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与阿花》观后感100字
《阿珠与阿花》是一部由大卫·米尔金执导,Mira Sorvino / Lisa Kudrow / Julia Campbell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和造型都相当傻不拉几,这样花花绿绿的造型真的是当年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么?Alan Cumming相当粉嫩,果然Cabaret里的司仪是他奉献了一生的角色,只要看到他的贱样就感觉他下一秒会蹦出句"willkommen"
●同学会为啥都要这么恶心啊。Lisa Kudrow的喜剧气质难得的独一无二。6.5分
●what kind of live they are living...一日Phoebe终身Phoebe
●Lisa Kudrow, Alan Cumming & Camryn Manheim.
●挺优秀的喜剧,除了搞笑之外还有现实意义:丢掉一切伪装,选择做自己,人生到处都是惊喜。丽莎·库卓和米拉·索维诺配合得太好了。PS:感觉现在看片中的造型也不是太过时。
●其实算是一部很纯的友谊片 也没有任何笑点 就这样看着她俩的发展 很喜欢这样的友谊
●我喜欢两位女主角、喜欢电影的海报、喜欢里面的漂亮衣服、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它情节又老套、没什么过人之处,可我就是喜欢它,非常非常的喜欢!
●多年前在看friends 前看过这部电影god i like phoebe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如果你长得又高又靓穿衣有品会跳舞,那么即使性格quirky也会峰回路转?要真想拍losers' revenge找Garofalo做女主角啊,看你还可信不可信
●我的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啊。。。。。。。。。。
阿珠好阿花费尽心机,目的是为了让昔日的同学认为自己过的很好。而其实她们本身虽然一个没男友,一个刚失业,但两人乐观开朗,相依为命,有着一种很简单的快乐,由于性格原因,她们也没有觉得自己是loser。但这种简单的幸福在“高中同学”这样的社会圈子里却是行不通的,他人异样的眼光和不认同让两人感到窘迫。
一个很可悲的事实是,对于社会性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别人知道你这种拥有,这些容易让他人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物质上的。而类似片中两女这种简单的快乐和友谊,在其他人来说是很难被感受并认同的。
《阿珠与阿花》观后感(二):同学聚会,不显摆怎么行
两个好朋友要回去参加高中聚会,为了不显得自己混得不好,她们想尽一切办法,又是死命包装又是漫天吹牛,最后当然谎言一一拆穿,两个人的友情也遭到危机,最后当然花好月圆,两个好朋友还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里头出现的校园人物基本上和之后的那些校园影片一样,有整天乐呵呵的胖子,有打扮很朋克的诡异人,有很贱人的校花,还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很帅的运动健将,还有学习成绩很好却很土的人。
很典型的90年代风格美国影片,里头满是流行歌曲,比较出名的是Cindy Lauper《time after time》,这也是最后一段舞蹈的配乐。两个演员现在还都活跃在娱乐圈,无奈lisa的演技……实在是太菲比了。电影的卖点还在两位女主角的身材上,大胸长腿的确很是诱人,无奈两位年纪都不算小,再厚重的粉底还是让眼袋和深深的泪沟若隐若现。第一次看是在央视,之后在大卖场看到过有碟卖,挺后悔的是居然没有出手。
《阿珠与阿花》观后感(三):VCD时代的《阿珠与阿花》
很老的电影了,套用那句很多人说过的,记不清中学还是小学,那会儿电影资源稀缺,大多通过买碟接触到欧美片,能买到盗版的听着业余的配音,也能将就着看下去。。
这个影片当年看无非两个金发死党,两个人叽叽喳喳一路,穿得花里胡哨。打扮成精英人士,去同学会怎么显摆自己比别人成功。感觉可能年代太久的缘故,回过头来看觉得剧情有些幼稚,衣服也俗气。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剧情,还是和生活有那么点相像的地方。。
毕竟那个年代年少的我们,如今都已经步入社会,儿时眼里充满想象力的事物,随着时间的递进,美好的东西都掺着杂质,人慢慢变得现实,影片里校园就好像社会的缩影,一个千金大小姐,爱慕虚荣,周围一群趋炎附势的“闺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Romy和Michelle,两人典型的女屌丝,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彼此了,虽然也算不上是丑小鸭级别,但基本上是不被瞩目的那一群,她们其实没意识自己,只要多一点自信,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这让我联想到高中之类聚会,很多人大概都抱着重温青葱岁月的心态。就是这样,自己过得好,得让人看见。去了能否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结果苦乐自知。
片中的两位女主,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一种毫无来源的自信,还是不甘于被人嘲笑的理由掺杂在一起,不但勇往直前的前往,而且还编了个不很高明的故事,恐怕她们说服自己都困难。这里也让我忍俊不禁,笑中带泪,即便如此,两女主经历各种磕磕碰碰,最终还是明白了,生活还是真实更美好,脚踏实地一点,即使你不是白富美,你没失去一切,还有好朋友在身边。
《阿珠与阿花》观后感(四):The small dreams and big fantasies of Romy And Michele’s High School Reunion
最近这部电影被Vogue杂志评选入The Best Friendship Movies of All Time,
第一次看还在读高中,为了老友记里的Lisa Kurdrow,时隔两年再看简直是爱不释手。
特别喜欢的几个镜头:
Romy和Michelle边看《漂亮女人》边吐槽剧情
在酒吧跳经典迪斯科舞曲Bee Gees的Stayin' alive
两个人在自助洗衣店里填写自己十年里都干了什么
两次舞会上那首Time after time
Michelle那段很长的梦
在争吵之后Michelle对Romy说的这句话:Success isn’t about the job you have, the money you make, or the number of kids you have. It’s about how much fun you have, and who you have it with.
