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歹说》的读后感大全
《好说歹说》是一本由阿城 / 陈村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都是牛人。
●虽然全书充满各种没意思的东西,不过放在厕所看看也是可以的。偶有有趣之处
●因为陈村,减掉一分。
●真的是随口说话的记录,作为一本书,不能让我满意,需要删节太多无用的部分。
●几个朋友聊天似的谈天说地 不过话题的选择还是很精心的 我喜欢舒婷那篇
●阿城实在牛逼,知识结构极其庞大,甚至在2000年时就对杏仁核、海马、嗅觉区有所了解,对LeDoux的研究也知其大概,真是文化人。
●一般,仅供了解
●对谈录,阿城的部分有趣些。
●收获杂志专栏 包括阿城三篇清谈和陈村三篇访谈 一京一沪一北一南 展现不同风貌 在看八十年代访谈录时就觉得阿城是个人精 脑袋清楚 看问题透彻 王安忆说他是个有清谈风格的人 再合适不过 他的谈话不压迫不尴尬很对等 还总有真知灼见 有启发极舒服 陈村的比较像中规中矩的访谈 有备而来多些心眼 和舒婷那段则像老朋友叙旧 看着五味杂陈 文人圈 大多靠着五分才华五分互捧 真正牛逼还是要多谈创作少提旧事
《好说歹说》读后感(一):傷感是愛的驛站
我尤其喜歡讀開篇,史鐵生與陳村的對話,聊生命,平時在文章揹後浮動的趣味和無奈,只有在談話中出現,深沉的倔強又近乎髴性的悲憫是他們共有的。人生就是如此無奈而又燦爛。其次舒婷的囘憶,也是對王蒙北島等的囘憶惟妙惟肖,尤其顧城謝燁一段文字,辛酸苦辣一時間複雜得很。
《好说歹说》读后感(二):说起来那就好玩了
盯着贺友直老先生问问老上海四马路的情况,问到后来,老先生急了,“对不起,我没这方面生活。”哈哈。老有意思咯。
朦胧诗派的舒婷,没想到是这么个爽直女子。她谈到顾城的细节,让人不由心酸,他对谢烨的爱与束缚,着实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奈与无常。
《好说歹说》读后感(三):《好说歹说》:名人好像并不比我们高级多少
《好说歹说》,阅读时长7小时20分,其实这个时间里我只看了6章,全书12章,12个名人。
这个合集,只是一个访谈,来自《收获》的访谈录,而且是口语严重,甚至带有语病的记录。
有时候读着读着还能看到(磁带翻面)的字样,或者(录音机没电了,后来才发现)
简直蠢萌到哭。
《好说歹说》读后感(四):也算调侃
调侃爱情。
爱情是上帝怜悯人类漫长时期中的寂寞焦虑给人类的扑克牌,打来打去,赢了也没有钱,输了也没关系,反正时间很长,那就打打牌吧。
——林白、陈村《我们拿爱情没办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上帝随机发牌的情况下,遇到个势均力敌的牌友太难了,所以一旦涉及到爱,关键就是幸运。)
调侃快乐。
上帝的圈套是让人永远处在忙碌的过程中,挖一个坑去补另一个坑,然后再挖一个更大的坑去补掉那个坑。所以快乐能够拿的时候赶紧啊,不要等。刻意去经营的快乐越不快乐。
——朱德庸、陈村《你快乐吗?》
(最怀念某年,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快乐一个夏天。)
调侃创作。
创作需要想象力。神往能让人闻到创作的味儿。一个人的状态里可以闻的出体味儿。我看电视节目,老觉得一两个主持人有口臭,不自觉会退后一些,我的电视机是12寸的,再退可能就成看表了,可还是会退。
——姜文对阿城
(牛顿的苹果,爱因斯坦的大脑,以及阿城的嗅觉。不得了啊不得了。)
但本书读一遍就够了。
毕竟,与其听别人唠嗑,自己找三五好友聚聚说说话,那才更有意思。
《好说歹说》读后感(五):我主要是歹说
这是一本谈话集,包括陈村与史铁生谈生死,与林白谈爱情,与朱德庸谈快客,与贺友直谈旧上海,与章培恒谈中文,与舒婷谈青年人;阿城与周勤如谈音乐,与姜文谈想象,与倪军谈犹太教和现代艺术,与洪晃写作,与马延红、刘小东谈绘画。——看的别扭,不喜欢。
对于陈村,他的小说没有读过,只读过他的一些小文章,不过也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他有一本集子叫做《五根日记》,前面有个序,大意是说五十了,上海的俚语里一根是十岁,所以唤作“五根”,《五根日记》收录的是陈村五十岁这一年里杂七杂八的文字,来自各种报刊专栏、通信、笔记和网上发帖。那大概是在2005年或者2006年的时候,当时正沉迷于各种长篇的叙事性散文之中。对这行本书的标题,以及那个序言,有较大的抵触,以至于都没有好好看里面的文章。“陈村”这样一个名字,理应有个更好的书名。于是,在我那里,陈村被划归没有才华一类的作家。
读罢这本集子,这种感觉加深了。当然,里面不乏才子们的抖机灵,中老年文青的情怀,作风趣的俗语,哲学、思想、政治更是一个不少,然而,特不真诚,而且语言不流畅,语言碎片化。
阿城的部分稍微好一些,但是对话都很短,估计只是呈现了部分的内容。阿城以博闻强识闻名,成名作《棋王》语言朴素自然,白描式的幽默,浸润了传统白话小说的风度,非常人能及。他们谈论的问题,很多是常人很少涉及的,有趣固然有趣,但却给人一种猎奇的感觉,爱出惊人之语。谈话中提供的信息,谈话人对事情和人作的判断,非常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