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2020-07-11 22: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是一部由陈鲁豫 / 王健林 / 董明珠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影评(一):写着短评字数超了

  好看,尤其是孟非李安部分

  鲁豫的节目效果总是和来宾极大关系。我是说,如果她真心喜欢或者熟悉来宾,或者发自肺腑理解或愿意去理解来宾,那么不用说,就绝对诚意满满的好看的节目。反之,如果她对来宾不感兴趣,或者节目需要她去做拉家常等她不擅长的事情,那么只能是大写尴尬了。

  虽然这节目因为第一期王健林的小目标一个亿而为人所知,但并不是好的一期。有噱头有效果,能窥探富豪生活一角作为打头炮的第一期然是够了,尤其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赚足眼球当然重要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影评(二):一口气看很多集,不错

  一口气看完第二季

  最推荐郑秀文那期,之前甚至没有关注过她,但这期她整个人状态感染我。

  给我启发的是徐静蕾,她经历过的人都是给了她不断前行正能量

  郎朗,我第一次关注原来这不是同一个字。

  关之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身材身姿肯定源于自我的严格管理

  还有,这期鲁豫的发型妆容很赞。

  夏梦,一辈子过得特别清醒羡慕

  米雪,很接地气

  刘国梁,管理应该很在行运动员教练智商情商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影评(三):成功没有偶然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他的原因,排除因素,很大程度依靠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所长,然后需要适合的岗位发挥1+1>2甚至1+1>100的效果。如孟非所说,能靠的只有自己,男人钱包一定要结实。你觉得辛苦压力大,你能大到王健林10天10夜睡不著的焦虑吗,一个好面子的人为了能够拉贷款,守在行长家门口几天,最后仍失败,只能重新想办法吗。看到董明珠行为举止可以看到,为什么当初的她能够跑出如此逆天的销售业绩。她就是最伟大推销员,现在依然如此。生活需要努力,需要奋不顾身。也需要像许巍一样,做一个不初心的许少年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影评(四):懂了夜的人,才不辜负

  《鲁豫有约》一直很有名,却未曾想要去看一看,可能对她的印象没来由的不太好。而这一次完完全全是因为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吸引而来。

  知乎上有人说“陈鲁豫的访谈节目每次看着都觉得‘隔靴挠痒’,原因是她做节目很怕触及嘉宾的‘雷区’”。鲁豫别的节目我不知道,可是这档节目在我看来,所谓“一日行”只是一个展现大咖日常的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真实地了解他们成功背后普通的一天。

  我去对比过2015年央视做的类似的采访节目——《你从哪里来》,邀请的嘉宾有王健林 / 柳传志 / 潘石屹 / 稻盛和夫等等。相比之下央视的采访较弱,剪辑出来的效果更像宣传类,特别是采访人对采访的把控太弱,潘石屹那期明显特尴尬。

  反而鲁豫的这个《大咖一日行》所采访的人都可以算作是鲁豫私人的人脉关系,被采访人与鲁豫可以说是朋友关系,所以采访起来更轻松,他们更愿意讲更多,愿意展露出来的更为隐私的部分更多。有的人说鲁豫的采访就是附和别人,可是我反而觉得她的情商比较高。情商是什么?或许情商就是适当的时候,对别人的敏感超过自己的。鲁豫在采访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的东西很多,她看到更多的是他人的优点,她在节目中毫无保留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欣赏与佩服,这是我觉得特不容易的一点。也许有人说是作秀、玛丽苏,可就算是作秀吧,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事时难道不也该如此圆滑一些吗?

  说完鲁豫,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大咖。

  看看别人的一天,再看看虚度的我们。

  我们做广告的人特别可怕,白天不干活,总觉得夜晚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灵感,工作效率才高。于是我们晒加班晒熬夜,丝毫不脸红。可看看节目中的王健林、董明珠,每一天都利用充分,普通的日常积累才造就了一霎那的辉煌,真正懂得了在没有闪光灯的普通白日,才不辜负真正的白天。

  节目只有1个小时不到,如果想了解干货那这可能真的不适合你,可以说这适合喜欢“灵鸡汤”的人。

  要见多少次面,才能真的了解一个人,要经历多少动荡,才能多看清一点儿一个人的内心。

  他们不仅仅是从树立“一个亿”小目标慢慢做起来的,事业也需要机遇与坚持。然而我并不想去过多地赘述他们的不容易,我只是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现——人的心,确实是每一秒都在变化的。

  这个变化真的是不一般的明显,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冲击不小。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明星,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无论是理想还是情怀,人生冥冥中被分成了无数个阶段,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懂得”的,也许只是出于仅有的阅历和年轻的悟性给出的答案,跟那个真正的“懂得”未必全然是同一回事。就像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立场客观的“历史”,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立场客观的“懂得”。

  人生如此精彩,我看着荧幕上别人的人生,眼下更珍惜过好每一分每一秒真正属于我的“懂得”。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第一季》影评(五):李安的“安”与“不安”

  一、拍电影就是我的宿命

  李安自诩一辈子都是外人,在台南,他是外地人,在美国,他是外国人。不像别人对自己的归属很清楚,他的台湾情,中国结,美国,都没有落实,反而在电影里找到了归宿。电影是他的全部生命。

