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诗不成唐读后感精选
《无诗不成唐》是一本由李晓润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读边背诗
●我欲借唐诗一脉剑气 随手一指 卷起千堆雪的豪情 饮一碗黄酒 歌一曲别离 呼尔英雄出千骑 归处 月涌大江 正是少年风华时
●很轻松。
●唐代诗人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选集,虽然是按时间顺序,但还是给人一种很乱的感觉,选诗的标准模糊,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内容错误百出,水平拙劣。
●作者文字不评。只为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一朝可敌古往今来的年代。
●其实说不上是历史,作者选取资料很多是随自己喜好,多用传奇,时人笔记甚至是作者臆测,不过读起来还是很舒服.唐诗实在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产物,短短几十字能渲染出一个庞大的场景,无限的可能.
●这本书有三个问题,一是结构散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前言不搭后语。二是隔靴搔痒,诗评最忌讳说诗好,但又说不清哪里好,语焉不详。三是文风流里流气,故作幽默。这些都是我非常看不上的地方,也是网帖直播的共同弊病,就算作者与我曾有豆油之交也没好话可说,看来我这个性格做不了枪手赚钱了。
●有点像明朝那些事儿,目录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故事,挺有意思的
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仿佛回到天涯论坛看牛人楼主的帖,一百度果然是曾经的老天涯写的。“长期活跃于天涯论坛,被誉为天涯上文笔最好的作者之一。 ” 过瘾,野史与正史齐飞,调侃与吐槽共一色。不考据的话,是一本特别轻松的书,容易读。如果想启迪中学生对唐朝诗歌的兴趣爱好,我觉得安利这本书非常合适。
《无诗不成唐》读后感(二):《无诗不成唐》已改名《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再版
《无诗不成唐》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合作到期后,改回原名《唐诗演义》和《宋词演义》一道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再版。现在已经是第三版,由上海社科出版社和青豆书坊联合推出,书名也改为《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和《断鸿声远长天暮----回到宋词现场》,对书中涉及的诗词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注解,使之更适合初学者和青少年读者。
《无诗不成唐》读后感(三):唐诗已尽,除了八卦!
《无诗不成唐》——你懂的,这就是一本空前绝后的“唐诗人娱乐周刊”!这本书以现代人最时尚的笔调、最风靡的词汇,以及最潮流的思想武装穿越到盛世唐朝,让我们一一邂逅那些气象万千的唐诗人,撩开了精彩八卦的一角帷幕!
可以说,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唐诗人八卦集。然而,本书虽则八卦,却绝不低俗。作者为我们一一讲述的唐诗人的逸闻趣事反而让我们有一种在品诗回味之余生出的自古有诗有人有风流亦有落寞的感觉。
唐诗与唐诗人,那都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豪情。
不管怎样?
即使超凡脱俗的“诗仙”李白也有携万金出川,挟剑术凌人,爱打群架,专娶官二代等等恶俗的趣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扬卢骆”之首的那个神童王勃杀过人,埋过尸!
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却是一个花花公子。一生艳遇不断,《西厢记》里始乱终弃的张生就是他!
……
那么,还有谁?
还有怎样八卦?
如此,真的要好好翻一翻《无诗不成唐》,把那一角不为人知的帷幕掀开,享受一种扑面而来的读书惊喜,再从头到尾完全颠覆以往在学校课堂里从师而授所得的正经知识!由着身心真正地领略着唐诗的风流韵味,再得以还原唐诗人的真实。
而且,此书阅后,不宜束之高阁,应反复赏读,亦能成为文人骚客,沙龙会谈、酒场坊间,相互流传的好段子。
再想想:近年,品三国的,讲明朝那些事的,正说和坤、刘墉、纪晓岚的……红起来的很多!还真没有一个聊唐诗的,聊唐诗人故事的……那么,拭目以待,或许下一次的百家讲坛上,就会有一个《无诗不成唐》。
是的,无诗不成唐!唐诗已尽,除了八卦!
《无诗不成唐》读后感(四):唐诗背后的风流与落寞
本书的书名“无诗不成唐”,意思简单明了,直白点就是:没有诗歌,就没有唐朝。相信这句话没人会反驳,因为它是如此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唐诗就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顶峰,而至今未被超越。
所以鲁迅才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然而本书并不是写唐诗,既然这些诗歌理所当然地流传着、存在着,被人们铭记着,那么又何必多一本书来赞美它呢?本书所描绘的,是藏在唐诗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以及那些只知其名、其诗而却不知其人的大唐诗人。
大唐诗人有几何?
