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跛足之年》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跛足之年》读后感锦集

2020-09-02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跛足之年》读后感锦集

  《跛足之年》是一本由弋舟著作,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20元,页数: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跛足之年》精选点评

  ●我是马领

  ●真诚作家

  ●一口气完一遍,里面对爱情的一段貌似有点意思,等书来了再读一遍- -

  ●喜欢,就是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怎样

  ●倘若没有“把生活坚持到底”,我们何以忍受生命潦草孤独粗鲁忧伤

  ●好看,一口气读完.

  ●想说为什么他的每本书都会有雷同的那么几段。。。。

  ●怎么说呢,长篇能力似乎不及中篇

  ●挺荒诞的现代故事

  《跛足之年》读后感(一):那股狂野力量就叫作青春

  这几个年轻人的故事是多么残酷混乱啊,但我们也依稀感到,这由不得他们,事实上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么?那股狂野的力量就叫作青春。青春是能够告别的吗?我很怀疑们既是病毒,也是抗体,仍然留在我们身上。

  ——唐欣

  《跛足之年》读后感(二):潦草的愤怒和粗鲁的忧伤

  谁都有一只自己的“抽屉”,埋着旧日的记录情绪秘不示人。但弋舟斗胆打开了他的这一只,让大家看见了“潦草的愤怒和粗鲁的忧伤”。这种孩子气的秘密煊赫自以为是几近结束时,才知道,每个人的“抽屉”其实大同小异,都有旧伤,在这个跛足的年代里。

  ——叶舟

  《跛足之年》读后感(三):不错的书

  “马领在众声鼎沸中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不安、愤怒、委屈焦灼。为什么?为什么自己总赶不上这样的好事呢?马领想当然地把这一切归咎于那只愈合不久的跛足,是吧,一定是它拖了后腿,而时代不用说,是需要撒开步子追逐的。”

  读到此,方体会所谓“跛足之年”,是有这样的意象的。人们都在期待千禧年,似乎预示着一个美好未来,生活已不需要去坚持,连卖馄饨小贩也将其挂在口上。然而事实上,一切都未改变糟糕的依旧糟糕,甚至千禧年的钟声也在十一下的时候戛然而止。这样糟糕的时代又以飞快的速度理所当然地往前疾奔,对于一个“跛足者”,必然是会被抛弃的。

  读完它,又体会到了文学是属于失败(意)者的,或者说各种各样的失败(意)者因为文学才变得可起来。

  《跛足之年》读后感(四):告别青春告别时代

  马领和唐克打了一架后,乘上了一辆不知开往何方的列车,“那一年,在火车节奏的晃动中,马领终于昏昏睡去。”这是小说的结尾,也是小说的开头。 在类似一个环形封闭结构中,马领和老康们像进入了一个套子,各自陷入生活和情感困境中无法自拔。小说中透露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千禧年。在历史的节点中,人们拖着疲惫肉身向旧的世纪告别,人物的命运因此显得荒诞和充满不确定性。或许也可以这样解读:在世纪之交,人类抛却怀旧因素之外,还有更多的情愫需要发泄和重新审视,或许这就是一个寓言,在世纪之交,按照正常的线性时间序列,人们会迎来新的时间新的世界,而马领们的生活处境,却没有因此而改变,毋宁说这是一种反讽。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马领的眼里,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拥有通畅抽屉的人,另一种截然相反,他们的抽屉总是充满着障碍。”于是,抽屉就拥有了强大的象征意味,抽屉成为马领的结,在小鸽、小招、老康、李小林那里,他们也拥有着各自的“抽屉”,导致了他们各自的情感和生活支离破碎。在世纪之交的各种抽屉里,人物像生命线上任人摆布的棋子,充满焦虑,他们告别的不仅仅是青春,还有一个时代。

  《跛足之年》读后感(五):没有抽屉的世界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nono轶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359219/ 读完《丙申故事集》,急于找到弋舟其他的作品来看,家中果然有他的一本《跛足之年》,购于2016年兰州的纸中城邦书店,尾页上纸中城邦的印章己然模糊不清,昭示着这些年的膏状岁月。 小说的第一部分名为“抽屉”,给整个故事定下基调,猛如战车似的抽屉,卡住不动的抽屉,推拉受阻的抽屉...主人公马领的女友罗小鸽说,抽屉就意味着秩序和规律。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浓缩着马领生活中的卡顿,如梗在喉,以致于他后来的居室中竟然找不到一个抽屉。 然而世界并不如布置一间居室般简单,不想要抽屉,却处处皆有抽屉。 马领在他的世界里遭遇连串的卡顿:辞职,女友罗小鸽的离去,挚友老康耗尽心力,在广告牌上书写下“将生活坚持到底”后带着“我欲驰骋”意象的马鞍消失于众人的视野,自己惨遭伤害的左脚...他艰难地推拉生活的抽屉,却最终被卡顿在原地。 妹妹马袖的行为像一个粗暴的英雄,她企图越过生活,可依然坐在一堆永远也“拿不掉”的问题当中停滞。 故事的结尾处,迎接千禧年的钟声竟然在敲了十一下之后,戛然而止。 小说的目录设置及分段标题耐人寻味。整个书写中对现实的描绘里时时跃出“精神的闪电”,造就出专属于弋舟的叙事特质。 他的语言准确而稠密,这一特点在《丙申故事集》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很多人都惧怕书写日常生活,耽心落入世俗的圈套;而弋舟偏偏敢于一头扎进日常生活,寻找人性的本能,揭示世界的本相,即使困顿,也显得如此迫切和热情;即使跛足,也要一瘸一拐走向生活的深处。 我被他感动,我希望他能够在一个没有抽屉的世界里,找到快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