最后她们上直升机的时候那首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
Christy的裙子被吹飞了
都说人总会惦记自己当初没得到的,最成功的Sandy还是开着直升机来追求自己的高中初恋Michelle。
比较心塞的是Billy这个角色,据说在学生时代受欢迎的人长大之后都很难成功。
另外80、90年代的花俏的服装实在好看,前不久Jessica Alba和她的闺蜜就在万圣节cos了Romy和Michelle。
这片和《独领风骚》都堪称Classic。
《阿珠与阿花》观后感(五):阿珠和阿花
名字起的不错
真的,阿珠和阿花非常个性的两个人,似乎只有她们两个才能理解彼此
曾几何时,也梦想着,和好朋友一辈子不分开
小学的时候,曾经梦想着可以和丽娟,尽管那个时候有秋燕、王俊利等等一堆的小伙伴,但是我仍然觉得在所有的小伙伴中,我是最喜欢丽娟,她也肯定是最喜欢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们两个可以放肆疯放肆跑.
然而上了初中,有了瑜路、有了倩倩、有了我忘记了名字,她是我们班里最高的.后面有马文君,有好多好朋友,总是觉得她们不会从我的世界消失,总是觉得她们会永远陪伴在我身边
然而,一路上学,一路走丢的伙伴再也无法找到踪迹,也许她们的QQ就在那里,可是你知道你永远不会去弹起对话框了
初中的时候,还梦想着和赵欣、丽萍一起去闯荡世界.当时的我们走在上学的乡间小路,麦子苗、玉米苗是见证.那时我曾大声喊着:我希望可以开一家连锁酒吧,让每一个有我同学的地方都可以在深夜里有酒喝
我忘记了朋友的理想是什么,但是这幕画面像一个尘封的相册永久留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高中的时候,曾经梦想着有谢怡欣会一直陪着,一直陪到地老天荒.虽然每天我们睡在一个屋里,但是白天就会各自分开在自己的圈子里.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圈子里有了李惠明,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勇敢,大方的表白了.尽管忘记表白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但是我至少告诉他,你很优秀,很聪明,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那我呢,我对自己的认识好像是,在最受挫折的时候,其实没有朋友在身边鼓励,反而会回到家里,向爸爸妈妈哭诉.
总之零散的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最清晰的恐怕是大学了.那个时候信誓旦旦,觉得一定可以和雪娇、陈钟明一起在世界去闯荡.后面又有雪梨、露云.
是啊,这些美丽的花儿,我想起来和没想起来的,还有王佳、王俊丽、杰哥(姐姐)、威尼斯、金鱼、还有好多好多人,威尼斯说曾要以我为模特拍摄的电影呢.
所有的美好也许都停留在了某一个冬夜的自习课,溜跑在大街上,大学纷飞,而我们怀里揣着方便面,一人十块钱,60元的一顿铜火锅.
也许停留在一个圣诞节,我们装扮圣诞主题的寝室,真心话大冒险玩到了凌晨2、3点.第二天早自习课集体起不来.
天呐,我最近说了太多次天呐.曾经那么多小伙伴,那么多,彷佛永远不会感到孤单,但是我都一一丢下了
到底是时间的错还是我的错,说不清楚
阿珠和阿花,也许每天都在上演,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有遗憾吗?当然有
感谢还能想起那么多人,感谢你们的陪伴,真心希望你们过的比我好.
人都说嫉妒心使我们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但是对于曾经真挚年华的朋友,能给的最大的祝福就是希望你们过的比我好.也一定会过的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