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读后感精选
《坚定不移》是一本由(美) 保罗•沃尔克 / (美) 克里斯蒂娜•哈珀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坚定不移》精选点评:
●一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的书
●稳定的价格、稳健的金融与好的政府
●去年写就的回忆录,昨天“主席先生”走了,愿经济向好一切都好
●依如联邦最高法院之于美国政制的平衡运行,美联储之于美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均通过“独立”彰显其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机构的目标与策略逐步清晰,与核心价值不断地互动强化,如此既进一步夯实了根基,亦廓清了边界。从沃尔克笔下的历史一路走来,联储的未来演变,仍在于“主席先生”对前述的秉承与扬弃!
●沃尔克在美储联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稳定价格任期以高利率为特点。很明显与自由经济学派不同,沃尔克主张政府的作用,从父辈到自身都信仰公共职责并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尤其是在高龄还积极参与瑞士银行的调查为大屠杀的受害者和继承者争取权益让人感动和敬佩。看格林斯潘的传记时,里根为了让沃尔克不提升利率,给媒体传递消息沃尔克想给自己加薪导致他被攻击,里根事后又给媒体的澄清,沃尔克还很感动总统的发言,当时只觉得真是忠厚的老实人啊。
●有点流水账,看不到重点
●老爷子太谦逊了
●相对时运变迁,本书专业性弱化,更多展现了一位长期国家公共服务者的忧国忧民情节;特别是对宏观金融调控监管体系体现出的大智慧;追求央行独立性的精神。“在聚会渐入佳境时收走大酒杯”同样适用于其他组织乃至个人。
●回顾一段历史……
《坚定不移》读后感(一):读家教练Ⅱ级
书评: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1,独立财政政策 2,稳定外汇汇率 3,自由货币兑换 ①②中国+③香港组合拳 独立,稳定和自由 变不可能为N种可能 吸引利用外资全球最强 中华文明同文同种 一国多制四轮驱动 未来制度创新想象力 香港-澳门-台湾-内地 向内创新竞合良性循环 交叉间隔多样化认知优势 地区相比欧盟国与国整合 更契合最省力成本最优原则 经济体量,人口规模,良政治理 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识别实质与程序民主的历史局限 塔西陀陷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中国崛起不称霸的影响力 目的不是取代美国 而是要吸取全球霸权的教训 从地区性大国到命运共同体 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江后浪推前浪 以270年为里程碑 历史终结尚未定论 民主自由资本主义 民主集中政治协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姓社或姓资关键要自信
《坚定不移》读后感(二):魔鬼细节,历历在目
aul Volcker 本书的核心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包括他在与Dalio生拉硬扯的原则对话中他也是如此强调。但细节在于,PBC不过是用10年走过FED过去70年的路。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钱慌,通胀,央财之争,石油危机,布林顿森林体系和特别提款权,拉美危机等等
汉密尔顿在建国之初坚持认为,丧失良好的管理将是对政府的真正考验。
70年职业生涯学到一个简单的教训,那就是经济和政治的治理工作总是在不断变化,永不停息。
2.我的动力来自一个日益增长且范围越来越广泛的担忧: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有效治理体系在逐渐走向崩溃。
10.华盛顿的名言,不要听任你的善良本性,在本该拒绝的时候却说同意。
64.财政部跟美联储共同推动了扭转操作,在保持长期利率稳定的同时(这样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的成本就不会大幅波动),允许短期利率上升(把资金投入国外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回来)……50年后,这些做饭有意或无意地作为美联储/财政部更大规模干预措施的先例…
71.马丁被叫到牧场接受约翰逊的训话。报道称他们还发生了肢体冲突
91.我花了数年时间捍卫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将分崩离析
112.房利美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整个事情象征着充满政治动机的结构性缺陷,正是这种缺陷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115.除了商会和美国劳工联合会
131.汽油短缺,人们不得不排起长队,接受限量供应
他正确地认识到了这个国家动荡不安的情绪——信心危机。这篇演讲后来被称为萎靡演讲,闻名于世。
138.......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的抵押贷款利率超过了18%
139.弗里德曼领军的货币学派,不仅没有宣称美联储最终采用了一种更加货币主义的做法,反而坚持认为我们采取的措施不正确,而应该采取更容易消除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做法。
