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证先锋4》遇冷!看港剧长大的这帮人,如今正见证它的没落……
本文共3003个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看到这两句经典语录,很多80后、90后总能一下子联想到TVB。
在十几年前,TVB出品的电视剧就是收视率的保证,尤其是它的职场剧,像是《鉴证实录》、《创世纪》、《刑事侦缉档案》、《妙手仁心》、《冲上云霄》、《法证先锋》……都是我们一代人的心头好。
还有那些职业剧里的大女主们,陈慧珊、萱萱、蔡少芬和郭可盈,在当时被并称为“TVB四大花旦”。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TVB剧的质量大不如前,那些熟悉的面孔也淡出影视圈了。
就像TVB前段时间开播的《法证先锋4》,这部观众等了九年的情怀续作,按理说不该翻车才对。
但现实却是在观众的情怀加成下,开分也只有7.3。到了完结时,评分更是直接跌到了6.6。
很多看了一半就弃剧的观众还直接放话:保持这质量,TVB直接都可以倒闭了。
在众多吐槽声中,网友们开始感慨:好怀念那些年的TVB职场剧啊。
借着这股怀旧的东风,社长今天就跟大家聊聊TVB的职业剧的兴衰史和消逝的大女主们那些事儿。
那个叫邓特希的男人
一切得从这个叫邓特希的男人说起,他从80年代起就一直在TVB当编剧,其中梁朝伟的《新扎师兄》就是他的作品。
1992年,他当上了监制后,写出了一个叫《壹号皇庭》的剧本。
在这部剧以前,香港电视剧展示的不是草根阶级就是上层社会,这是第一部展示中产阶级,也就是专业人士的职场剧。
谁也没想到TVB的大流被一个刚上任的监制改变了。
当时未成名的他只争取到一个鸡肋的周日十点档,且因为请不起大明星,只能邀请三四线演员。
还好邓特希眼光好,在他拨通电话的名单里面,有欧阳震华、苏永康、林保怡、宣萱、蔡少芬……这些人即使后来成了红人,都尊称邓特希为“邓sir”。
这一群律政精英,无论男女,都在法庭上理性冷静、专业能力十足,可到了法庭下又敢爱敢恨,乐于享受生活。
所以剧集一播出就大受欢迎,还让TVB上层直接把它调到了黄金档,随后几年都邀请邓特希一连拍了四部续集。
从此,TVB开启了长达八年的“邓特希职业剧”时代。
大女主时代
没想到邓特希又在这时找来当时还在做英文主播的陈慧珊出演大律师欧子强,改变了局面。
陈慧珊本来没有自信,但还是硬着头皮接下角色,开启了拼命三娘的状态。
在拍摄期间,因为自己中文不好,她用英文音标和注释标满了整整一个剧本,每次看剧本都要让老公口头解释一遍,自己再做笔记,加上演戏卖力累得足足瘦了10多磅。
还好欧子强的人设本来就颇为讨喜——受过高等教育,对事业专注,生活和精神也很独立。
于是陈慧珊凭借这个职业女性形象,在一众大明星中突出重围,让所有观众记住了。
一时间,她成为香港街头巷尾的谈资,也第一次让人感受到大女主的魅力。
但《壹号皇庭》里,有魅力的女人不止她一个,还有宣萱。
这部剧也是宣萱的处女作,她和陈慧珊在剧中是情敌,有不少对手戏。但这种本应狗血的剧情,却被她们演绎地理智又漂亮。
这也让很多观众称赞:不愧是两位高知女性的本色出演。
在《壹号皇庭》后,她们两人都成名了,陈慧珊又接着被邀请拍了《鉴证实录》,出演女法医聂宝言。
在这部剧中,聂宝言的父亲是拆弹专家,聂宝言长大后,遵循父亲遗志成为女法医。
无论在任何地方,她只要一工作就能全然投入,被问到做女法医是否害怕的时候,她说: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很清楚我的工作时验出每一位死者的真正死因,不能让他们死的不明不白,当我专心做事的时候,我根本没空害怕。我唯一害怕的,只有我的工作做的不够好。
法医也因为这部剧变成了社会热门专业,而聂宝言也成为无数女孩向往成为的样子。
这批TVB塑造的职业女性,魅力远超男主:
她们专注,会用专业去打败性别偏见;她们生活有困顿,但不自怨自艾,会努力做到姿态体面;她们对爱情投入,却从不迷失自我。
