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100字

2020-07-01 23: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100字

  《现代医学小史》是一本由[墨西哥] 弗兰克·冈萨雷斯-克鲁希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一):人人都值得读的医学小史

  疫情的关系, 最近超级迷医学科普图书,这本书正好对我的胃口 ——《现代医学小史》。 书中选取现代西方医学中代表性个侧面,讲述学科演进中的趣闻轶事解剖学的诞生外科手术革新瘟疫动人类的历史生命起源奥秘、产科的发展治疗方法的演进。

  完整本书影响深刻的是一个部分麻醉术的发展。

  麻烦最初是依靠仙子,从中获得3种强效药:阿托品、 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破冰行动》林耀东用东莨菪碱对嘉良进行测谎 )。据说这个可以人们忘记痛苦经历,在早期被运用到产科和治疗牙痛。

  到了13世纪,人们发现了将硫酸酒精混合物进行蒸馏,可获得“甜硫酸”后来被称作乙醚,吸入这种物质可以实现深度麻醉。

  18世纪,吸入气体成了某种时尚。这种新气体包括一氧化二氮,能够引起眩晕和傻笑,这跟也就是现在的“笑气”。(后面内容不一阐述啦,自己可以去看书)

  每一个发展过程就会有一个有趣故事,就是这样慢慢把这个发展史时间线给列出来了。

  书里面还有很多彩图展示时医学发展的情况。比如上面一副图就是1889年这位医生学生为祝贺他70岁时作为外科医学教授退休做的油画

  最后,还想给这本书的设计老师点个赞。我打开图书首页, 烫银色版式中的黑色明显对比人体结构柳叶刀都突显了出来,甚是喜欢

  回顾现代医学诞生演进的500年历史,重拾医学关怀生命与人的内核。 这也是我想用来对这本书的总结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二):一本对人文历史第二古老职业全面而有见地的阐述的书

  这是一本对人文历史第二古老职业的全面而有见地的阐述的书。作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追逐着医学的时代精神,时不时地停顿下来,在哲学社会学神话学及其对医学艺术的影响上大放异彩。 在没有嘲笑不屑一顾的情况下,表面野蛮做法现代人理解,甚至变得明智。 从希腊罗马传统修道院黑暗小巷胜利兴盛和外科手术,产科,心脏病学,毒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

  看完整本书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个部分:麻醉术的发展。

  欧洲人发明麻醉药,则是19世纪中期的事,据今不过一个半世纪。在这之前多采用放血的方法。但是,血流多了人会晕过去,再进行手术就极为危险病人多半会死亡。8年,法国人黑克曼开始用二氧化碳作为麻醉药,可这二氧化碳只能用来麻醉动物,在人身上不能用。8年,美国人柯尔顿用一氧化二氮(也就是笑气)作为麻醉药,效果也不理想,直到88年,从美国人莫尔开始使用乙醚来做麻醉药。现在的西医动手术前,仍会使用乙醚来麻醉全身,西医所用麻醉药至少比华佗晚了年左右,可见华佗不仅仅是外科医学的鼻祖,也是药物麻醉的先驱。

  对人类疼痛在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思考中作用的探究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书里对于病人的一个定义我是特别欣赏的:

  “如果说人类是机器,那么病人就是出了故障的机器。许多从事健康行业的人仿佛只是把医学当成旨在修复损坏的机械装置的技术,而非照顾病人的艺术与科学。”所以也是导致了许多医患关系的事件发生。

  给出的一个总结就是“责任不全在他们,医学院校可能需要更加重视人文学科的课程,通过展现人类天性的复杂程度,同片面的、纯唯物的观念相抗。”

  另外一个学习的知识是关于和产科。

  书里面提到“曾经,医师们公认一旦产妇接受了刨宫产手术,她以后再生育的话就必须采用同样的方式(一次剖宫产,次次刨宫产),以免出现严重的后续并发症。”看完这个观点,马上去了解了一下实际情况。