145.儿子给他写信
151.里根总统命令你在选举前不要提高利率……总统的沉默、明显的不安、以及选择的会谈地点,使我确认,白宫会保持沉默。
162.伊利诺伊大陆银行依赖批发存款
182.狡猾的贝克先生显然认为我需要在他的掌控之内,致力完成这个计划(广场协议)
184.不久之后,美联储理事会内部的对峙情况被泄露了
《坚定不移》读后感(三):从沃尔克自传看当今美国乃至世界的问题
这位92岁的老人是美国历史的见证者,他是一位睿智,高尚和敬业的长者,他在自传里所提到的三个最重要的问题,无疑正是美国甚至是世界当今存在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稳定的价格
沃尔克直率的指出抗击通胀是美联储的第一职责。保持稳定的货币,也是沃尔克一生所追求的真理之一。沃尔克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通胀可以控制在2%的说法,也从来不认可什么可以容忍轻微通胀的传言。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为国家和政府提供稳定的货币是最重要的功能。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法币的世界,所有的货币背后都是国家政府的背书,所以保持货币的购买力是一个法币非常重要的原则。沃尔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忠实拥趸,虽然是他一手终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主导了美元和黄金的脱钩,但是在骨子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货币的信用。正如特里芬所说,再贸易扩大和经济扩张的背景下,几乎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固定的金价或黄金与单一储备货币的可兑换性。如果货币过度扩张,货币存在的基础-信任就会被减弱。沃尔克非常赞同他的继任者-格林斯潘在一次问答会上的说法:“一般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化不会有效改变商业或者家庭决策的状态。”
联想到目前政府严控房价的状态,也就可以理解其实政府其实在维护货币的信用,如果任其房价飞涨,那人民币对于房价的信用相当于破产,也会改变家庭对于买房的决策。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货币信用的问题。
二, 稳健的金融
这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沃尔克规则,也就是沃尔克所再三强调的:“不能拿公众的钱来赌博”。沃尔克规则针对的是银行的自营交易,不应该利用来之不易的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去进行投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就是商业银行由于贪婪而用公众的钱去赌博次贷交易。而作为商业银行的“大而不倒”的特性,又不得不让联邦政府花费重金,其中就包括公众的来之不易的钱去救助这些贪婪的金融家和商业银行。
沃尔克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美国的国家资产,虽然他不是不可问责的,也不是没有错误的。美联储需要确保其良好的,有效的管理,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他必须远离政治和党派之争。
三, 良好的政府
毋庸置疑,老人最担忧的还是政府。特别是在当今特朗普当政的时代,美国的政府信用更是一落千丈。说白了就是美国人已经越来越不信任政府。特朗普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名义而公然的宣扬民粹主义,完全丧失了一个本应是领导全球自由社会的大国所必须的责任感和道德观。
另外,沃尔克担忧的另外一点是美国公共管理的人才输送。越来越少有年轻人关注公共管理,而更多的投身于华尔街,这导致美国的公共管理人才青黄不接。
沃尔克是带着深深的忧虑结束了自己的传记,而在2019年12月份,他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智慧和洞察会留给世界,特别是留给中国。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接棒美国成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让那个腐朽,自大,偏执的特朗普见鬼去吧。
《坚定不移》读后感(四):保罗沃克尔的临终箴言
《坚定不移》是在读完《时运变迁》之后阅读的,两本书建议可以一起读。《时运变迁》是保罗沃克尔和行天丰雄1991在普林斯顿大学研讨会上的讲座合集,时间更接近书中主要描述的时代(1970-1990年),口语化的文字有更多细节和趣味性。《坚定不移》则是保罗沃克尔在90岁高龄完成的自传,时间距离相对较远,细节少很多,但是字里行间糅合了沃克尔一生的经历和思考,文字更为深邃和精辟。我有几点体会:
1、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独立的央行
沃克尔算是最强调央行要有独立性的美联储主席。在他1979年美联储职位“面试”中,他向卡特总统提的三点建议第一条就是要确保美联储的独立性(坚定不移,P132)。但40年之后,在《坚定不移》最后一章里,沃克尔强调了公共服务世界里的三个真理,即稳定的价格、稳健的金融和良好的政府。这三点算是沃克尔最后的箴言,在这当中,沃克尔反而没有过分强调央行的独立性,只是说为了实现稳健的金融,关键在于央行的独立性。独立性只是手段,目的是实现稳健的金融。