王勃、骆宾王、陈子昂、卢照邻、宋之问、张若虚、贺知章、张九龄、李白、王昌龄、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王之涣、张继、王翰、韦应物、刘长卿、戴叔伦、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元稹、孟郊、贾岛、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诵一两首,但湮没在这些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除诗歌以外的生活,我们知道多少?
或许想不到,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十分高傲,自言:作诗比屈原好,书法比王羲之强,写个判词都能气死苏轼的祖宗,堪称大唐第一不要脸诗人,而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的原因,则是由于投资房地产失败,最后被迫栖身草堂,沦为“诗圣”。
或许想不到,李白出生域外,携带万金出川,为了不被打劫,练武防身,曾经向大唐剑圣裴旻学习剑术,剑法超群,酷爱打群架。其为人放荡不羁,好入名山寻仙,是入了籍的道士。更令人羡慕的是,他的几任老婆,都是宰相的孙女。
或许想不到,高适曾经是个混吃骗喝的小混混,后来却成了拜将封侯;宋之问人品低劣,官瘾极重,为了升官出卖朋友、替上司捧夜壶;元稹是《西厢记》中张生的原型,一生干过多次始乱终弃的事情,堪称失败版“情圣”。
或许想不到,盛唐三位伟大诗人的死都和饮食有关,孟浩然因为食鹅,李白因为醉酒捞月溺死,杜甫因为吃牛肉的时候没有控制好速度;而在杜甫逝世前两年,韩愈出生。在杜甫逝世后两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出生;后三年,柳宗元出生——冥冥中,似有天意。
……
面对这一群将“一切好诗”都作尽的天才、面对似乎是上天眷顾的诗歌大唐,我们会有诸多的想不到。也正因如此,在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卷之后,我们将会有诸多的惊喜。
——那些唐诗背后的风流与落寞,将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无诗不成唐》读后感(五):难得的风趣的书
懂历史的人不一定懂风趣,懂风趣的人不一定懂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确实很难得。
而且目录很好,每个目录都浓缩了一个小故事,都很吸引人:
第一回 王子安作赋名楼 骆宾王檄惊天后
才华横溢、声名狼藉的神童兼杀人犯王勃一不小心便破坏了洪州阎都督推销女婿的计划,在滕王阁上是又喝又唱,写下名篇《滕王阁序》;七岁作《咏鹅》、六十岁坐牢的文坛领袖骆宾王一气之下挽袖造反,对武则天隔空大骂,最后下落不明。
第二回 陈子昂登台散心 卢照邻投水自尽
从小锦衣玉食的公子哥陈子昂败阵情场,愤而读书,摔千金古琴炒作自己,终于名扬天下;一生病痛缠身、自号大唐第一幽怨诗人卢照邻,拜药王为师,胡乱吃没经过药检的仙丹,落得半身不遂,最后投水自尽。
第三回 恃才傲物杜审言 近乡情怯宋之问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十分高傲,自言:作诗比屈原好,书法比王羲之强,写个判词都能气死苏轼的祖宗,堪称大唐第一不要脸诗人;宋之问为求官出卖老友,为夺诗句杀死外甥,捧着夜壶谄事二张,诗虽做的好,人品实在差,可谓古今第一奸佞诗人。
第四回 张若虚压倒全唐 贺知章老大回乡
只靠一首诗歌便名传千古,张若虚一定既自豪又委屈,史书对他的介绍只有两个:忽悠人去当兵的地方武装部长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而同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这个潇洒老头人生仕途圆满,诗虽不如张若虚,名气却比其大得多——中进士、做高官,这些对诗名很重要啊。
第五回 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李颀在少林寺做过武僧,后来打群架伤了人破了产,一怒便去考了进士,当了公安局长,不久去职隐居,结交名士,诗传天下;不同于李颀的名声不彰,王翰凭借金曲《凉州词》一举成为流行偶像,还干过将天下文史划分九等的事,狂妄直逼杜审言。
第六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文安县令王之涣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诗会被改成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爱醉酒骂人的诗家天子王昌龄死在了闾丘晓手中,然而世事轮回报应不爽,张镐不久之后为王报仇,杀了闾丘晓。
第七回 王昌龄诗家天子 李太白上清沦谪
李白不是人,是仙。他出生在域外,一生好入名山游,寻仙问道,自号太白谪仙;他夜夜对月吟,最后扑向水中月——或许他以为那是接他回九天的UFO呢。他“白也诗无敌”,但崔颢的《黄鹤楼》却打破了他的全胜纪录,仙人也并非无敌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