  当今的情况,剖腹产再生产,不能顺产还需要剖腹的话,风险是比较高的,从第一次剖腹位的选择很重要,包括是否是横剖还是顺剖。如果以前是横的最好是3年后再生育,还有就是根据个人生育体质来决定。

  书里面还有很多彩图,展示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情况。比如上面一副图就是1889年这位医生的学生为祝贺他70岁时作为外科医学教授退休做的油画。

  最后,还想给这本书的设计老师点个赞。我打开图书首页,烫银色和版式中的黑色有明显的对比,人体结构和柳叶刀都突显了出来,甚是喜欢。

  虽然,书中一些比较理论化的部分我还是不太感兴趣——生命论的主题和诊断领域。总的来说,这本书涵盖了这个主题的深度恰到好处,足以让一个外行更好地理解医学是如何发展的。这是一本简要概述了从早期历史到现在的医学基础知识的书。书里的每一篇内容简单明了列出了一条时间线,每个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被提到,他们的成就足以获得赞扬,然后他们的失败自然就不必过于深究了。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三):【品·鉴】对医学化的反思

  本书从医学史的角度,直击现代医患关系的痛点。

  作者指出,医生的影响力建立在疗法很大程度上要基于这一事实的基础上。病人必须信任专业人士。而当我们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来看待医学史的时候,会发现,自古希腊时代到20世纪初,医学能做的实际上微乎其微,医师们只能尽量对抗足以致死的疾患,安慰未知所苦的病人,劝告幸存者人名,运用能拼凑起来的零碎观察结果聊胜于无的环节病情。实际上,直到19世纪,真正具有药理效果的物质还屈指可数。

  然而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这幅图景发生了异常引人注目的转变,医学对社会的影响相当深远。

在一个世界人口差不多每40年就翻一番的时代,医学研究制造的避孕药片不仅抑制了工业化国的人口爆炸,也影响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在许多前沿领域,医学进步挑战了旧有的假设和根深蒂固的态度。……最近的发展带来了广泛而不受限制的乐观主义,不难看到这样的主张:至今不能克服的可怕医学难题在几年或者几十年里就会得到解决。……媒体推波助澜,描绘了这种乌托邦的景象,向所有新的技术进步致意时,都说它们是“科学突破”,媒体对其越一无所知,就越赞不绝口。

  这一点的结果是,出现了对医疗服务的非凡要求。因此,医师在某种意义上,沦为它们自己成功的受害者,必须每天面对治疗所有病痛的需求。所有生命时间看起来都被“医学化”了。

  除此之外,还有外来压力的影响,它进一步扭曲了医学的形象,使医学在社会中的角色性质含糊不清。媒体不间断地给大制药公司打广告,医疗行业本身也发挥了可怕的影响力,扩大对可治疗疾病的诊断,以这种方式尽可能将数量最多的潜在患者网罗其中。

医疗-工业机构——“医疗商业”——和大众传媒已经走上了将一切“医学化”的道路,而且不受约束。而这一点的前提是,所有人都有哪里不对劲——当然,必须得到治疗。

  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指出在科学技术发展势头强劲的今天,我们常常记医学的基础是普遍的人文主义,正因为这一根本的人文主义内核现在遭到了威胁,当下社会才会出现社会态度同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协调的现象。

  今天和之前一样,向医生或更宽泛意义上的治疗者寻求医疗帮助,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可是要培养起信任和信赖就必须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而现今的医疗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医患关系。

在这种模式下,医生变成了“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患者则是“顾客”。……工业方法和体系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应用,以提高效率。然而这种外推经常是不加批判的,所以在新模式下,医学之路变成了工业之路。这将事与愿违。在移植工业模式最彻底的领域,所有医疗活动都被严格编成了“法典”,医患关系则被减到最低限度。

  在这个对医疗的期望值出现膨胀的年代,医师的形象改变了,可能无法回应病人最深切的渴望。因此病人会诉诸医学的替代形式。

  作者在书中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不能置身事外。医学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前者是技术和科学的问题,而后者是它自身的结构和发展导致的窘境。

  作者撰写这部医学史,一方面是为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医学的基本态度,即孜孜寻找疾病起源的精神,以及一心消除或缓解病痛的热忱。也是在呼吁医学从业者从自身的角度,进行深刻内省:

医师不得不确定自己领域的界限。他们必须提供这些问题的明确答案:什么构成了疾病?医师的努力应该延伸多远?他们必须认真对待由来已久的存在主义问题并做出决定:不存在疾病的世界是否可能,是否值得追求?