事实上,美联储也不可能保持独立性:
A、从法理上来说,美联储不独立于美国的政府体系。美联储的权利来源于美国国会“铸造货币并规范货币价值”的宪法义务,因此美联储需要接受国会监督(坚定不移,P297)。美联储也没有独立选举领导人的权利,美联储主席需要经过美国总统提名、国会通过。
、从政策上来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也不可能独立的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是政府经济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独立分析政策影响一说。
C、从实践操作上来说,政府其他部门也在无时无刻影响着美联储。1984年夏天,里根总统与他的办公厅主任詹姆斯贝克在图书馆会见沃克尔,要求沃克尔“在选举前不要提高利率”,沃克尔什么都没有说,转身就离开了图书馆(坚定不移,P150)。1965年12月美联储提高利率,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也是暴跳如雷,大骂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时运变迁,P47),有报道称两人还在总统德州的牧场里发生了“肢体冲突”(坚定不移,P71)。(By the way,马丁也会世界贡献了那句名言,“美联储是“在聚会渐入佳境时收走大酒杯”人”)
在我看来,所谓联储的独立性,不过是美联储在与白宫、财政部争夺经济政策主导权的一个借口而已。当经济政策主导权在美联储这边的时候,美联储强调政府各部分要充分协调统一。而当经济政策主导权旁落到其他部门的时候,美联储则要强调独立性。里根总统就任之后和沃克尔开的第一个会,除了一开始就美联储的作用提出了几个问题之后,很快谈话就转到了控制赤字的重要性(坚定不移,P143)。如果美联储是独立的,沃克尔为什么要去讨论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呢?还有一例,外汇政策在美国政府一向是财政部的管辖范围,但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之后,沃克尔就财政部的美元贬值政策在国会发表了公开的反对意见(坚定不移,P182)。
说句大白话,独立与否,其实只是政府部门之间争夺权力的一个话术而已。
2、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之后,美元并没有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而是在1982年沃克尔解决了美国通货膨胀问题之后,美元才正式成为“安全货币”。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发表讲话宣布暂停美元对黄金的兑换。1972年3月9日,巴黎会议确定了各国货币之间采用浮动汇率政策。这两个事件之后,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并不代表各国接受美元成为了“安全资产”。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美元其实多次陷入困境:
A、1973年巴黎国际会议上,法国总统蓬皮杜就对媒体发出挖苦言论“(经历了1971年两次贬值之后),我现在看到美元第三次贬值”(时运变迁,P157)。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全球国际储备发生大规模重新洗牌,数以百亿计的美元流向了中东国家组成的小集团。而亿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则同时面临着货币供应不足的紧缩风险以及暴涨油价带来的通胀风险。所幸后来的“石油美元”市场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也埋下了之后拉美债务危机的种子(时运变迁,P174)。
C、1978年底,美国国内通胀率升高至9%,美元在10月创下历史新低(坚定不移,P128)。当时的美国财政部曾尝试运用了货币互换额度、发行外币债券、使用特别提款权等多种形式提振美元汇率(时运变迁,P187)。
其实,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已经充分证明了以某种贵金属或者稀有物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是完全不可行的。因此在1972年之后,世界各国并没有努力尝试重新回到金本位的制度,反而更多地探索浮动利率制度。但美元以及美国政府在70年代的表现,实在是让人让人予信心。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如果没有稳定的金融环境,不能稳定内部和外部的金融秩序,那么它的货币也不会被其他国家接受成为储备货币。
因此直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以保罗沃克尔为首的美联储,以非凡的毅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驯服了通货膨胀这头野马之后。才一举奠定了美国40年的繁荣发展,世界各国也才开始真正接受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要给予保罗沃克尔最真挚敬意。
世界霸权、超级大国、储备货币,这些巨大的权力其实也是巨大的责任。2020年的美国,显然已经对这些责任流露出倦意,未来,会有新的国家或者组织能够承担这些责任和权力吗?