她们的强大从来不止是住好房开好车,而是在自我成长的渴求下认真工作,用力生活,对职业始终抱有信念和热忱。
例如蔡少芬的急诊室医生唐姿礼、郭可盈的女记者高婕,关咏荷的女警朱素娥……
就像TVB监制戚其义说:“那些年的年轻人通过看TVB职业剧,都立志成为警察、医生、记者等专业人士,我觉得我们在推动社会进步。”
陈慧珊很多粉丝都告诉她:小时候因为看了她的戏,他们的梦想才开始。
影视是可以用来造梦的力量,它可以影响现实,而正能量的偶像也将让社会观念一步步往正向去转变。
意外的谢幕
拍完《壹号皇庭》系列后,邓特希受到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影响,创作了《妙手仁心》。
没想到这是他在TVB最后一部作品。
因为当时TVB上层的派别争斗,让他拍完《妙手仁心》后无戏可拍,在2000年时更是被迫离开。
于是TVB的职业剧开始进入日落状态,无人可接手邓特希的位置。
后来邓特希的师弟戚其义勉强召集原班人马拍了《妙手仁心》二、三部,口碑却不尽人意。
没有邓特希的TVB,在职场剧里一直吃老本,观众不买账,收视率也一度低迷。
在重压之下的戚其义重新开辟戏路,用一部《金枝欲孽》一炮而红,开启了宫斗戏时代。
后来又模仿《金枝欲孽》拍摄了《宫心计》,而内地也跟随着大流拍出了《甄嬛传》。
职场剧被宫斗剧替代,有报道说:现在女孩子的理想职业已经不再是法医、记者和律师,而是明星和网络主播。这些从这几年的选秀节目和直播平台上都能看出来。
很少有人再记得邓特希,也快忘了那些年让我们拥有理想的角色们。
没落的昔日之王
但其实不仅是职场剧,如今整个TVB都被阴霾笼罩。
5个月前,《南方都市报》报道,TVB将裁减约350名员工,理由是需要重组业务。
相对于其员工总数3500人来说,已经是裁减了10%的人数。
而再把时间推到2018年,TVB也爆发过裁员潮,当时裁减了员工150人。
可想而知,近年来由于收入和收视率的持续下跌,TVB的经营面临着重重难关。
而TVB的衰落也不可避免映射了香港影视行业的衰落。
从2010年开始,内地制作电视剧水平提升,不再需要大量收购港剧来满足观众,同时互联网的普及,观众看电视也不再受限于电视台,这自然让香港影业不可避免开始了下坡路。
在题材丰富性和制作水平上,香港比不过英剧、美剧、日剧,这就失去了一部分观众。
在播放渠道上,内地的限制令又让他们无处可播,又进一步失去了更多的观众。
港剧渐渐失去了在内地的竞争力,反而内地剧开始出现在它们的黄金档。
比如前两年的《延禧攻略》就拿下了TVB的2018年度收视冠军。
就在这样的外部窘境之下,香港影业还被自身的诟病折磨。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薪酬低而导致的人才流失。
一些普通演员薪资甚至跟出租车司机一样,为了养家糊口,他们还得去做兼职,有时兼职的钱都比做演员多。
即使是一哥一姐也薪资不高,演员佘诗曼就说过:在内地拍三部戏就能抵得过香港十年拍戏的酬劳了,这也是近些年港剧演员到内地淘金的原因。
可惜的是,大多数在内地发展的港星因为失去TVB的加持,又无法融入内地的氛围,反而失去往日的风格,很难绽放光彩。
或许那个我们记忆中的TVB,真的只能怀念了……
福利时间
社长给大家申请了福利哟~
今天起,24小时内留言区点赞最多的朋友
就送100积分
kindle杂志公社积分可以兑换70多本正版杂志
用kindle看杂志特别香~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上方,关注【RSS精选】
好文推荐:
3天逛遍国内10个顶级博物馆,我是这样做的
她是这所医院唯一的医生:“我不想有人因流感而死”
从斩获影帝到最后的遗作,张国荣的后半生都在这几部电影里了
这本明星收纳百科,真是太太太太太优秀啦
王凯、杨紫荧幕混战,这些IP剧的原著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