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锦集
《一本读懂!山海经》是一本由罗威尔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觉有点啰嗦,车轱辘话来回说。文字又小又密,但是干货不多。配图倒是挺喜欢的。
●既有《山海图》的溯源,又分别以各个门类为章节解析了《山海经》,图画和排版用心良苦。
●《山海经》之于后世文化、文学、艺术、神话、宗教、自然科学的影响
●山海誌怪,荒誕不經
●内容我看了一点,放弃原因是字体太小,眼神不好的我读起来太费劲了
●在方所粗略翻完的书,内容还是很详尽,做了很多考证,图文结合读来有趣,看山海经比较吃力,结合这个看,不错
●最近看《山海经》的资料不少,除了那一套线装书,最让我觉得不错的就是这本了。虽然“一本读懂……”这种说法总是让人觉得有点讨厌,但是不得不说,其中的很多专题还是很有意思的:山海经的动物渊源、人怪鬼神、祖先或始祖,都很有意思。
●读的第一本《知中》,很杂,说读懂有些夸张,但激起自己对《山海经》的兴趣。
●虽是一本书,但其实更像报纸的排版,阅读起来眼睛很累。对考据没有太大兴趣,主要看了后半部分,妖怪文化和中西神话对比。
《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一):东渡日本的“夜行百鬼”,都是源于《山海经》
前面几个章节重现《山海经》的原文译文和注解,有插画古图做解释,算是系统的解读了书的本体。后半部分书中读到几则妖怪的传说故事,详解中日妖怪文化的发展演变,这一点很有趣,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日本妖怪文化的渊源。
采访了两位艺术家,分别从摄影和音乐角度解读山海经,整本书观点立场还是站在蛮现代的视角下,推荐阅读。
《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二):《一本读懂!山海经》墙裂一生推!
《一本读懂!山海经》这期的内容,相比市面上的山海经原文译文本,还是扎实的,除了原文的详细解释,还有文化的延伸,谈及中国的鬼神文化,能看出编辑下了功夫,值得一读。家里还有好几版《山海经》,可是都只是译文和配图,相比之下,像《知中》的这个版本实在精细很多!光是后面的彩页插图就值得收藏!封面超级美
《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三):知中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地表最强IP(之一)的系统解读吧
知中这个选题真是绝了吧,相当喜欢!因为它不是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是平面展开的世界观,充满古人各种脑洞大开的设定,在我看来,《山海经》就是一个神话级别的IP宝库,不仅仅能孵化很多神怪影视作品及各种超绝酷炫的人设,它在漫长历史中也影响了《诗经》《楚辞》《红楼梦》这些伟大IP,还曾漂洋过海,在日本扎根,演变出《怪奇鸟兽图卷》《百鬼夜行》。
我的第一本《山海经》是小学时候入手的,看《聊斋》长大的我对一切关乎神怪的世界就非常感兴趣,然而《山海经》原文实在太多生僻字了,小时候几乎是半读半跳地翻完了翻译。后来再大一点,看了邻邦各种脱胎于其本土妖怪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二次元作品,包括近期某打怪网游的燥热,我又想起了我们的《山海经》,里面有很多相当厉害的妖怪,但它们好像很少再被大众想起。
这本知中的《山海经》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虽然我是抱着“看妖怪”的念头买的书,可是读完发现,《山海经》其实是一个异常神奇的次元,除了很多叫不出名字又长相十分后现代的妖怪,里面还有神,有异国,有巫术,有地理,有草药,等等等等。个人的生命太短暂了,远古洪荒里,果然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XD
《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四):一本读懂...其实还行
买了三本《知中》杂志回来看,《一本读懂山海经》是最感兴趣的,拿回来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看完了。感想是:还行吧,没有吹的那么好,但也有让我更新认识的部分。
没有吹的那么好的部分是说——这就是个导读书籍,介绍的东西都比较概括,是能让没看过《山海经》的人大致能明白这本书在讲什么,但是要真的得到书中所讲的,去感受它,感受先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感受他们的世界等这些较为切身的体验,还是需要自己去看原文的。不过这也是大部分辅助书籍的局限与作用了。
更新认识的部分在于——
1、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山海经》注释的版本,这样我就不用再来豆瓣找答案,可以直接去买来看了。 2、原来山海经还有图哪,《山海经》这本书都可能只是一张图的解释说明,这个说法以前是不知道的。《知中》附带了一张图,不过只是把吴任臣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里的图拿出来排在了一起,而且也没有按照文里说的排成一整幅地图,所以感觉一般。(前面有个评论说,你觉得很可惜因为前面借阅的人把图撕掉了,你如果自己出邮费,我可以把我的寄给你哈哈哈) 3、讲了中国鬼神文化的发展,你会感到《山海经》的神话在尧以后就断了,难道真是因为颛顼让天地绝通吗? 4、原来三皇五帝是一家,大家都是亲戚啊。。。来自一个老祖宗,华胥氏。感觉以后如果写神话小说,这是个大BOSS。 5、讲了为什么《山海经》里的神都是半人半兽,或者兽兽组合,结论也是推测,是因为先民当时把自己当作动作界的一种,那种动物强大就崇拜、希望掌握那种力量。 6、日本的妖怪其实就来源于《山海经》,但后来也有自己的发展,讲了几个出名的妖怪画的作者。 7、介绍了中西神话的对比,为什么希腊的神那么像人,中国的原始神那么狰狞,后来的神都那么品德高尚。 8、想看下关于荣格的书了。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对《山海经》的看法变了,以前就当神话书看,看过知中之后,非常贴切的理解到,我透过《山海经》,就像透过5000年前先民们的眼睛、脑海,看到了他们所看到的,认识了他们所认识了,原来我可以跟5000年前甚至更久远的那个世界、那个时代的先民离得真么近!