我们拭目以待。
《坚定不移》读后感(五):睿智的老鹦鹉
睿智的老鹦鹉正义在正直者手中,在坚定不移的路上。
保罗·沃尔克(1927.9.5-2019.12.8),就学院校依次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依次供职于大通曼哈顿银行、财政部、布朗兄弟会公司(现名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纽约联储、美联储主席;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肯尼迪总统遇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废止、2008年次贷危机……《坚定不移》共十六章,是他90岁的时候撰写的,读起来像絮絮叨叨的回忆录,主线是他和通胀的斗争,支线有他的成长、学习、家庭生活、性格。
以前读书时,“特里芬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次贷危机”等等名词都是靠“嗟来之食”拼凑组合应付考试,是种拿来主义式的学习,未深究这些知识点在政治经济学层面的博弈,甚至还自作聪明地觉得,明摆着会出事的“特里芬两难”为啥美国人没看出来?在《坚定不移》中看到,现实世界中国家之间关于货币霸权的争斗,是多方博弈,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几个书呆子抬杠,而是一些身不由己和不为所控。魔鬼都藏在细节里,细节里往往是难以短时间甩个结论,更难以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已经有很多书评说过沃尔克的生活节俭、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最正直的央行家、敢于说不的主席、三个真理。我说几个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点吧:
1.沃尔克和导师弗兰克·格雷厄姆的关系。
沃尔克和格雷厄姆之间的师生关系很具建设性,格雷厄姆会对沃尔克提交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注,一般沃尔克周四or周五交作业,格雷厄姆周一准时回复,沃尔克说:“现在哪有学生敢向他的教授提交如此不完整且自己潦草的材料呢?又哪有教授回复得如此迅速且评论得如此有建设性呢?”。的确,现在像这样的师生关系很奇缺,也应该有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教育产业化之后,消费主义思想把这种关系异化成了花钱买成绩、学历。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美国货币体系一直在推行货币霸权,尽管书中未使用“霸权”,美元的定价权一直是美国追求的,因此诞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1盎司黄金=35美元),对全世界做美元国际化,推行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靠美国黄金储备作为背书。货币的基础是信用,如何定义信用,最好的定义者——黄金。沃尔克在财政部时,是鲁萨的手下,鲁萨非常清楚特里芬两难(概念:随着时间推移,黄金无法被快速生产,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经济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因此外国央行只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持有美元作为替代,若各国对于美元的需求增加,那么美国会为了维持外汇储备增长,会被迫印钞票,那么这个1比35的比例会收到威胁,产生“影子”比例)的逻辑。其实当时也做了寻找黄金替代品的努力,但是鲁萨认为,如果过多谈论替代品,而又找不到好的替代品,将导致市场恐慌,崩溃会来得更快,更不可控,而鲁萨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所以这个历史事件,真的不像书本里那样,读完之后觉得“美国是不是傻”。最后这个替代品从单一的某国货币锚定黄金的单一关系,变成了特别提款权这种多边关系。
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到《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到《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1999),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开,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目的是避免商业银行受到证券业务的冲击,最终保护的是储户。该法案还建立了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1999-),允许单一金融控股公司提供银行、证券和保险服务,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凭牌照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我个人认为这个法案激发了资本逐利与人性贪婪,制造出了许多通道和影子银行,酝酿了次贷危机。
多德·弗兰克法案(2010-),沃尔克委员会制定。重构美国监管体系的机构框架,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扩大美联储监管范围(从全国大型银行控股公司扩大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证券、保险、期货机构),成立消费者保护局,强化保险业监管。法案中有一条“沃尔克规则”:将自营交易与商业银行业务分离,即禁止银行利用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存款,进行自营交易、投资对冲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奥巴马批准了沃尔克提出的这个建议,并把这项政策称为“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当时沃尔克已经80好几了,都退休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被奥巴马请做经济复苏顾问,他真的是一身正气。
消费者or储户与大金融机构之间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会造成非对称风险,消费者必须得到保护。
时刻铭记,货币的基础是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