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锦集

2020-03-26 23: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锦集

  《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钱德勒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精选点评

  ●翻译真的不咋地...可以猜到英文里对应的表达... 有些地方看得不太明白证实自己果然是个笨蛋

  ●漫长的告别从得知朋友死去开始,为他倒上一杯咖啡,点一支烟,去维克托喝一杯螺丝起子,还有不停地追查着真相证明他是清白的,最后却发现这场告别的对象在人间,“别了,梅尔拉诺斯先生”,他没有回头说服“我”改变中的感受,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漫长的告别最后让特里在心中死去。 一个不一样侦探,他不酷,马洛总不能做“正确的”事,但他真的很有温度

  ●与男票最新梗:嘴咋这么碎呢?23333333坦白说止庵对他的解读依然没有说服我

  ●开篇几个简单有力比喻就抓住了我的眼睛

  ●马洛是拥有金子心灵骑士 从这本书接触的钱德勒 从这本书开始读钱德勒全集

  ●这个版本翻译可能不好,不推荐这版本。让我们告别这个版本吧。 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不过有时死去意味着重获新生

  ●道别等于死去一点点。喜欢这个封皮

  ●“可我还是个浪漫派”

  ●他转身走出去。我看着门关上。我听着他的脚步声顺着仿大理石走廊远去。过了一会儿声音渐小,终于静下来。我还是继续听。听什么?莫非希望他突然止步,转身回来,说服我改变心中的感受?算了,他没有。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第一次看侦探小说到最后哭成狗

  ●细节处理的妙极了 就是故事开端有些唐突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一):生命有限世事无常,请珍惜每一次的遇见

  有人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种死亡。其实不假。或许经历过的,都会这样。就如书中的艾琳,这个将马洛吸引住的女人,她特里·伦洛克斯,然而,出于女人的一种洁癖,她无法接受特里·伦洛克斯与西尔维娅的婚史;她想与她现任的丈夫好好生活.然而,一想到罗杰·韦德与西尔维娅的偷情,她更加无法忍受。为什么总是这个西尔维娅?终于,艾琳忍无可忍,在罗杰与西尔维娅偷情的时候杀死西尔维娅。那一瞬间,艾琳也许想过把这一切嫁祸给醉得失意识的罗杰,于是,在枪击之后,她伪造了那个用小摆件袭击西尔维娅头部争斗场面。特里·伦洛克斯知道是艾琳。特里·伦洛克斯替艾琳顶替了罪过,逃亡墨西哥。特里是因为还爱着艾琳吗?并不是。特里只是出于对前尘往事亏欠。何况,他是个绅士,他是个善良人。如果不是他再见艾琳时,他正在和西尔维娅经历着一场婚姻,艾琳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举动呢,西尔维娅又怎么会死呢! 所以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死亡。精神上的,身体上的。总会伤到体无完肤。有时候浅浅的一句再见,就如同掠过树梢的一缕春风,或许从下一秒开始,也许就再也没有见过。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二):简评

  逐字逐句地读完了《漫长的告别》。由于其中充满着环境描写和修辞手段,在某些角度上,我读它比读东野圭吾、阿加莎、柯南道尔、奎因等作品要更细致。

  推理小说能进入经典文学范畴的太少见,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书中不乏一些讽刺与自嘲并存的美国式幽默,所以读起来丝毫没有大多经典文学因表现严肃主题而附带的艰涩感,反而我面对着各种毒舌段落,感到有趣极了。

  主角菲利普·马洛虽然在现实中的各方面都低到尘埃,但因为那股倔强,在心态境界上是高人一等的。他条理清晰,表达能力强,时常能说出一串串的俏皮话。俏皮话不仅仅是他的特色,也是本书的特色。不少角色间的对话都充满着“阴阳怪气”的弦外之音,在我看来,这种无时无刻的弦外之音是一种超现实的浪漫。

  本书与其他推理小说一样,开端有着非正常死亡和种种迷雾似的疑问,结尾处也得到了较为圆满的答案。尤为特别的是,其重点绝不在于单纯去解决案件,而在于那破案过程中所发现和得到的看似与案件无关的东西。因此,中间的整个内容没有太多的推理因素,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遭遇,这些遭遇使得马洛的形象深入极了。

