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读后感精选
《青玉案》是一本由董桥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读书可以像品茗一样,可以在浓淡之间,体会平静与深沉……
●文字起先惊艳,随后便有刻意之嫌。文章结构略显散乱,有些篇章结尾突兀,不甚爽口 。对古文物也没啥兴趣,离我的生活太远,一翻而过。我果然是个没情趣的人。
●董桥说彭哥的《忆春台旧友》:“许久没有读到这样民国的文字了,仿佛暮秋时节穿过一弘月亮走进一处古老庭院,花树微茫,朱栏寂寞,水榭无语,怯怯然驻足凭吊之际,纱窗里悠悠传来哀婉的箫声,如泣诉,如梦幻,如隔世。”董桥笔下也总是这样老旧的文字,旧欢如梦旧梦沉沉。又他引陈定山在《春申旧闻续篇》中所说“现代青年以为徐志摩是情圣,其实我以为做徐志摩易,做翁瑞午难”,这一节可与《安持人物琐忆》对照着看。董桥看多了,易腻。
●收藏是非常简单有乐趣的追求,可是要财力做后盾。。。印象深刻的句子1.【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不老!】2.【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
●读前半本些那些故人旧时光,简直咬牙切齿自己为什么生在一个几乎没有风月可言的21世纪!
●最爱书话部分,1、书之缘&藏书之爱。搜寻旧书的旅程,希望那些古旧的书籍能够流通,得到更多人的收藏和品鉴。这才是爱书人的心声吧。 2、吐槽阿加莎克里斯蒂尘封多年的二十七卷录音磁带 &餐桌上考证阿婆小说原话“我们这帮读书人最爱吃,不吃得饱饱的不行”,读来饶有趣味~~~
●Intellectual people always seem to need a good deal of food.这句话说得真好。然后这书的装帧真好,排在架子上真好看。
《青玉案》读后感(一):终于腻了
看了好几本董桥了,这批的《记得》还算顺畅的看完了 可是看这本《青玉案》的时候 看着看着忽然就腻得不行 再也受不了那种前言后语谁也不搭谁的腔调和满书的什么 旧时的优雅 民国的清俊 老一派的风度 为了书钱皱着眉头读下去 觉得真该有人告诉董先生一声:您老歇歇吧 别再写了。
《青玉案》读后感(二):一个小错
两个图反了
《青玉案》读后感(三):238.14.47《青玉案》—董桥。
借写收藏古玩的缘深情远,重温长辈的关怀爱护、朋友的投契相交:字里行间是缅怀是不舍是故纸堆里泛黄却不陈旧的情怀,意趣巧琢,清韵袅袅。最特别的收获是关于书籍的装帧竟有如许多学问、内涵和审美。今天阴天,恍惚间走进一间堆满古玩小品旧书杂物的房间,温润光洁的家具间,见缝插针的摆满精致的小物件,几乎可以席地而坐,手边便是可以把玩的古玩,花梨书桌后有一年迈老者,正对着你笑。就向作者说的,大约是年纪渐长,随便一笔文字,便是昏黄烛光下的嵌百宝檀木妆盒里的珠钗,触目便是怀念。
《青玉案》读后感(四):董桥也是消受不起
首先,说文字,
内文中的部分文章在另外的集子中也曾见过,这样子编稿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其次,是价格。
即使是董桥兄吧,即使是装帧上费了些力气吧,即使纸张选择上讲究了些吧……
但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一本11万字的书,定价48元,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搁在十几年前,这么点字只能算篇中篇小说甚至短篇小说而已,出本书也是困难的很!!
兄弟我也算是从事出版业,这个价格实在是他不厚道了!!!
这样只顾着赚钱,唉。。。
《青玉案》读后感(五):退火的董桥,白痴的董桥
董桥的书买了几本看了一些。没有全部看完。
这本和《墨影呈祥》仔细读完。
董桥这两本书的文字已经退尽火气,犹如旧瓷,散发着柔和顺彩的蛤蜊光。
有朋友说董桥文笔不错。可收藏的东西靠不住,他本人眼力有问题,是个白痴!90%的东西都是假的,剩下10%的东西是真的但不值钱。大陆的朋友讨论古玩基本以金钱来衡量,而且自己收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说三到四,否则火气冲天的骂人骂街骂祖宗。估计是我们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太多了,气不顺就会起反应。
我想董先生应该不会这样,要不改天我告诉他,说他有多白痴。看看他会不会起什么化学反应。
至于董先生的收藏我也看了,也许我也白痴了,总感觉大多数是对的。
也许是那句老话:王八瞅绿豆,对眼了。
我和董先生都是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