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读后感精选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是一本由李志刚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口气读完《考古大冒险2》,发现这本书非常有趣,有穿越,有考古,有探险,还有科普。
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五年级小学生马小波罗和同学朱大哈携带一本拥有神奇能量的神秘羊皮书,去寻找在云南大山中考古的妈妈伊莱博士。途中偶遇了两个盗墓贼——竹竿和蔡大头。竹竿以为自己遇到了两个廉价的帮手,就谎称自己和大头是考古队员。在盗墓过程中羊皮书的神秘力量带着他们穿梭于历史上的各大墓葬,见识到了若干珍奇的历史文物。
在这本书里羊皮书带着我们进入了秦公大墓、中山靖王汉墓、海昏侯墓和滇王墓。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山靖王墓,因为这其中出土的刘胜金缕玉衣以及错金博山炉和长信宫灯在去年被我们当地博物馆从河北博物馆借来展出了。当时我和孩子第一时间去参观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王侯们奢华的生活以及古代匠人们的巧手都让人咋舌。其中刘胜的金缕玉衣一共用了玉片2498块,每块玉片都进行了打磨和钻孔,然后用金丝连缀。据说这是因为古人对玉有崇拜心理,他们认为玉能够防止灵魂出窍,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灵魂不灭。
此外本书中也针对一些迷信说法进行了辟谣,比如民间把杨树等称作为“鬼木”,把风吹杨树的声音成为“鬼拍手”。这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还有竹竿说的“黑鬼使”,实际上只是在墓地周围活动的野猫等。
总之特别推荐这套书,孩子看得爱不释手。除了长知识这个好处,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就是锻炼孩子胆量。作者在描写进入墓地的场景时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阴森森的墓地让人脊背发凉,冷不丁冒出来的水蛇、野猫和野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打开棺椁时候发出的腐烂气味以及恐怖的骷髅都让人心下一凛。孩子在看的时候说不敢晚上看,怕做噩梦。
特别幸运能接触到这套书,形式非常新颖。盗墓笔记和电影在成人世界已经非常流行了,但是我没有接触过,我从前也不太喜欢这种题材。但是这套书却是以盗墓为引子,给孩子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是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家长们可以放心地给孩子们选择。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读后感(二):《考古大冒险3》书评
《考古大冒险3》
跟孩子一起读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一开始对这种有点像盗墓题材的书还有些反感,但是读完发现其中有很多有用的知识,有历史知识,有文物知识,还有科普知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下面的内容涉及剧透:五年级小学生马小波罗和同学朱大哈携带一本拥有神奇能量的神秘羊皮书,去寻找在云南大山中考古的妈妈伊莱博士。途中偶遇了两个盗墓贼——竹竿和蔡大头。竹竿以为自己遇到了两个廉价的帮手,就谎称自己和大头是考古队员。在盗墓过程中羊皮书的神秘力量带着他们穿梭于历史上的各大墓葬,见识到了若干珍奇的历史文物。
在这本书中神秘的羊皮书带我们进入了太阳墓、南越王墓、虞弘古墓和李家山古墓。说到太阳墓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可是说到楼兰姑娘大家就知道了。太阳墓是用许多插在沙土中的圆木围成太阳形状,而棺椁就在这些圆木底下,这是来自于楼兰国人对于太阳的崇拜,但是也可能正是因为对于树木的过度砍伐造成植被流失,从而导致了楼兰古国最终的毁灭。这位公主的棺椁因为发掘于一条河边,所以被称为小河公主。她出土时遗体被保存得非常好,面色红褐,睫毛很长,有着混血般的深深的眼窝,是个标准的美女。
此外本书中也针对一些迷信说法进行了辟谣,比如民间把杨树等称作为“鬼木”,把风吹杨树的声音成为“鬼拍手”。这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还有竹竿说的“黑鬼使”,实际上只是在墓地周围活动的野猫等。