  从本质上说,医学依旧是利他的事业。在这个人们执着于利用科技创造更先进的大规模灭绝手段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尊敬医学这门学科:它的目标是更好地减轻人类的痛苦,治疗人类的疾患。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四):作为人文主义的医学小史

  2020年的不平凡,让我们常觉得医学是一门诞生奇迹的学科。

  当古老的黑暗恐惧重新浮出水面,「医学」借由专家、科普或者谣言重新成为了每个人迫不及待了解的学科。

  《现代医学小史》作为一本科普入门书,从解剖学、外科学、生育、诊断疗程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读者而言,《现代医学小史》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展示了 医学如何在理性、愚昧乃至信仰的道路上曲折前进,同时提醒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势头强劲的今天:医学曾经是一门艺术,它的基础是普遍的人文主义,「医院的男男女女,也同我们一样,是自己社会的产物」。

  作为被「医学」凝视的对象——身体,它的分娩、溃烂、伤口、颜色都对应着不同的疾病。而一代代的医生,通过不同的技术与手段将这些「疼痛」鉴定为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例如在中世纪医学里,人类身体被当作一个微观宇宙,成为整个宇宙的反映和缩影。而内·笛卡尔则将人类的繁衍描述成“令人困惑的两种液体(男女两性的性器官分泌物)混合,这两种液体的互相作用类似于某种酵母,彼此加热”的结果…...扩张,挤压其他粒子,通过这种方式排布成构建四肢所需的形态”。

  医学史的作用在于,它并不会告诉你如何求医看病,但却可以让你在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疾病。《现代医学小史》指出,疾病的概念既没有清晰的界定,也不是恒定如一的。如今,炎症、结石、肿瘤、囊肿这些被医疗机器可以精准判断的症状在历史上曾经被当作邪恶的惩罚或是上帝的嘉奖。

  曾有学者评论道,所有宗教都起源于「一个没有氯仿的世界」,并且在其中「得以传布、践行」。医学之于人类,除了诊断疾病,还将疾病赋予了目的和意义。

  对于人类而言,如果疼痛没有意义,痛苦就将仅仅是对生活的荒谬无意义的妨碍。所有伟大的人类成果总是伴随着疼痛的记忆。西伯利亚流放之地的罪与罚,悉达多的享乐与顿悟无不不是伴随着身体的疼痛感受。对于信仰宗教的人而言,疼痛可能是上天的考验,为的是让承受者的心智更加坚强。而对于不信宗教的人来说,如果受苦只是为了高尚或英勇的目的,那么疼痛就拥有了意义。

  在艺术层面,受苦造成的心理紧张感可能同创造力相关。人文主义者和哲学家都警告过,一个「天堂般的」世界——在其中我们的所有需求都能立即得到满足,所有行使的疼痛也都消失了——而这也和死去的世界差不多了。

  事实上,疾病并不是本身存在的实体,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建构。在一种文化里被看作疾病的现象,在另一种文化里或同一种文化的另一个时间点上可能被看作健康。然而在西方医学中,某些关于疾病的理论发挥着深刻而长久的社会影响。作为医学普及读物,《现代医学小史》在介绍医学发展的同时,也敏锐的补充到了医学与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相生相伴的关系。(毕竟在某段历史时期内,剃头匠曾经是一座城市唯一可以做开刀手术的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梅毒」为例阐释了“文明和梅毒”如何在世界携手并进的传播。比麻风病更高的程度上,梅毒展示了一种疾病可以怎样“爆炸”成由社会动荡、战争、侵略、性道德变化、移民和其他人类活动制造的毁灭性流行病。就历史而言,这种疾病造成的危害要比在编年史上屡次出现的中世纪瘟疫更加严重,因为它找到了两个强大的同盟:偏见和迷信。由于对色欲讳莫如深——许多道德家对所有与性相关的事物都遮遮掩掩,梅毒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一直在流行。

