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罩杯的周冬雨,凭什么代言性感内衣?”
在刚刚公布的的第39届金像奖上,周冬雨不负众望,斩获最佳女主角。
再加上之前凭《七月与安生》获得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周冬雨成为了首位90后双料影后,再次成为同龄演员中的佼佼者。
人逢喜事本该得到祝贺,但彼时围绕周冬雨的却不尽是鲜花和掌声,还有不少的冷眼和嘲讽。最令人感到气愤的是,键盘侠攻击周冬雨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觉得她不够性感。
前不久维多利亚的秘密官宣代言人,周冬雨拿下维密大中华区的品牌代言人。
这则消息却仿佛“重磅炸弹”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周冬雨,她凭什么代言内衣?
的确,在此之前,维密留给大众的印象,就是那些身材比例完美的模特,她们热辣,魅惑,身材和脸蛋都惊艳到万里挑一,如同堕入凡间的天使。
官宣视频里,周冬雨虽然没有像维密之前的广告模特一般大秀身材,但她清新自然的状态也别有一番风韵。
更难得的一点是,她对于自己的魅力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感,但希望我的加入,能让大家感受到性感魅力的多样化。”
她所理解的“性感”是舒服的、不迎合的、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来的状态,因为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样的周冬雨,同样拥有让人难以招架的魅力。
尽管如此,之前就因为身材被键盘侠拿来大做文章的周冬雨,这次也不出所料遭到了网友的冷嘲热讽。
仅仅因为她的形象和维密之前身材高挑凸凹有致的模特相悖,就有人嘲笑她:
“A罩杯也配代言维密?”
长久以来,大众乐于给女性的“性感”设定许多标准,九头身,A4腰,大长腿……但性感从来都不该如此单一,流于表面。
就像周冬雨一路走来,从不让自己拘泥于一种风格,她既能驾驭《山楂树之恋》里清纯懵懂的静秋,也能在《七月与安生》里将安生的桀骜不驯诠释的淋漓尽致。
包括这次获金像奖的《少年的你》,她梳着短发,脸上还带着少女的稚气,却有着化不开的忧伤和惊惧,完全就是一个遭受校园暴力的平凡女孩。
这样优秀且有着无限可能的女孩子,凭什么要被刻板印象里的“性感”所束缚?
知乎有个提问,“平胸的姑娘有什么优势?”周冬雨不请自来,大大方方地分享自己的优势:平胸没什么不好的,上山跳崖拍戏没负担,买小号衣服就能穿。
她从很早开始就能够坦坦荡荡的认可自己,如今更是无惧流言蜚语,远远将键盘侠的非议甩在了身后。
从前在《喜欢你》里,周冬雨隔着门咬牙切齿问金城武:“我性不性感?”一边问,一边下意识拿起手中的提包遮住自己的胸部,可爱,却不够自信。
而如今对着镜头,周冬雨特别自信地笑着说:“我觉得我现在就挺性感的。”
她周身散发的朝气和灵动,源于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可,所以当她真挚坚定地说出自己性感的话语时,相信没有人会去否认,她同样拥有致命的吸引力。
人们对男明星的身材有多宽容,对女明星的身材就有多苛刻,因为身材遭到羞辱的女明星又何止周冬雨?
颖儿瘦了被说成是“排骨精”,刘亦菲胖了又被说成是“天仙变天蓬”……
周冬雨胸小被嘲“飞机场”,柳岩胸大了又被说成是“放荡”、“卖弄性感”……
关于美,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可以不欣赏,但何必非要用刻薄的言辞去诋毁那些没有任何错误的女明星?再说,到底是谁给键盘侠的勇气,去对别人的身材评头论足?