这本书是《考古大冒险》第一季的完结篇,最后盗墓贼被绳之以法,马小波罗也跟父母团聚了,文物也得到了保护。非常期待下一季,带领我们探访更多的古墓,了解地大物博的中国地下隐藏的各种宝藏,从而了解我们中国的悠久历史。
除了长知识这个好处,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就是锻炼孩子胆量。作者在描写进入墓地的场景时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阴森森的墓地让人脊背发凉,冷不丁冒出来的水蛇、野猫和野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打开棺椁时候发出的腐烂气味以及恐怖的骷髅都让人心下一凛。孩子在看的时候说不敢晚上看,怕做噩梦,哈哈。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读后感(三):马小波罗与小伙伴的考古冒险
在《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第一季当中,马小波罗和他的小伙伴朱大哈借助神奇的羊皮书,回到了三星堆时期的地下宫殿,并身临其境般的经历了古老而神秘的仪式,亲眼目睹了青铜神树、铜立人像、青铜面具的精湛工艺,亲身体验了异域文明的历史变迁,倍感神奇、趣味十足。 除了三星堆灿烂的历史,马小波罗与盗墓贼竹竿、蔡大头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吸引力十足。马小波罗与朱大哈身为小学生,却能在盗墓贼面前毫不露怯,还能极致的周旋,保护自己与文物。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第二季里,这个探险小队继续他们的神奇历险。第一部中,只在电话中露面的蛇发女也终于现出了真面目。马小波罗的妈妈——著名的考古学家伊莱博士,也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故事也更加精彩。 这部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马小波罗与盗墓贼回到了滇王之墓,在遇到了古代的盗墓贼后,他们无力周旋,形单力孤的他们只能想办法求取妈妈的帮助。 马小波罗想到了一个奇妙的主意,那就是把相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纸上,放在漂流瓶中。这个漂流瓶自然在时间的长河中流利流转,到了妈妈的手中,妈妈也顺利接受到了儿子传递的信息。 这是一个常见的科幻梗,在《神秘博士》里也曾出现,为了给百年后的自己发送警告消息,博士把信息刻在了监狱的墙壁上,室内墙壁上的消息自然没有风化,顺利的传达到了百年之后。 现在有数不胜数的穿越剧,穿越小说,但是,他们的剧情是不符合时间的感念与规律的。在以后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常常出现这样看似神奇,却符合常理的科学知识,以扩充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增加孩子对科学与文学的兴趣。 在这一系列的故事里,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贯穿始终。这对孩子来说,是传统经典的滋养;对文化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传承。作者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孩子们喜欢的冒险故事相结合,极大了扩展了历史知识的接收面,意义重大。 在冒险过程中,马小波罗与马大哈勇敢的面对困难,通力合作,伊莱博士渊博的知识与过人的胆识,给孩子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盗墓贼竹竿、蔡大头和蛇发女对国家文物的贪婪,对人民财富的破坏,他们的下场也给读者敲响了警钟。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第二季中,他和小伙伴来到了地下宫殿,见识了滇王古墓与神秘墓葬,以后的冒险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十分期待。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读后感(四):有趣的考古大冒险