  科学技术的进步延长了我们的预期寿命,克隆技术的出现使得生命,也成为了瓶瓶罐罐中可以创造的奇迹。在《现代医学小史》中,作者提醒我们,科技并没有让我们变得坚不可摧。在世界范围内,传染性疾病照样是人们的主要死因。

  作者敏锐地指出,以科学技术非凡发展为特征的年代同样是最适合非理性的大众运动扩散和对神秘学、超自然、不可解释的事物兴趣飙升的年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细菌学和疫苗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自满情绪因而出现。可是当美国医师最早于1981年认识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存在时,这种过度乐观就土崩瓦解了。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免疫系统严重崩溃,导致患者死于机会性感染,而且往往同时被不止一种病原体感染。

  在《现代医学小史》一书为我们讲述了医学的进步不会是线性和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条无规律的曲折道路,有时还会出现令人气恼的明显退步期。今天的我们可以在历史的曲折中重新认识医学吗?或许,现实正在告诉我们答案。

  《现代医学小史》读后感(五):医学的许多知识点,是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性传播模式得到理解以前,梅毒的传播被归于许多如今看来荒唐的原因。在当时人看来,梅毒是穿着亚麻布——它开始取代羊毛和皮革——内衣导致的;是下毒导致的,因此可以解释王公们为什么患病;是恶劣天气导致的;是对身体有害的恶臭空气导致的——沃尔西(Wolsey)枢机主教被指控通过在亨利八世耳边低语,将梅毒传染给国王。”

01

  —

  现代医学的几个分支的简史,作者是权威专家,内容详实可信,不过涉及到大量欧洲历史,不熟悉欧洲历史的话读起来不够顺畅。

  古人在医学方面的理论、药物、疗法,大部分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无用的,有很多是匪夷所思的、不可思议的。下面举几个书中讲到的这样的例子:

  1;麻醉剂发明前,外科医生只好尽快解决手术,威廉·切塞尔登能够在仅仅54秒内完成一例截石术(切除膀胱结石);

  2:提倡妇产科医生洗手以减少产妇死亡率的塞麦尔维斯,受到医学界的攻击排挤,最终死在一家疯人院;

  3: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人相信鼠疫是有毒的臭气或散发的“瘴气”导致的;

  4: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梅毒是穿着亚麻布内衣导致的;是下毒导致的,因此可以解释王公们为什么患病;是恶劣天气导致的;是对身体有害的恶臭空气导致的——沃尔西(Wolsey)枢机主教被指控通过在亨利八世耳边低语,将梅毒传染给国王;

  5:古埃及人把先天畸形的人奉若神明;

  6:中世纪的欧洲医生认为放血治百病;

  7:16世纪晚期开始,欧洲人用燃烧烟草获得的烟雾灌肠,来治疗溺水导致的窒息,以及肠扭转和箝闭性疝导致的肠梗阻;

  8:中世纪欧洲人认为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动物的胃结石、埃及木乃伊、独角兽的角。

  总体评价3.5星,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02

  —

  ◆ 第一章 解剖学的兴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创建了关于解剖学知识的卓越体系,考虑到他从没解剖过人体,这就更令人钦佩了。这一体系完全是基于动物解剖建立的:鸟类、爬行动物,还有哺乳动物,特别是猴子。

  克劳狄·盖伦(129—约199年)也许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医生,他在家乡帕加马担任角斗士的内外科医生,这让他得以探究人体内部,为解剖学的进步做出了无数贡献。

  有证据表明,早在1315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就再次出现了人体解剖。蒙迪诺·德·里尤兹(Mondino de’ Liuzzi)撰于1316年的教科书《解剖学》(Anatomia mundini)成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标准文本。

