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锦集

2020-05-27 23:5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锦集

  《我会青草一样呼吸》是一本由顾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精选点评

  ●有几首惊为天人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今年第100本书,依然不太喜欢现代诗。睡前小读,像孩子一看世界文字干净

  ●人生如蚁,而美如神。

  ●我像青草一样呼吸 像你我一样爱你 ps 顾城写斗士,写美景,写景趣 动词总能选得那样恰到好处,那样生趣。 pps mark in 西溪麦家书店~~城市里难得没有任何金钱气息安静淡雅书店

  ●四星半 补

  ●“一切都明明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我这一辈子就算写死了也写不出来这样的诗…………那就读读吧。 此书到最后一页,有伤仲永感慨,顾城后来应该是放弃学习了,而导致他的天赋灵气没有好好得到保护,后面都是平庸之作,如果后两辑投稿给我,我不会出版,即使他是顾城。

  ●总会让我想起 那年生日 去大理的路上

  ●和一棵草天天都见 第三天就打打招呼

  ● 一切都明明白白, 但我们仍匆匆错过; 因为你相信命运, 因为我怀疑生活。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一):诗篇是用来睡前阅读

  幻想 1971年夏

  别 1976年6月重庆

  等 1980年6月

  小 1980年7月

  在陌生的街上 1980年8月

  假如钟声响了 1981年2月

  因为有月亮 1981年2月

  我残废了 1981年4月

  自信 1981年4月

  不要再哪里踱步 1981年4月

  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 1981年4月

  春天没有来 1981年4月

  停了 1981年6月

  草原上的行者 1981年7月

  我要走啦 1982年2月

  节日 1982年2月

  答案 1988年11月

  第一日 1993年3月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二):你没有来,我还在等。

  顾城的诗歌无论我读多少遍,喜欢以后只会更喜欢吧。这本属于三件套里面的一本,喜欢这本和暴风雨,一万一千里之前是不喜欢的,现在没有那么讨厌。青草第一篇第一眼简简单单的两句把白杨树截掉枝叶描绘的那么活灵活现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杨树,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这种情景,即使我看过百万次,我也想不出来这么美丽的话。杨树这个意向,文中有好几篇,还有一篇,苍老童话白杨枝叶万千折一支做饭点燃化为炊烟云端,改天又遇炊烟同伴感叹多年以前,那些白杨的同伴。我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用白杨来感叹世事变迁吧。门前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那纯真好的爱情,不过在我中一直都是,草在结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最后结尾喜欢的就是思念缘故,说山也高云也密月亮都怵,说进不去出不来风都糊涂。无论是什么,动物也好,植物也好,自然物也好,在顾城的笔下都变的美好可爱起来。19.6.2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三):对于一段话的热泪盈眶

  这一本顾城的诗选,主题也就是童话意境短诗。

  里面确实有很多篇幅的诗是可以直接拿给会认字的小朋友阅读的,简短又充满童趣,笔触很清新。但有些诗,比如《因为思念的缘故》,因为为了符合童谣朗朗上口的特点,太过于讲求押韵,反而失了诗歌原本应有的美感。短诗《看见》则很好。或许是我这种类型的诗第一次阅读的缘故吧。

  在顾城的这本诗选中,很多诗里都有关于颜色的描写很妙,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对于色彩总是很敏感的。他就像拿着一个画笔的人,用语言,在你脑海中尽情的挥洒,每一首诗是一幅画,最后在我脑中的成品千奇百怪的。他拥有了王尔德所认为一个艺术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唯一的品质:想象力。加上他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以及灵敏度,感受很多普通事物的能力,让他的诗也看起来格外优美、清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诗选取名叫做《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很切合这些诗。

  这本诗集里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中的一段话:

  从生活中,睡梦中,

  投入思想的熔岩,

  凝成我黎明一样灿烂的

  ————诗歌。

  第一次读到这段诗的时候,我被震撼了好久,感动了好久,也热泪盈眶了好久。不知道怎么评价这句:从生活中,睡梦中,投入思想的熔岩。但我想,我的震撼,我的感动,我的热泪盈眶是对于顾城短暂的诗歌生命最大的褒奖与尊敬。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四):顾城的童话世界

  这本诗集编选了顾城所写的那些富含童话和美好寓言特色的诗。我是比较喜欢自由诗的,相较于那些受限于格式和音律的诗歌,我觉得这样的表达自我内心想法和感触的方法更加直接纯粹,不参杂质。若是拘于格式和音律的话我觉得总会有诗人表达不出自己的时候。这本诗集读下来,我觉得体验更多的是文字和意境的美,我并没有有意识地深入到每一首诗去研究作者背后在想什么或者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写的。有的诗,只是需要读几遍,大声地朗读出来,就会隐隐触动到意识的深处,尽管我很难用我贫乏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种时候,读诗即使不求甚解也是没有什么的,诗歌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一眼是很难看出来的,这本诗集跟我之前读过的纪伯伦的《先知》更是如此。

  如果将心灵沉浸到诗中,你就会感觉到诗人顾城在用一种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大多数的描写都很纯粹单纯并且充满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各种植物动物亦或者什么样的存在在他的笔下都会附有某一种特质,让人读下去非常的顺心,感觉整个心灵都沉静下来了一样。夜晚,花,草,月亮,星星,白帆,苹果等等寻常的物品都是顾城笔下的主角。他的诗主要是关于平时生活画面的描写,在写实的时候又参杂着作者自己大胆的想象,让人读起来感受到一种特殊的美感。

  果然还是要反复读诗才能悟到其中的真谛,或许又没有什么真谛,只是这样的营造出来的一个世界或许就已经值得让人反复体会了吧。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读后感(五):《给顾城》

  顾城的画 月亮亲吻着夜莺的额头,辞别朝露,   金色的晨辉眨着眼睛,在松涛间慵懒地早泳,   青草却在那里抹眼泪,它要询问: “太阳,那个给我的爱人——鲜花,   写满遍地芬芳的情诗的诗人,去哪了?”   ——顾城去哪了?   太阳将火漆盖上信封,交给   风的信使,那君王吹一口气,信息   便传去给火道村垂头深思的杨柳,   他见证千百年来历史的浮沉,   他通晓古今,应当知道诗人的脚步。   ——顾城去哪了?   杨柳眺望着河畔邈邈炊烟,   疲惫的沉思从古老间惊醒,   他轻声哀叹,仿佛细数着秋日忧愁。   他说:“别抽烟了,烟囱老弟,眼睛还在流泪,   一代人还在寻找你怀抱里的孩童。”   ——顾城去哪了?   烟囱老弟吞吐着烟云,愁容满布。   “别问了。我这里就坐着一位寻觅者。”   那个人就是我。我在诗歌的海滩边   捡拾着被海浪冲刷来的一片星光。唯有顾城   带来巉岩间的清风与万物的童话。   ——顾城去哪了?   人生总有一次要踏进顾城的河流, 那是成年人写给童话的一次放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