而女明星们经历的“外貌羞辱”,其实只是更多普通女孩们经历着的冰山一角,
还记得新浪热搜轮番推陈出新,给女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规定“美”的严苛标准:#反手摸肚脐##A4腰##4cm手腕#……
这些挑战明明就是在物化女性,偏偏总有人愿意附和,形成了一股追逐单一审美的风气,让更多女孩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前几天,某女团选秀节目还专门搞了个“细腰比赛”,让选手从不同宽度的障碍中穿过。
从大部分人都能穿过的35cm,到稍显狭窄的26cm,再到变态的18cm,最后只有一个选手穿过了全部障碍,得到“小蛮腰”的赞美。
为了上镜需要,选手确实需要控制身材,但鼓吹这种过分病态的瘦弱,不说审美是否畸形,首先就很难保证健康。
随着这些带有明显审美倾向的话题被一次次大肆宣扬,人们对女性的外貌羞辱,不知何时开始已成为一种被默认的社会性行为:
“你都这么胖了还吃!”
“这么高以后咋嫁人?”
“你牙不齐。”
“你太黑了。”
有的人脸长,有的人脸圆,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有的人喝凉水也会胖,人与人体质不同,对美的追求也不同,又怎么能拿统一的度量衡去约束她们拥有同一款“美丽”?
遗憾的是,真的有很多女生在还没有形成自己审美观的时候,就在这些畸形审美的鼓吹下受到了影响,盲目地节食、催吐……
上海某医院曾接诊一女高中生,6年暴瘦至30公斤,这个姑娘为了减肥催吐6年,患有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如今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
综艺《现在就告白》第三季有个女嘉宾,167cm的身高,只有58斤,因为男朋友一句“喜欢瘦女孩儿”,她就开始疯狂减肥,减了足足70斤。
这些女孩明明体重原本在正常范围内,却总是觉得自己胖,多吃一口都觉得罪恶,久而久之,“瘦”成了她们的心魔,成了她们人生的诅咒。
总有女孩将“要么瘦,要么死”奉为真理,但这句话究竟有多残酷?
大概90%-95%的厌食症患者是女性;
5%-20%的厌食症患者会死亡;
死亡率远远超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致死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
盲目迎合别人的审美,对体重秤上的数字斤斤计较,到头来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你未必真正欣赏“改造”后的自己。
外貌羞辱对一个人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它能让一个原本阳光积极的人,变得阴郁,低落,陷入自卑无法自拔。
好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对于美的单一定义,是由外界强加给她们的,而她们没必要因为外界对女性的偏见,被单一的审美缚以枷锁。
2014年,维密曾经发布过这样一个平面广告,照片里,十名身材纤细完美的女性自信地面对镜头,她们各个拥有“完美的身材”。
然而,这支美丽的广告却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超过1600万人在网上刷起话题联名抵制,还有不少女性,勇于晒出自己在常规观念里不够“完美”的身材。
照片里的女性,虽然有的皮肤不够细腻,有的过于丰腴,有的不够高挑……但是她们面对镜头的自信和坦荡,同样担得起完美二字。
还是前不久风靡的#4cm手腕#挑战里,越来越多的女性拒绝被物化,被以瘦为美的单一审美标准绑架,她们不晒手腕,而是晒出中指,对body shame说出“不”!
是时候来一次对审美的“拨乱反正”了,毕竟审美从来都没有客观标准,而女性的身材和外貌也该为自己的喜好而改变,而不是由他人定义,甚至恶意中伤。
况且女性的价值,也从来不该只局限于外貌。蝉联UFC冠军的张伟丽,手腕绝对不止4cm,曾有人带着偏见嘲笑她:“这种女的谁敢娶?”
她根本不屑于和这种声音计较,讥笑着回应:“我们打人要钱的,你给钱了吗,你还想挨打?就这种怕打的,我也看不上。”
周冬雨、张伟丽……这些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性感”定义的女孩,正在用她们的自信和独特魅力,为社会的审美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你丰满也好,苗条也好,化妆也好,素颜也好,只要你别拿自己的价值和外形挂钩,发自内心认可自己,欣赏自己,那么你就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就像严歌苓在《读书与美丽》中写的那样:
“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灵动的眼神;不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不够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
认同南木的观点,记得点个“在看”。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的权利,但千万不要把单一审美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
一万个女孩有一万种美丽,但你要把定义美的权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 END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转发
<< 滑动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