  维萨里的学生加布里埃尔·法洛皮奥(Gabriel Fallopius,1523—1562年)撰写了《解剖学观察》(Observationes anatomicae),其中有对中耳和内耳的解剖学描述,精湛地分析了人耳的复杂结构,如耳蜗和听小骨。

  ◆ 第二章 外科学的兴起

  然而,不管古代世界的外科医师具备何等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不论是在印度还是别处,他们基本上都只能在体外和四肢上下功夫。打开胸腔和腹腔无异于杀死患者。

  1687年,法国的外科医师们在成功地给路易十四进行肛瘘手术后获得了王室的垂青,因此赢得了社会声望。

  维萨里和帕雷这两位巨人各自扫平了外科手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一位绘制了身体内部结构的图谱,让外科医师能够始终判明方位。另一位则通过展示怎样避免灾难性的出血,鼓励外科医师尝试更加大胆的处置。

  乙醚一直被收藏在医师的“武器库”里,用于多种治疗,然而令人惊讶的是,6个世纪后人们才发现,吸入这种物质可以实现深度麻醉。

  【1846年10月14日上午】随着手术在绝对安静中进行,挖苦、轻视或嘲弄的表情变成了严肃和惊讶。在某一刻,沃伦医师庄严宣布:“绅士们,这不是骗局!”手术做完了,虽说手术快结束时病人有点焦躁,说话不太连贯,但镇痛是有效的。外科学的新时代开始了。

  1853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产科医师查尔斯·洛可克(Charles Locock,1799—1875年)爵士决定在她身上尝试氯仿麻醉,争论因而大大激化。

  ◆ 第三章 “活力论”与“机械论”

  身为化学家,斯塔尔知道发酵和腐烂过程可以在体内发生。这就是他第一本书《发酵的艺术》(Zymotechnia fundamentalis seu fermentationis theoria generalis)的主题。为什么活的生物体不会腐烂或分解?又一次,他的答案是灵魂阻止了身体这样做。

  ◆ 第四章 生育的奥秘

  图4.2 尼古拉斯·哈特索克绘制,婴孩蜷缩在精子的头部

  直到18世纪,人们都没有准备好理解生殖过程,然而承认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伏尔泰就是“少之又少”的这批人之一:他以无可比拟的幽默嘲弄了“卵源论”的创立者(威廉·哈维,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用“Aryvhé”这个假名指代哈维),

  通过强制推行用加氯的水认真洗手这一简单方法,产褥热发病率陡然下降。塞麦尔维斯证实了自己的理论,表明在医学上,即使不知道病因,也有可能进行有效治疗。

  ◆ 第五章 瘟疫与人类

  传统的社会层级瓦解了:黑死病对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一视同仁。由于缺乏照料,农场上的家畜也死去了。孤儿独自四处游荡。毁坏、荒芜、死亡的景象无处不在。最糟糕的是,新疫情暴发一次,这些可怕的悲剧就重演一次,绵延数个世纪。

  在性传播模式得到理解以前,梅毒的传播被归于许多如今看来荒唐的原因。在当时人看来,梅毒是穿着亚麻布——它开始取代羊毛和皮革——内衣导致的;是下毒导致的,因此可以解释王公们为什么患病;是恶劣天气导致的;是对身体有害的恶臭空气导致的——沃尔西(Wolsey)枢机主教被指控通过在亨利八世耳边低语,将梅毒传染给国王。

  “战争对医学有益”——唉,这条颇具嘲讽意味的格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真理。要是不为战争服务,英美两国的科学、工业力量就不会联合起来,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实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

  1518年,最致命的一种天花被西班牙征服者带到了美洲。首先,玛雅社区几乎覆没,然后,阿兹特克社会遭到摧毁。

  詹纳进行决定性试验的准确日期是1796年5月14日。那天他进行了第一例牛痘接种,被接种者是8岁男孩詹姆斯·菲普斯(James Phipps)——在詹纳的庄园中干活的一名劳工的儿子,方法是用柳叶刀划破男孩的手臂,而柳叶刀之前蘸过从挤奶女工牛痘里取得的液体。