很有趣的一部儿童穿越考古历险故事。聪明胆大,知识丰富的“考古小达人”马小波罗和憨厚胆小,爱吃体胖的朱大哈,两个小伙伴在略感无聊的暑假里经历了一场穿越考古冒险之旅。 马小波罗妈妈是一位考古学家,需要她老师的考古研究资料,一本放在爸爸实验室的羊皮书。马小波罗爸爸是一位“发明家”――几乎没有成功过。额,但是这一次却成功了,而且也为马小波罗和朱大哈的送书旅程增添了惊喜――穿越。 这个探险小队还有两个成员,途中遇到的两个盗墓贼,机缘巧合让他们凑到了一起,而盗墓贼却觊觎这本羊皮书,因为羊皮书有神兽护体――只有马小波罗才能打开。而没有掠夺得逞。每每到关键危险时刻,羊皮书都能带他们脱离危险穿越他处。哦,穿越,羊皮书为啥能穿越?这就是马大波罗这次的成功发明――历史场景再现液。是朱大哈在马大波罗实验室取羊皮书时不小心把'“历史场景再现液”撒在了羊皮书上。有了这“神功”,他们从现代去了1934年三星堆考古现场,去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还目睹了后羿射日,邂逅了远古神兽,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回到战国观摩了曾侯乙的葬礼,还差点被当做陪葬品。更有趣的是穿越到了马王堆古墓里邂逅了一位明朝的盗墓贼……
这部儿童考古冒险里介绍了很多常识知识。罗盘,地下墓葬,中国神话四方神兽,尸毒,三星堆,太阳崇拜,蛊术,曾侯乙墓,最早的殉葬制度,鬼火,马王堆…… 本书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历史科普,自然常识,可读性很强。情节虽简单,也是惊险不断刺激有趣,场景很丰富,人物也各有特点。丰富的知识让马小波罗临危不乱,处事不惊。每每对遇到的迷信现象嗤之以鼻,都能用科学来道出其真像!屡屡让盗墓贼尴尬不以。同时为保护文物同盗墓贼斗智斗勇,利用羊皮书及时穿越,使得盗墓贼的贪念屡屡落空! 后续内容会更有趣精彩。马大波罗发现发展“历史场景再现液”被打碎,看到了马小波罗的留言,预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正在追赶他们的路上……! 如果能把这部书拍成动漫应该会很不错,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读后感(五):中国少年的“盗墓笔记”,在历险中学会成长
“你们心目中的偶像是谁呢?” “偶像是什么?” “就是你想成为TA那样的人。” “我的偶像是蜘蛛侠!” “为什么呢?” “因为他正义勇敢,有超能力。” “我的偶像是……”
这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发生在教学课堂上。那一课,我尝试着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真正该学习的人,该向往的品质。
在我得到的答案中,孩子们的偶像多是漫威人物、明星艺人……别说是商界巨亨或是科学家了,就连中国本土的文学人物都没有。
除了作文课上要求去写的古典名著读后感,孩子们好像并未把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放进自己的心里。
古典名著年代久远,对孩子的吸引力自然不如漫威电影来的惊心动魄。我总是在想,有没有一本书,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本书里的人物,可以真正给予孩子内心的力量。
现在我想,《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部中国少年的考古历险,与当下火热的盗墓题材相结合,塑造了马小波罗这样一个颠覆传统的男孩形象。
马小波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毕竟现在的孩子也不愿意做个乖孩子),而是一个对现象敢于质疑、对问题能独立思考、对未知能主动探索的新时代少年形象。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经典的传承需要每一代少年的亲力亲为。
少年文学需呼唤经典,也需要结合当下的流行文化。不然,死板迂腐的教学终会被新时代的传承人所厌弃。
马小波罗是爸爸是个发明家,妈妈是考古学家,在给妈妈送考古笔记的旅途中,发生了这一系列的故事。
跟随着五年级的马小波罗的脚步,我们见识到了灿烂辉煌、光彩熠熠的中华文明。
借助神奇的羊皮书,马小波罗与他的小伙伴朱大哈回到了三星堆时期,亲眼目睹了青铜神树、铜立人像、青铜面具的精湛工艺,亲身体验了异域文明的历史变迁。 在故事后面的羊皮书摘录里,读者可以学习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文物的知识,在历险中学习,也算得上寓教于乐了。 除了灿烂的历史,小朋友还可以同马小波罗一起,与盗墓贼竹竿、蔡大头斗智斗勇。
在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小波罗对危险的敏感,对境遇进行判断时的理智,以及在与坏人发生冲突时,如何在保护自己与同伴的情况下,最大的保存财物。
这些品质,都是需要不断历练感知的。这本书也告诉家长们,无论是故事人物的成长,还是现在孩子们的成长,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马小波罗考古大冒险》第一季中,他和小伙伴回到了地下宫殿,见识了流沙古墓与三星堆遗址,以后的冒险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什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