  谈及4K/120帧技术,他笑道:“我现在60了,不太想等到未来,想现在就看到。”

  被问到有没有想过放弃,答道:“当然有,每天至少想三次。”

  “(现在拍电影)困难的我都好像没兴趣,它要不可能我才有兴趣。”

  “一方面,我埋怨觉得很累,另一方面,它要不是这么折磨我,我就没有兴趣,人也没劲。不拼命的时候,做电影没什么意思,不做电影,那就更没有意思了。”

  “我这个人,可能这辈子就是来干这个事情的吧,我也认命了。拍电影就是我的宿命。”

  二、我算人才,不算天才

  谦逊儒雅如李安,对自己该得的荣誉也不推脱,他说:“太过就显得虚伪了。”

  鲁豫提及他父亲的预言,50岁李安能拿奥斯卡,李安立即更正:“我拿到奥斯卡是48。”

  “五十岁之后,拍完色戒,真的是知天命。第一次会觉得我何德何能,为什么非要我做不行。不做,不是我做这件事,这件事就成立不了。”

  “我希望是水过无痕,可是没有办法,你又结识了新的缘分。”

  “冒险变成一种常态。”

  “不管干各行各,如果你有特别喜欢的东西,你会一直在追求。”

  “我相信世界上有天才,但不是我。我算是努力型的,我不笨了(赧然一笑),可是不是很特殊的,我要慢慢慢慢地来。”被问及心中电影界的天才,他的回答是王家卫。

  “我算人才,不算天才,人才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以我的天分,一出学校是有电影可拍的,老天对我还不错。”

  “6年的赋闲生活,动心忍性,不到位的东西要慢慢思索,要从挫折里面学习。比较扎实,包括我的做人。如果二十八九岁就受到瞩目,人生该怎样应对。可能我就没有办法现在这样跟你讲话,这么轻松。”

  鲁豫问及是不是有被捧上神坛的感觉,李安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道:“一点点。”那个笑容简直可爱,纯真无暇,“我不喜欢这种感觉(被捧上神坛),有一点压力。”

  三、我这辈子最好的,都给演员了

  李安的电影,像是我最近重温的断背山,经常给出人物的脸部特写,一抹含蓄的微笑。

  “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阅读彼此的脸,神采,还有思想。最大的收获不是动作,而是看到人的脸。”

  “我们在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都是把我们的潜意识的东西讲出来,心底最不可告人的秘密讲出来。”

  “角色不止我们呢两个共通(李安和演员),它和人性是共通的,和观众将来都是要沟通的。”

  “演员演得是我哪一个部分,他都在观察的。那种观察,已经不是眼前的观察,不是言语的沟通了。它有一种第五种、第六种sence(第六感?),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很奇怪的交流。表面上是我在教他们,可事实上是合作的关系。”

  “总是能找到一个门路,我有相当的耐心。”

  李安谈及电影中的角色,是自己的一个侧面,在与演员交流的时候,特别是与主角交流,都是专业的隐私流露。与周星驰的风格不同,李安的片子中很少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小配角,他的心力几乎全部投放在几个主角身上,所有的心血都在塑造那么两三个纠结的中心人物。

  四、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迟

  李安的三部曲,父亲总是冲突的来源。不过多言语,却固执地坚持。对待父亲,对待家人,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李安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愧疚”。

  “拍完卧虎藏龙,我在想要不要拍断背山,是退休还是选择一部更容易的片子。”这时候传来父亲不行了的消息,他是长子,回台湾料理后事。一个星期之后,就回美国开始了《断背山》的拍摄。“我没有时间悲伤。对父亲有一种愧疚。”

  “一个人无论多成功,或者多不成功,最终都在于你怎样审视自己,评判自己。我可以得到奥斯卡,可我还是觉得不对。这些功成名就,还是没有除掉我的那些阴影,我对父亲还是有亏欠。”

  “(对旁边的人)我很珍惜,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委曲求全的事情很多,很累,有时候,像李慕白一样的。做多了就觉得虚伪,要讲究balance,合适,中庸。”

  “以我这种个性,我觉得愉快飞扬这种事情会让我很没有安全感。我应该给工作人员多一些欢愉吧(笑)。我觉得对他们有一些亏欠,我像传教士一样,我就把这个信仰传给他们。”

  “我的戏剧里面是讲冲突的,为了检视人性,好看。在生活上我不太喜欢冲突。当你有火气的时候,你要想一想,Everyone try the best.”

  “和太太相处的时候,有一种义务,工作的时候反而像是在休假。”

  现阶段最大的幸福感,竟然是太太的一个微笑。“我太太能对我笑一下,我就能轻松一点。”鲁豫笑道太太好像是一个很凶的人,李安赶忙澄清:“不是的,她不是严肃,她很活泼可爱的一个人。她的标准蛮高的。”

  “我做了父亲,她的先生,并不是说,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某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从1992年的《推手》开始到现在,每一两年就有一部经典作品问世。保持高产的同时保持高质,像是文思从不会枯竭一般。一辈子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因才华得到认可与尊敬。这几乎是我信仰的人的共同的特点,从苏轼到李健到陈敏,有着共同的灵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