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悠悠南北朝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悠悠南北朝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24 16:00: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悠悠南北朝经典读后感有感

  《悠悠南北朝》是一本由陈羡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02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悠悠南北朝》精选点评

  ●三本都读完了,终于知道三国到唐朝之间经历了什么。民族融合,西北民族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囫囵吞枣,讲的太快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是中国最混乱的一段历史。朝代国家之多,统治者或者当权者更换之频繁,出场历史人物杂乱,令人眼花缭乱。本书通过将《晋书》等正史书籍结合起来以白话文叙述出来,无疑是了解那段历史的捷径,最后南北归隋,令人大舒一口气。7.2分,下一段,是隋唐的时代!一个大时代!

  ●

  ●乱世史的登场人物远比统一时期多得多,浓缩白话文史书,少不了精彩的瞬间,却也免不了糊涂的人物关系。下部的阅读经历并不畅快,读至三分之二时被工作琐事打断,只好重头再读。大概是上部经历了分裂时期的高潮,下部的情节围绕一统中兴的方向展开脉络,其间点缀对历史事件必然性与应然性的分析感觉比上部更有深度水准。然欲深究这一段精彩的历史,仍需沉入史书丛中,寻觅那一段段鲜为人知故事

  ●比前两部强 三本书都快看完了 兰陵王才出场 而且跑了几页龙套就领盒饭去了 另外作者文笔真心一般 不过写两晋南北朝的书本来就难找

  ●终于看完了,对于一个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这三本书很适合入门。第三本的内容是我最不熟悉的,但是一连串耳熟能详名字出现时,瞬间涌上一股英雄辈出的兴奋感,高欢,高洋,宇文黑獭,梁武帝,陈庆之,达摩,侯景,兰陵王,萧统,萧纲,萧绎,庾......当然这三本书的缺点也一直很明显,作者基本以本纪为主,都在写宫廷政治宏大战争,读多了就觉得千篇一律,而我更想看的是普通人挣扎,更加有血有肉的内容。尤其作为中文系人,更想看那些文学家的经历,比如庾信,可惜寥寥数笔跳过,对于他去北方后的经历一句没提,比如刘勰,可能因为没参与到整个梁朝的历史进程中,所以压根没提。不过还是很感谢这本书,有了这本书做跳板,我大概能进入门槛更高的相关书籍中去了。

  ●作者引用史料相对扎实,但文笔跟不上,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不错

  ●感觉汉族政权的不强势导致这个时代远离了大众视野。没有去考究史实如何,但作者的确写得非常生动。是一部不可多得普及读物。之前一直对“那些事”之类的书不屑一顾,是本书令我改观。其后读了《明朝那些事》,胜在量上,而文笔、或者说质逊于本书。

  《悠悠南北朝》读后感(一):纷乱2

  好多老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嚣张,但也没敢称帝,而儿子没啥大作为却喜欢逼位。如曹丕、东魏高澄。

  权力是会腐蚀人的,哪怕之前多英雄。

  朝代交替、皇位变更,看到形形色色的君主将臣,觉得真的“读史明哲”,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历史最有趣的地方。

  《悠悠南北朝》读后感(二):评《悠悠南北朝》

  三国,公元220-280年。北魏386-534年,西魏535-557年,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北周557-581,隋581-619年。

  东晋,317-420年。刘宋420-479年,萧齐479-502年,萧梁502-557年,陈557-589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杨慎·明

  《悠悠南北朝》读后感(三):完美的南北朝入门书籍

  开始读南北朝历史直接读了《资治通鉴》的十到十三缉,但是由于对这段历史的基本了解完全比不上三国、明清那些喻户晓的桥段,所以读来十分吃力。之后放下《资治通鉴》,开始读上下两册《悠悠南北朝》,白话文,讲故事,读来轻松,但是读完印象不深,不过总归是在脑海里有了大致框架。之后再读《资治通鉴》,尤其是碰到《悠悠南北朝》里描写的部分,对照着文言文细细品品,元嘉之治、侯景之乱、北齐北周的争霸,仿佛跃然纸上。

  南北朝的历史对国人来说算得上是冷门了,《悠悠南北朝》是少有的对这段同样精彩的历史的白话类叙史书籍,用来入门再合适不过了。

  《悠悠南北朝》读后感(四):评《悠悠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对应着五胡乱华,本身是中原汉族文明被侵略的一次屈辱史,同时也是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一段血泪史,这段历史我一直不敢深入去了解。如今看完了两部《悠悠南北朝》,折服于大将军刘裕和梁武帝萧衍的铁血手段,也惊叹于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末年南朝的各种兄弟手足厮杀也。身为汉人,我本应当倾于汉人政权南朝,但是北朝拓跋珪、拓跋焘以及全面汉化的拓跋宏的人格魅力缺却更令人吸引。本应该全面发扬汉朝风骨的南朝却比不上胡人政权的北朝,何其讽刺。南北朝历史不过170年,王朝更替之快令人发指。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亦哭。现在的人怀念南北朝的诗词歌赋,但是那个年代的百姓又是多么希望自己生活在没有战火烽烟的大一统时代呢。杨坚篡周,建立隋朝,因此有人说他得位不正因此隋朝二世而亡,但是他结束了南北朝动荡的乱世局面,一统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这,或许也是他最大的功绩吧。

  《悠悠南北朝》读后感(五):为了忘却的纪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这是我上小学时背诵的朝代列表,可惜两晋与隋唐之间有一段空白,不知所踪。查询南北朝的历史,简介如下:

  *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

  *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幸运的是,陈羡的两本《悠悠南北朝》系列填补了这段空白。在了解南北朝朝代更迭的同时,让我所无法接受的是一件件骨肉相残,只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权力。没有大乱就没有大治,封建集权统治对统治者综合素质要求之高,实在是超乎想象。正所谓《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古今多少事,都可以这样评价: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复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