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水位读后感100字
《观念的水位》是一本由刘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念的水位》精选点评:
●这本书啃了好久…
●政治不是我的强项,随便翻翻,看看我不熟悉的世界。虽然很多翻完很快就忘了。
●刘瑜的第三本书,断断续续看完。政治杂文和时政评论为主。有些文章为了批判而批判,文风也没有了前两本轻松幽默。不过还是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一个人占有得越多,被占有得越多。传说中的辩证法,简洁又生硬。今天讲话太多,有点累,先睡了。
●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没有腰封!感天动地!
●所以政治改革呢?
●写得很浅,适用于碎片化兴趣点断式的阅读,刘瑜的感性读起来给冰冷的政治过往增添了一丝温度
●kindle版。看不出作者性别的书,基本上是坏书的几率不高。
●读这本书用了太久,以至于都记不清前面的内容了,但是还有那么一点点东西留下,我还记得自由主义的美好。
●观点独到 风趣幽默 知识面广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一):观念水位上涨
我太喜欢刘瑜的文字了,尽管很多涉及政治的内容我没有很了解,但是很努力让自己把这本书好好消化掉。
刘瑜的文字实际上并不会非常晦涩难弄,很形象,很贴切,很巧妙,很耐人寻味。
在讲电影文学这一板块,也就是最后一板块,每一页都有我非常喜欢的段落,那种透彻感,夹杂着直白与幽默,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二):致刘瑜
想不到一个清华的政治学教授写出的文章也能有这种浓浓的公知风,对国内政体的刻薄,对国外民主的颂扬,说是跪舔也不为过,双标举动处处可见,实在看不下去了。 刚读前几篇的时候我还想这种竟然不是禁书!现在我明白了,能看这书的都是有一定分析理解能力的,应该能体会出文中的双标逻辑混乱之处,继而明白作者的意图。 当然,作者还是有一些观点值得借鉴的,但是瑜不掩暇,非常不推荐这种歪屁股公知书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三):活着就是为了思考,为了感悟,为了存在
田同学过年时候推荐给我的一本书,最近才开始看,没想到书中的有些内容竟然可以在大陆出版,看来社会进步了。虽然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并不喜欢柏杨那样一棍子打死似的观念,而刘瑜在书中的诸多观点却让我很是信服,或者说既不会引起我的反感,也让我找不到合适论据去反驳。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精华之作,刘瑜是清华的政治学教授。我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对高华教授的敬仰。希望有机会可以认识一下刘瑜教授。。也希望我们这个总是爱被别人挑毛病的国家渐渐的成长完善。--2015年7月7日于北京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四):不谈民主自由与政治,谈点感想
不谈政治,只谈几句想法。 1.少谈些主义,不要制造各种标签和帽子扣在别人的头上,无休无止“分清敌我”的标签战只是省略了论证的严谨,需要实证,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叫嚣和灌输。 2.不要只看你能够看到的,只听你能听到的,要关照没法出现在视野内的人。他没有机会举手但不等于他这个人不存在。 课堂上学到的哲学现在也让我思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可是一条大江大河,干流的流域面积与支流流域面积孰大?河流的一点弯道很可能会葬送一代人的幸福,社会的风吹草动,对个人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3.不要被道德绑架。中国自从汉朝独尊儒术开始,至明清为盛,社会问题道德化,人物评价标签化。如果遵从那么简单的判断思维,那么很自然,起义就是褒义词,暴动就是贬义词。那么是谁给的标准呢?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五):国与名,一小撮的民
去转变既有的观念远比想像中的难得多,作为青年一代,上辈教导我的观念不是那么的多,自己对于这面的思考亦是少之又少,兴许我可以转变。国与民,不管你是否接纳,早已融为了一体。芸芸众生中的一位,不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自己的心里也真是过意不去。国的名,光顾了自己口袋里的钱,会有怎样的人生意义?终归是国中的民,怎么能对国家之事两耳不闻呢?
一小撮的民,乐观一些,为社会多做一些无私的贡献,我做了,你为什么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