信她描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被短评科普了,原来这本书是阿凡达的原型,而里面的艾斯珊人的原型说是有参考尤达大师,真是有认证了书与书文学与文学之间紧密相连的观点。人类真是一切恶的起点,看到三分之二好担心塞维尔的人民也会变成只知道杀戮和复仇的种族,好在与森林与梦境相通的生物还是比自私自大无知好战的人类来得更高级一些。两百页的故事啊,写尽人类的丑陋邪恶,希望其他生物都能好好生存。
●外星的故事是地球人自身的投影。类似的文化冲突的主题,但是比《死者代言人》深邃多了。
●厄休拉·勒古恩式星际人类学民族志方式写作,跟其《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倾诉》如出一辙,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外星族群(生活建立在森林和梦境之上,据说是阿凡达原型),同她笔下的其它外星族群一样,被即时通讯设备联通成星际各种世界联盟。厄休拉·勒古恩是星际人类学家,对于他族他性的描述和构建,归根结底还是旨在照见人类自身。
●2019/65 “你给我的礼物,是杀害另一个族类,是谋杀。现在,我也同样把我们的礼物送给你,那就是饶恕。我看我们双方都难以承受对方的礼物。”这本书很短,但很深刻。
●这本书太强了,勒古恩太强了。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读后感(一):世界的词语是森林
抱歉,我实在是不愿意把这本小说划分为科幻类!虽然科幻是以科学幻想为载体承托人类的情感,但这本书上的故事放在地球上也能展开。我觉得优秀的科幻小说,是写到最后才明白这是一个科幻为外衣,人类情感为内核的故事,而这本书更像是只穿了一条内裤,人类情感完全裸露的在外的小说。总而言之,故事还行,听说是《阿凡达》的原型,但不够科幻,站在科幻小说的角度,我只给了三颗星。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读后感(二):世界的词语是森林!
这个星球,世界的词语与森林的词语是同一个词,所以说世界的词语是森林。森林是一切的生命的根本。而人类来到这个星球,因为贪婪,需要木材,只是毁灭森林,同时毁灭的是这个星球的所有生命。因为这些生命在人类看来不是同类,只是一种动物,和老鼠没有什么区别。人类不吸取教训,在地球上灭绝了各种生物后,在这个星球又重新执行同样的方式,最终的结果的星球生物的灭绝。只要人类不认可,就是可以被毁灭的。因为毁灭后人类自己才感觉到安全。而当这种方式导致的原住民的反抗和报复,没有人得到益处,人类和原住民都是受害者。反过来想,当有一天外星人来到地球,假如也同样以这一种殖民的方式对待人类,到时人类是不是和书中的原住民一样呢。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读后感(三):世界的词语是森林
相比与《黑暗的左手》和《失去一切的人》,这本《世界的词语是森林》篇幅很短,读完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里面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新塔希提星球里土著居民(艾斯珊人)的管理问题和书里面关于「梦之时」和「世界之时」的描述。
【管理】 智力归于男人,政治归于妇女,道德归于两者间的互动。 大城小镇都由女人掌管,每个镇都有一座男人之舍(里面有梦者)。
【梦之时与世界之时】 关于这个没怎么理解,不过最后勒派农(海恩人)与塞维尔的对话中,勒派农说的一句话有点点醒了我「但你们不能装作有理由去互相残杀,没有任何理由去杀人。」
【最后一句】 你给我的礼物,是杀害另一个族类,是谋杀。现在,我也同样把我们的礼物送给你,那就是饶恕。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读后感(四):都是思想实验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 厄休拉 勒古恩
厄休拉是美国当代数一数二的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地海传说和魔戒、纳尼亚传奇同为西方奇幻经典。厄休拉在2018年1月22日在美国家中去世,享年88岁。
这本书是一个小短篇,在我去烟台渡周末的闲暇读完的。讲的是未来地球在一个拥有高智生物的星球殖民时发生的故事。地球的殖民者在这个星球开垦,获取当时地球稀缺的木材,他们也奴役了当地的高智生物(被称作“睽嗤”,一种绿色多毛,半人大小,生活在森林中的生物)。对于这种生物,殖民者的态度比较鲜明的有两种:戴维森上尉这种不把他们当人看,随意奴役、杀死和强奸的人;留波夫这种要平等交流的人。后来的睽嗤骚乱其实很难说是因为戴维森的暴虐引发的,还是因为留波夫开启了民智引发的。
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旦有了仇恨和报复,那么平和的人性就会受到摧残,杀戮开始了,那么就没有人可以再回到原点。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读后感(五):兽神之战
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上,世界和森林是一个词。
他们做着清梦,过着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知道有一天,一群地球人,开始来掠夺森林资源,驯化原住民。
这群地球人,不会做梦,他们分不清梦世界和现时世界,贪得无厌,暴戾恣肆。
直到有一天,戴维森强奸杀死了塞维尔的妻子,这个星球的神塞维尔开始策划报复,报复之后,引来更大的杀戮,杀戮之后是更大的报复,一直到地球人完全被困住,谈判开始出现,但是戴维森还在挣扎,倾尽所有,也要屠戮原住民。
戴维森一直嘲笑那些最先开启和原住民谈判的地球人,他觉得他们是懦夫,居然向原住民投降!可是自己被抓住之后,他却做出了原住民投降的姿势,还自以为傲,以为用原住民的方式赢得了战争,原住民终不能对自己怎么样。
塞维尔最终没有杀死戴维森,不是不能,而是没有做。流放,为戴维森设置孤独的屏障,让他绝望,是塞维尔对戴维森最终的审判量刑。
当复仇开始的那一刻,塞维尔的神性在一点点蜕落,在流放那一刻,塞维尔重新捡拾起自己的神性,就像戴维森认为原住民是低等的生物,根本不是人一样,塞维尔也一直不认为这些不会做梦的地球人是人。
戴维森在人之下看具有神性的塞维尔是低等生物。
二维平面中的我们,或许根本不能理解,高度是一个什么概念,因为这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