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的读后感大全
《蒙田随笔》是一本由[法]米歇尔·德·蒙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的人总是在犯的错误合集,断续看了两个月终于看完了。 翻译真的不太好,很多句子要读好几遍才明白真实的意思,有机会会找其他译本看
●《蒙田随笔》本身肯定是卓越的,而且据说是世界上第一部随笔集,被誉为“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但这个翻译我读着总觉得不得劲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蒙田在很多文章里都写到了自己,而且坦率直接,这不像是哲学小论文,而更像是一种很随意的自由发挥的散文。有些思想感觉很先进、很细腻,表现出作者爱思考的哲人本色。
●给一本因时代背景而读来或吃力或无味的书打分,内心较惶恐。 作者所处的年代十分动荡,四处战乱,男尊女卑,要读懂其中描述乱世中人性的光芒,与那个时代教育儿童的理念,现在看来太太过时。 可能对于想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书很不错。不过,不适合我。
●总体上是一本博而不精,流于表面的书,行文比较随意,确实符合书名,文章观点里浓浓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部分篇章还算值得回味。
●西方的“陶渊明”?
●他的赤诚付诸笔端,思辨在庸常生活片段与朴实的片言只语间蔓延闪亮,通达的哲理沉思让人阔然开朗,走进他导向的世界和自然法则。随笔写成这样真好看,一句三思,不仅密度高,渊博强闻,受益匪浅啊
《蒙田随笔》读后感(一):500年前的共鸣
此书是在16世纪创作,随着16世纪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浪潮,人文思想意识迅速发展,于此同时,法国陷入内乱之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蒙田希望用简单平易的语言,来陈述自己对于生活、社会、与世界的所思所想。
全文共3卷,107章,包含了生活习惯,人生哲理等内容,是非常适合碎片时间来阅读一个章节。
书中很多的思想哲理,在如今看来,也许不足为奇。但可贵的是在500年前的欧洲,也能与今日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是件奇妙的事情。
非常喜欢书中论隐退一章中的一节“如果不首先接触心灵的重担,晃动只会使重担更重;就像船上的货物装稳时行驶更轻松。要病人搬动位置,给他的是痛苦不是舒服。伤口越拨弄越痛,就像木桩越摇晃陷入土内越深越牢固。所以人离开人群是不够的,换个地方是不够的,应该排除的是心中的七情六欲;我们应该自律”
《蒙田随笔》读后感(二):一位真性情的思考者
本书得到茨威格的推荐,蒙田属于大师心目中的大师。所以阅读之前就充满了好奇。整本书读下来很有《沉思录》的范,记录了蒙田对生活的种种思考,范围也覆盖了方方面面。也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蒙田。
做人言行一致。这是最难做到的,当人决定说谎的时候,反应总会慢半拍,因为要花时间去思考语言和动作,以及如何去圆谎。而蒙田的做法则是:做真实的自己,按照天性去行动。做事开诚布公,遵从内心的想法。在他的《随笔》中,毫不掩饰他青年时代因为出入风月场所两次染病的故事,也自豪地宣布因为他的坦诚而在战争的调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放在现代,蒙田就属于那种炮轰一片的网络大V。真实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格外打动人。
用大脑思考而不是记忆。读书和学习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理解力和意识、启迪思维、培养判断力和品德,而不是只是把大脑变成记忆知识的仓库。网络时代,大部分知识都可以搜索,而大部分我们经历的事情可以记录在云端,不必耗费大脑的宝贵资源去记忆,更何况大脑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对记忆进行修改。“叠加式思考”指的是把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笔记中,下一次遇到同一个问题,就接着上次思考中断的地方继续,而不是重复思考,徒然浪费时间。