  然后巴斯德表现出了他特有的展示技巧,在记者、当地政客、医师、绵羊饲养者、兽医和形形色色好奇的旁观者面前,向所有动物注射了剂量足以致死的炭疽毒性菌株。48小时后,接种过疫苗的动物全体安然无恙,对照组则倒卧在地,丢了性命或濒临死亡。结果再震撼不过了。

  总而言之,抗微生物药和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加上更好的保健措施,以及卫生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共同带来了20世纪取得的一项成就:细菌性疾病显著减少。

  要想让我们的生活不为人类历史上时常来袭的瘟疫所苦,研究就不能松懈。正如杰出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所言,“这是用我们的智慧,对抗我们的基因”。

  ◆ 第六章 疾病的概念

  古埃及人把先天畸形的人奉若神明。他们的神祇普塔(Ptah)有时被描绘成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Ptah-Pataikos)。他们的家神贝斯(Bes或Basu,新生儿的守护神)也表现出了畸形的侏儒症状。

  放血成了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今天在我们看来,应该给虚弱(包括为失血所苦)的人放血这种观念极度荒唐。然而在希波克拉底学派的语境下,这异常合理:应该将血液中的易腐体液排出体外。

  在《论间接听诊》(Treatise on Mediate Auscultation,1819年)一书中,拉埃内克描述了他的单耳听诊器。它是由木料制作的单声道听诊器,木质的圆柱形部分大约长9英寸(约23厘米),带有可拆卸的耳件和胸件,可以拧在一起。

  根据当时的实践,布鲁塞用放血来治疗疾病,这让他成了记录在案的最“嗜血”的医师之一。他宣扬对水蛭的运用,竟到了有些病人全身爬满50条水蛭甚至更多的程度。在法国,数百万条水蛭被用于治疗目的。

  ◆ 第八章 疗法

  越南战争期间,疟疾给美军造成了显著伤亡,传统抗疟药的效果被证明很不理想,美国研究者因此开始研发新药。与此同时,越南民主共和国向中国求助,研究者翻查积满灰尘的药典,于1970年发现了青蒿素。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万灵药的准确配方被当成秘密严格保守。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配方。威尼斯和博洛尼亚因各自万灵药的效力而著称。由于保密,围绕着这些药剂的神秘色彩得到加强,可能还有助于产生安慰剂效应。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胃石——因难以消化的物质而形成的结石,在某些动物(如瞪羚、山羊、美洲驼和其他反刍动物)的胃里可以找到——拥有很神奇的力量。

  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异国疗法包括所谓的埃及木乃伊,还有独角兽的角。当然,这些大多是假货。前者应当是在古埃及坟墓里找到的物质,是自木乃伊裹尸布上提取出来的,或者是木乃伊化或白骨化了的遗骸本身。

  17世纪的医学著作对这一主题的阐述详细得令人吃惊。我们读到,灌肠剂是根据其特殊性质和成分进行分类的。它们可以具备润肤、通便、止血、镇痛、清洁、催泻、巩固和滋养等功能。

  在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的许多地区,人们主张用燃烧烟草获得的烟雾灌肠,来治疗溺水导致的窒息,以及肠扭转和箝闭性疝导致的肠梗阻。这种实践可能是16世纪晚期开始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被废止。

  ◆ 第九章 一些结论性想法

  社论之所以批评美国高血压学会,是因为制定新定义的努力得到了大型制药公司的重金支持。这些公司明显对将更多药品卖给更多人感兴趣。

  全文完

  相关链接:

  《病毒星球》《猎药师》等科技类好书19.5本

  蝙蝠瘟疫传染病微生物相关15+6本书和一部电影

  人类进化史相关6本书,好书两本半

  5年来读了1174本书,挑出33本5星好书

  2020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4月30日)

  2020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4月30日)

  2020年读过评过的54本书(截至4月30日)

  本号135个书单1181篇书评的索引(截至2020年4月30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如何根据书名搜索本公众号上的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