感谢一代一代的这本书的注释者,感谢中国文化没有断层,让我可以在公元2019年,看到公元前2000年的生活。
《一本读懂!山海经》读后感(五):知中·「一本读懂!山海经」
「一」
初遇《山海经》是年幼时在语文课的课外读物上,那时读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还有“女娲补天”的故事,惊异于那短短几句词语释义勾勒出的神话故事。可,那会并不明白引注的意义,所以也不清楚《山海经》是一本古代神话故事传说。
而后,与《山海经》内相关故事的再遇,却是远渡重洋,在妖怪列岛日本的动画作品里。当然,最初时并不知道日本的妖怪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远古神话故事,只是沉迷于日本动漫展现出来的鬼怪世界。
那是,两千零六年,看角川书店出版的《少年阴阳师》改编而来的同名动画。
那会儿,觉得日本的阴阳师真是一个特炫酷特拽的职业,能够御使式神和神将。「少年阴阳师」的TV版动画里,日本大阴阳师安倍晴明麾下有十二神将,火将的腾蛇和朱雀,风将的太阴和白虎,木将的青龙和六合,水将的玄武和天后,土将的天一,勾阵,太裳和天空。每一位都让我觉得特帅气,其中最爱的是腾蛇所化的小怪,他在安倍昌浩处被称为“红莲”。
偏美型的动画人设,还有精彩的打斗和故事情节,让我反复看过很多遍,至今依然记得凶兽“穷奇”和十二神将战斗的场景。但故事在情节跌宕起伏时便戛然而止,至今依然没能等到这部作品的续作。
再后来,与《山海经》故事里的鬼神相逢,是在国内的网络文学刚崛起那会儿,读网络小说大神作者梦入神机创作的奇幻仙侠作品《佛本是道》。这部后来被誉为网文洪荒流鼻祖的小说,带领读者领略虚构而出的神奇瑰丽的洪荒世界。读这本书那会儿,最喜欢的便是十二祖巫:帝江、共工、祝融、蓐收、句芒、后土、玄冥、强良、奢比尸、烛九阴、天吴、龠兹。
其中,十二祖巫,九尾狐之类妖族等设定都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出处。
而这之后,读过的不少网络小说,看过的不少日漫,其实都有《山海经》的影子,只是那会儿并不明了。
「二」
正儿八经读《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是在去年十二月,因为那时预备读中信出版社的知中系列MOOK特辑《一本读懂!山海经》。心想,《山海经》原著都尚未读过,何谈而来的读懂?于是乎,下载了kindle版本的电子书《山海经》。
老实说,《山海经》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略高,这部起始于先秦时代,后被陆陆续续补齐的作品,其语言偏向于文言文,尽管字数不多,但若完全没有一点文言文基础,读起来是颇为费力的。如今想来,这或许也是为何此书没有同四大名著等一类书籍,被列为中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的原因之一。
即便能够阅读这本书,可想要理解其中的神话传说和地理风貌,难度系数也同样颇大,毕竟缺失了相关地图和图绘,很难通过纯粹的文字来勾勒出山海全貌,这也增添了阅读难度。
但,不得不说,《山海经》古本依然非常值得一读,因为它揭示出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冰山一角,将上古先民们所生活的世界展现给我们看。
在阅读难度颇高,且略觉得无趣的情况下,知中的《一本读懂!山海经》其实能做到很好的相关知识补充。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分析的话,《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宗教信仰,反映上古文化现象,包罗万象的书籍。如此多的内容汇集在短短约三万字的文献中,可谓“高度浓缩”了。
「三」
开篇的神话辞典,择选了《山海经》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仙神,盘古、烛龙、女娲、伏羲、黄帝、神农、炎帝、蚩尤、夸父、精卫、后羿、苍颉、西王母、太子长琴、神荼郁垒。每一个角色,我们都或多或少曾听过一些相关的衍生故事。
而后从《山海经》来看华夏文明的起源,讲述上古先民的动物观,古老植物的中药文化,矿物石谱和风俗信仰。梳理华夏族始祖——华胥氏的世系,追述《山海经》中讲到的众神,奇人,异国,古代发明,巫文化,鬼文化以及奇珍异兽。
更包含了《山海经》东渡日本后,与妖怪列岛“妖怪学”的关系。还有为何中国的远古神话没有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乃至儒家文化对于神话传说的影响,等等。
当然,作为华夏文明自远古而来的传承知识,现代国人从中受惠,由此产生灵感而创作出的摄影作品和音乐作品,都能在《一本读懂!山海经》中读到。
但篇幅有限,这本MOOK也只是掀开了《山海经》神秘的面纱,如今为数众多由其延伸而来的相关作品不可能一一提及。就如同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喜欢《山海经》的创作者自其中得来的灵感,所创作的作品都是独特的,需要我们再去探索。
喜欢了日本号称八百万神明的“妖怪文化”那么久,如今开始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神话传说源头,好像也别有一番趣味了。期待,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我国上古神话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