  马洛在书中光怪陆离的背景环境下是一个平凡又非凡的人,既真实又理想化。他无权无势甚至常常面临危险。他很普通,也曾几次三番地想随波逐流,融入黑暗之中,过着有安全感的生活。但他却坚持冒险做一个好人。在那种非常的环境中,能坚持做个好人,就算是英雄了。这种英雄注定会自主选择孤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与毅力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英雄。他不想连累与他为伴的人。

  所以他向他们一一告别。而自己也因此慢慢死去。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三):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

  这本书初看会觉得没太大意思,而且人物的一些关系也有些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把人引向哪里。从书的广告、引读,读者会不自觉的把他当成一部侦探小说,可看着看着才发现,这与大普遍读的侦探小说实在不同,更多偏向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以及一些人性方面的挖掘。有了新的定位,小说后面也就更加好看起来。下面是网上对于小说的一些文字,比较好的解读了这本书:

  在确定推广方向前,读客编辑团队做过深入调研,发现读者反馈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冲着“悬疑烧脑”来的读者,周奥扬介绍:“这些读者都是读东野圭吾、阿加莎成长起来的,对侦探小说的期待是刺激、反转,而钱德勒恰恰颠覆了福尔摩斯式‘全知全能’型设定。”钱德勒笔下的主角“马洛”落魄潦倒,东奔西走破案,常常一无所获,强调人物心境,而非推理手法,将侦探小说带入全新领域。“尽管马洛是全球读者票选最受欢迎侦探第一名,比福尔摩斯还受欢迎,但对于中国读者这一风格仍是陌生的,难免让冲着‘烧脑’的读者失望。”

  另一类读者则认为《漫长的告别》早已超越类型小说,更像一部文学经典。如豆瓣网友4everRtc评论:“读《漫长的告别》,与其说是在读一本侦探小说,不如说在读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繁杂的叙述不再是为了铺展案情,而反将案件作为载体,来完成这场钱德勒的理想与世俗的理想之间漫长的告别。”

  “孤独且独立”的价值观,引一线城市年轻人共鸣。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

  不过说到底,最让人感触深刻的还是那个侦探,我总在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和那个假装死亡的酒鬼之间又到底是怎么的一种关系呢?当然这些也许并不重要,但他确实让你喜欢,而这喜欢却不是来自于侦探方面的功夫,但是什么,却又不太好说清。不过有一点可能是对的,那就是让你熟悉的人性吧,也就是说,这个侦探或许就是你家的邻居。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四):好走不送

  一直很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从最早的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到阿婆的《马普尔小姐系列》和《大侦探波洛》系列,以及后来的日本本格派推理、社会派推理,甚至中国的《心理罪》以及最新的《无证之罪》和《夜追凶》等等,曾经读过不少侦探推理类的小说。

  除了英国和日本的这些推理小说家,美国的作家也独树一帜,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他是世界上唯一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殿堂,写入经典文学史册的侦探小说大家。钱德勒的主角菲利普·马洛,成为了传统冷硬派私家侦探的代名词。

  《漫长的告别》作为雷蒙德·钱德勒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私家侦探马洛,遇到一个叫特里·伦诺克斯的醉鬼,他们之间莫名其妙的成了成了朋友。某天马洛送特里坐飞机离开美国后,才知道特里的妻子在家中被杀。据说这些天钱德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的妻子正躺在病床上,不久于人世,所以漫长的告别也寄寓着他对妻子漫长的告别的心情。

  这次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漫长的告别》,译者依然是台湾的宋碧云,应该是在2008年新星出版社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译者修订,所以文字上略有修改。对于一本外文书,翻译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信达雅”。译者如果能准确得翻译文字,并在文字上体现出原作者的风格,那对于读者来说是莫大的幸事。本书之前已经由各家出版社不同的译者翻译过,水平所限不在此讨论,感兴趣的可以去相关的网站上看看对比。本版翻译正和冷硬的马洛风格相符,有能力的读者还是看英文原版比较好。

  如果读钱德勒的小说,仅仅带着读普通侦探推理小说的期望,以寻找凶手及动机为主要目的,那么恐怕读者要失望了。钱德勒的文字亮点并不在制造悬疑,而是于细枝末节中体现社会的残酷、道德以及人性。当然这并不是说钱德勒的小说没有悬疑点,恰恰相反,看完全书之后读者往往会大吃一惊、出乎意料。这点可能和日本所谓“社会派推理”或多或少的有些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社会派推理”往往会侧重于道德方面的说教,在深度上难与钱德勒的作品企及。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五):一篇和钱德勒一样跑偏的书评