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蒙田随笔》的成书几乎跨越了他的一生,而对死亡的思考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学习不害怕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功课。蒙田是一个虔诚的法国天主教徒和贵族,《随笔》写于那个新教改革兴起的时代,在书中蒙田毫不掩饰他对天主教的旗帜鲜明的支持。虽然这些观点并没有改变基督教改革的进程,但是却真实地表达出了蒙田的个性。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岁月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有的人寿命很长,但内容很少;当你活着的时候要提防这一点。你活的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你的意愿,不是岁数多少。--蒙田
《蒙田随笔》读后感(三):《蒙田随笔》 [法]米歇尔·德·蒙田
世界上第一部随笔集,正直者的枕边书。圣朗贝尔在乡下坐在“一棵开花的李树下”读蒙田。德利尔指出“他知道像贤哲那样讲话,像朋友那么闲谈”。安德烈·谢尼埃多处引用蒙田的话。他的弟弟玛丽-约瑟夫看到“蒙田逐渐创造和运用了按自己天才所需要的语言”。人人按照自己的主意塑造他,据为己有。
记忆中第一次读蒙田是在大学图书馆,当时读的是蒙田的收藏版,不能外借,那个下午特别的发现特别的迷,仿佛像是在读自己,后来再也没有找到那本书了。
蒙田开始撰写随笔集时,案头必备书有普鲁塔克的《名人列传》和《道德论集》、塞涅卡的《给卢西里乌斯的书信》,因此书中常出现他们的语录。
灵魂没有既定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
人的内心充满恐惧还是希望,全凭良心的判断。
毕达哥拉斯派说善是确定的和有限的,而恶是不确定的和无限的。
走到目标的道路只有一条,走不到目标的道路有千条。
古希腊的一句格言说,人不是受事物本身,而是受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感觉若不可靠,理智也就完全不成立。—— 卢克莱修
死亡不是过去就是未来,从来不是在现在。—— 拉博埃西
悲伤不存在于天性,而是存在于理念。——西塞罗
柏拉图对于人的有形财产是这样排列的:健康、美丽、力量与财富。
我过上一天算一天,只要够上眼前的日常开销也就满意了。至于特殊需要,那是全世界的物质也是难以解决的。
不贪求就是财富;不滥花就是收入。——西塞罗
财富是玻璃做的,发光也易碎。—— 普布利流斯·西鲁斯
人自己有了错,才会长时期痛苦。
一个生命一旦改变形态与本质,此前的存在立即死亡。
习惯在一切事物上都是个卓越的教师。——大普林尼
最有学问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拉伯雷书中的引语
他们学会了跟别人说话,不是跟自己说话。
我们接受了他人的看法与学问,仅此而已。必须把这些看法与学问化为自己的。
正像那个到邻居家去借火的人,看到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就留在那里烤火了,却忘了取火回家这件事。
我乐于知道,也同样乐于怀疑。—— 但丁
到异国他乡去寻找什么?离开家园又能离开自己什么?
各人的性格铸就各人的命运。——科内利乌斯·尼普斯
怕羞,傲慢;纯洁,放纵;健谈,沉默;勤劳,文弱;机智,愚钝;忧愁,乐观;虚伪,真诚;博学,无知;慷慨,吝啬;挥霍……这一切,我在自己身上都看到一点,这要根据我朝哪个角度旋转。
请想一想,做个一成不变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塞涅卡
越过界限或不到界限,都不存在美德。
据希波克拉底说,使面孔扭曲的病是最危险的病。
自己说话坦率也使别人坦率说话,把心事和盘托出,犹如酒与爱情。
若选择人类社会最需要和最有用的一件事,那就是结婚。
必须由工作驱除懒散的恶习。——塞涅卡
量力而行,是苏格拉底最爱最常说的一句话,内涵丰富。
友谊是人与人相伴,不是兽与兽合群。
我认为不存在丘比特就没有维纳斯,不生孩子就没有母爱。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
一切事物诞生时都是柔弱的。
我有理由害怕,抬起头被人远远看在眼里。
做自己的事,懂自己的心,这句重要的箴言往往归之于柏拉图。
自爱其人,自修其身,是头等大事;不做多余的事,排斥无益的想法与建议。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我们绕着我们永远待着的圈子在转。
一年四季环绕着自己的足迹转动。
从前天长地久的时间,对我们已了无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