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最不愿意面对的事物,藏着你最深的恐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最不愿意面对的事物,藏着你最深的恐惧

2020-07-09 21:20:32 作者:NightCaroline 来源:心探索 阅读:载入中…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最不愿意面对的事物,藏着你最深的恐惧

  人类古老强烈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01

  我有个朋友小林平均每两年跳槽一回,昨天她竟然跟我说,这次她不再跳了。

  我很惊讶嘲笑她是不是觉得自己老了,没想到她坦然承认:“老咯,跳不动了。我害怕HR问我,您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和她一样突然变得小心翼翼的,还有34岁才生头胎的慧姐,没出月子就急忙回到了工作岗位

  我劝她身体是自己的,别那么拼命啊!

  她苦笑着说,“哪敢脱离职场那么久,一生孩子耽误几个月,感觉要跟社会脱节了!”

  她总是跟我们个人说,“女人过了35岁就不好找工作了。好好珍惜工作吧!”

  其实我也是如此,上个月去一家500强实习,本以为大公司有排面,好日子开始了。

  但是,上司安排给我的任务却是我无法得心应手的,得不到上司的认可,加上自己从来没有应对过这种突然的压力……缺点慢慢暴露无遗,愈发令人丧气。两个星期后,换工作带来的焦虑和恐惧越来越严重,我在想,真的是我不行吗?

  其实何止女性男性也面临这个恐慌用人单位要求“限年龄35岁以下”,管理层担心过了35岁再难往上爬。

  事业天秤两端平衡普通职员忧虑随时会被90后取代,体力拼不过,就连脑力都开始自我怀疑

  30岁的恐慌,是不清35岁的希望,也是懊悔25岁的虚度,这时才发现,自己好像无能为力了?

  其实,让人最为恐惧的,并非某件具体的事,而是纠缠你的恐惧理。很多时候,情境是一样的,但看待情境的态度不同,导致每个人不同的反应

  02

  

  心理学家说过,“你所不愿意面对的事物,藏着内心真实恐惧。”我们可以选择直面恐惧,与之起舞,也可以放纵恐惧支配人生

  就好比越是害怕失去,越是把一切人和事抓得紧紧的,这样反倒会让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搅得人心神不宁

  而你从内心选择去理解自己,我到底在害怕失去什么?根源在哪儿?才能本质上开始自我疗愈,而不是用一种抵抗去迎合另一种控制

  我很喜欢灵异第六感》这部电影主角是一个小男孩科尔,他拥有阴阳眼,能看到死去的人,也能看到发生在过去的事。

  因为年龄太小他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也不会处理这些事,害怕和恐惧整日围着他。别人会叫他怪胎,他甚至不敢把情况告诉妈妈,怕妈妈也会有异样眼光看他。

  后来,科尔在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时被锁在了一个地窖里,并且晕了过去。在医院,科尔对自己的心理医生马尔科姆首次打开了的心扉

  起初,马尔科姆是不相信的,只是觉得科尔精神出了问题。直到有一次,马尔科姆翻出一次与小男孩谈话时的录音,期间他离开了一次,他将录音开到最大声,发现在他离开这段期间,录音机录到一个男人的声音用西班牙语说着:“我不想死”。

  这件事也让马尔科姆相科尔能够看到鬼魂,他再次找到科尔,并引导科尔学会聆听鬼魂的声音。

  最后,当这个小男孩科尔,终于敢于直面纠缠他的鬼魂,问他们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他才从恐惧里解脱出来。

  03

  恐惧人人都有,但只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那就想办法改变,不能改变的,那就用平和的心态接受它。这条界线一划清楚,就没有那么多令我们害怕的空间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为各种发生或者还未发生的琐事担忧,这是因为潜意识中集聚着大量的不安全感。对他人和生活充斥着浓厚的敌意,面对环境和生活会不断的投射出大量的负面情绪。

  比如一味的抱怨生活的困苦,自身的压力也不会改变,但周围的人会逐渐的远离你,你像是一个负能量的漩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对愉悦感受的期待。

  为何不去改善自己的心态,拥有更多积极的思维和态度去面对“负能量”呢?或许当美好的心态逐步占满生活时,对于尚未发生事情的态度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当我们是一个人时,我们会习惯地拿出手机,看看朋友圈、听听音乐、看看视频或是马上打电话开始约人聊事、脑袋每天都会排得满满的,让自己眼不停、手不住。

  大家总说没有时间和自己相处,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每一天抽出一小会时间进行冥想,会很容易让一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在冥想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时间认清楚并提高我们的智慧认知,可以让你内心趋于平和。

  这个时候才能分清“恐惧”事情的本质,是真实的恐惧还是我们想象的恐惧?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如果没有改变的可能,至少我们也可以了解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认知。

  如果恐惧的事可以改变,那就在内心给自己设定一个阀值,慢慢去直面它。

  在冥想中,会帮助你进入到潜意识的状态中,让你有机会去发现更深层的恐惧,看见它、接纳它、穿越它:

  我愿意放下所有的自我防御,去真实的感受我所面对的恐惧;

  我将会带着积极的意识去解决,攻克它曾经带给我生活的挑战。

  我愿意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因为只有真实的感受才会让我发自内心的燃烧。

  只有真实的活着,我才会触碰到我的天赋和热情,当我活在我的热情中时,恐惧会慢慢消散,而潜意识里坚定的信念会如同一股巨大的喷泉,带我们去体验更有趣的生命,去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引导式冥想可以帮助我们什么?

  "

  引导式冥想是走进你心灵的一种简洁方式,

  它不需要任何的基础,没有门槛,

  它和你的潜意识一起工作,

  在你的内在,转化你希望调整的、

  不适合当下的信念。

  引导式冥想以声音频率、节奏、情境、

  意向等综合方式,

  与你的潜意识一起,共建一个转化的能量场,

  为你达成你想达成的改变。

  "

  长按图片识别订阅练习

  订阅的冥想可在菜单栏【冥想空间】或“心探索”小程序内收听练习

  冥想引导者

  冥想引导者:乌实

  冥想引导师和设计师

  心灵自助文化品牌“心探索”创始人、董事长

  中国脑科学与心理健康联盟专家、常务理事

  曾受训于MBSR(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正念减压疗法)

  冥想练习提示

  ·安静、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

  请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扰、可以保持专注的环境进行本冥想。

  · 在冥想中入睡

  在此段冥想过程中睡着或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是正常的现象,冥想脑波与刚入睡时脑波相近,睡着时并不影响冥想引导对你的帮助。

  · 推荐长期使用

  本冥想练习为内在成长工具,请视个人情况长期使用,长期进行冥想练习可达到更为深入的帮助、转化和内心成长。推荐每天使用,连续21天。

  · 忌用场景

  请注意不要在驾驶时、骑行时或其他需要清醒注意力的场景中,进行此段冥想;也不要在服用任何酒精或类似物品的情况下收听本音频;心脏疾病或进行过相关植入手术者禁用。

  · 特别声明

  引导式冥想和您的潜意识一起工作,帮助您从潜意识中完成所需要的转化,需要长期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因个体不同、过程不同等因素影响,转变的程度、过程和结果有可能与您的期待有所不同,望周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冥想空间』更多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