  阿城曾经说:“钱德勒因自己的小说而不死。”

  雷蒙德·钱德勒可以说是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总体上可以看做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

  钱德勒写作生涯中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和20部左右的短篇,他塑造的侦探菲利普·马洛也一度被评为最有魅力的男人,甚至在四十年代好莱坞里,男演员们以能扮演菲利普·马洛为荣。《漫长的告别》发表于1953年,是作者的第六部长篇,这本打着“类型化”小说标签的作品,一边荣获“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一边突破着侦探类型小说的局限,将钱德勒从一位小众的标签作家变成了经典文学的作家。

  《漫长的告别》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优雅有礼的酒鬼和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偶遇,他们之间的7面之缘,牵涉出3条命案,最终,钱德勒让主人公侦探上了一个女人,并道出了这近几年最为文青乐于使用的金句:告别就是失去一点点。

  我并不能从任何角度来剖析这本小说在小说史,美国文学,甚至对于钱德勒的意义。事实上我对这三者都不很了解。钱德勒其他的作品是何表现我更不能在这里假装吹嘘,只是这本书有几个地方,我但当作为标记而记述于此。

  1

  句子确实很长,颠三倒四,对于一件事情的描述可以用7到10页,令人一度怀疑钱德勒只想好好地骗足了稿费然后去酒吧喝一杯。

  除了我,其他的读者好像也在反应这个问题。常有人说,无所谓风格有无,一直写则总归有。

  那么好吧,我也暂时当次为风格而非缺点地读下去。钱德勒写的故事有鸡翅包饭的感觉,外面看是一个故事,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里面的故事还比外面的更加详细,具体,令人厌倦。一个很不喜欢侦探小说的人,一个甚至根本看不下去尤内斯博的人,看钱德勒真是一种活受罪。

  你们放心的看吧,除了一个穷侦探没完没了的贫嘴,有别的值得思考和回顾的地方,算我输。在侦探(悬疑?)小说的写法上,钱德勒真的很粗糙。比起东野圭吾,他大概是火象星座。

  2

  让我们聊聊侦探的角色。据说这是他一贯设定的角色,侦探马洛。很多人认为是个十分成功的角色,可以当成典型人物来看了。什么是典型人物?就是想到“阿Q”你脑袋里就能冒出来一个和他很像的活人,这就说明阿Q很典型。

  马洛也很典型,但是看见马洛(读到),我脑子里跳出来的人是葛优。一个侦探界的傻白甜,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当然也不怪他,谁让他事儿酒鬼,毕竟喝多以后智商都会下降,更何况你在酒场认识的朋友。

  钱是五千美元的巨额钞票,据说整个美国才只有100张。这个设定很棒,让马洛根本没有办法花那张钱。

  故事还有个很厉害的梗,那就是整容。最后他一向认为正值,善良的朋友确实开枪打死了老婆而且还把老婆的脸打烂了(动机我真的不能理解,但不要在乎这些细节),为了脱罪,他只能伪造自己的死亡现场。

  很棒,当时一定没有指纹识别。但是也没关系,接下来很诧异,5000元的钞票似乎是作为赎罪寄给了马洛,赎什么罪?马洛因为他吃了好几天的牢饭啊!虽然听起来仅仅是吃牢饭,但是这张钞票最后彻底终结了两人之间的友谊(男人间的友谊真的很容易建立,又不容易瓦解)。

  3

  说说鸡翅包饭里面的饭。该有的细节都有,就是太碎了。读者在打完30个呵欠之后才能看到第3个将要挂的了的人出场。而且这一块的情节对女人很蔑视,所有的女人都出轨,所有的男人都暴躁,简直令人发指。

  但这不是出版社的锅,也是不是编辑的锅,这就是钱德勒啊。钱德勒让一个谋杀案发生在男作家和他的出轨美人老婆身上,要说洗实在是太多了也没问题。但是设定这么多,最后全都是草草给我完犊子了,气不气?

  4

  装帧。读了精装版本,封面设计很英国。

  告别是需要说再见的,而且我希望每个心怀愧疚的再见都可以随之附上5000美金的补偿,让我们能在伤心之余睡个姑娘,喝点儿螺丝起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