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1000字
《宇宙奇趣全集》是一本由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宇宙奇趣全集》精选点评:
●卡尔维诺是我最爱的作家,绝无之一。
●总是推荐大家买这个 但好像只有pl哥买到了 其他一堆人还在观望中 真烦啊
●庞大而温柔,嗑到哭了。可能是因为看书的时候大多在听后摇,宇宙因变异而波澜迷乱的回音,缓缓抵达——这一切需要两亿年,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无限的、由思维和语言织造的迷宫,进入时首先要被拆散,才会明白“理解”本身空无一物,伟大的是方式。
●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的一些作品还是有共同点的,两者视野都可以放得很大,一个小短篇里可以包含一种宇宙观。但更喜欢卡尔维诺的文字风格,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故事,充满着奇妙的哲思与悖论。
●宇宙是42,是鸡蛋面条,反正宇宙不是宇宙
●好疯狂…boosh in space.(卡尔维诺是什么人格?)
●一页都读不下去。。。这种故事形式的事科普是给儿童看的吧。。。
●哥们吃小花尖儿蘑菇了吧......
●大概是读过最浪漫主义的科幻了(或者是最科幻的浪漫主义?)明显不合理的情节和明显合理的科学理论并存,真实的描写与奔逸诡妙的想象交织,一会儿天马行空不管任何道理地讲童话,一会儿又抓住客观规律煞有介事地玩科普,而这一切之中都有一股浪漫又天真的温情。总之读来让人欣喜啊
《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一):张宓变成了张密?错版还是换了人翻译
大家见豆瓣封面的第一位译者,是翻译过看不见城市的那一位
到了我手中的名字,宓成了密。
大家手中的实体书是否都是如此呢?
《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二):奇趣的味道
卡尔维诺的风格本身就是奇趣的,而我第一次接触,过了许久才明白点东西。宇宙奇趣全集 本身就是讲所有人的故事。但是我看到 光年 部分才捕捉些许思想痕迹。但是就当成想象力的作品来读,也很舒畅。主人公Qfwfq可以是任何存在,任何存在也可以成为他所玩的东西。突然发现卡尔维诺的手法很适合我这种根本记不住名字的外国读者。我只在乎剧情和背后暗藏的东西。一直觉得一定是有很多象征的,可没想到却有如此之多,迷般却也解不开,只好先微风般掠过了。
《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三):全面地展现了卡尔维诺的宇宙观
《宇宙奇趣全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编著一部作品,收录了作者从一九六四年起讲的所有宇宙奇趣。
这些宇宙奇趣要讲述的不是科幻故事,也就是说不是传统的儒尔·凡尔纳和H.G.威尔斯式的科幻故事。宇宙奇趣的背后所拥有的更多的是莱奥帕蒂,大力水手的连环画,塞缪尔·贝克特,乔尔丹诺·布鲁诺,刘易斯·卡罗尔,扑克中王牌的画,有时也会有兰德尔菲,伊曼努尔·康德,博尔赫斯,格朗维尔的版画。 本书完整和全面地展现了卡尔维诺的宇宙观。
《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四):从伽利略到卡尔维诺......
第169页
我认为,那些反复突出不可腐蚀性和不可变化性的人一味强调这些就是出于想活得更久的强烈愿望,而这是由于其对于死亡存在的恐惧,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如果人类都不死了,那也就轮不到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人似乎应该遇到美杜莎的头,让它把他们变成碧玉或金刚塑像,变得比他们自己更完美无瑕。[……]毫无疑问,地球更完美,因为她是可以变化的,能变质的,即使她只是一堆石头,在更古老的时候是一整块极其坚硬完整的钻石。
伽利略,《两个最大体系之间的对话》,第一天
《宇宙奇趣全集》读后感(五):读卡尔维诺的一点想法
写下这篇评论时,我已经读了《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帕洛马尔》《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和《宇宙奇趣全集》五本书。现在想读《我们的祖先》《美国讲稿》和《为什么读经典》。总体而言,卡尔维诺的小说是可以的。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且不拘一格。但我读来总觉得缺少一种打动人心的感觉,有些地方可能会引人思考,但总体上并没有能抓住我的地方。有些段落我是匆匆掠过的。在想象力方面,我觉得卡氏没有博尔赫斯那样高雅、精致,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精彩。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只是个人之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