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说话的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于大师能够以学者的姿态去写一本书我很开心。全篇大多数废话也不要紧,大道至简,能够阐明给“初学者”听就是好的。比起好好说话要好几个层次吧,这本书夹杂了很多典故,以过去的一些文人事例与之对应可以进行更好的个人理解,也更好的说话;好好说话是更好的说好话,在多个分支里(辩论、演讲、说服、谈判、沟通)可以展开。此外,书中提到了一些拓展读物很有帮助。
●实用
●最近想再读一遍
●发现自己对这个方面一点都没有兴趣,所以评分不高?虽然我说话技巧确实不给力
●这本真的是林语堂写的吗??读不下去
●没想象中的好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一):我很懒每天补一篇书评吧
当时是去找刘墉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同时借阅的书目。其实刚刚拿到有点迷茫,看到当年奉天书局的云云 ,觉得会不会太老不习惯其中表述。但是,却算一个惊喜罢,刘墉的书被原封不动返还。我知道林语堂是语言大师,但是吾国与吾民没有翻看完。其中也就淡忘很多特性。这本书的特性在于,能与平淡中让人点头称是。很多东西同样没有说尽,这才是中国人的说话之道,让人自我领会。对于此书,觉得多读几遍,做下笔记必会有所裨益。今天开始补书评^_^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二):《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林语堂《说话的艺术》这本书并不长,写作方式属于议论文形式,提出一个论点,解释一下,举个例子,最后总结,我个人觉得可以选入高中生高考作文模板。
里面有很多的例子,林肯,马克吐温的最多,毕竟这两人全世界都知道是最能说会道的人了。
书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前面讲怎么和人说话,后面是与演讲有关的方面。
和别人说话,主要还是要温和,多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吧。我初中高中的时候嘴巴子特别厉害,我的几个同桌纷纷表示我人挺好,就是有时候说话太怎么怎么,我听多了,就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不给人留面子。我后来想到一个办法,说之前先想象我是那个人,如果他对我说我要说的话,我受得了不?受不了就不说了。
这一部分的例子里基本都是玻璃心,我认为作者是在教我们怎么和玻璃心打交道
后面的演讲,我对例子更感兴趣,看完特别想去了解林肯这位传奇的总统。
基本作者说的演讲事项,都在书最后贴出的引用里,我就不自己总结了。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三):《说话的艺术》林语堂——读书笔记
《说话的艺术》林语堂
第二章 给人家一个好印象
一。语语中肯
二。言必有信
三。察言观色
四。态度要温雅
我们说话,态度是应该谦和温雅的,如果我们把满腹的愤怒向人家发作了一回,虽然我们的怒气可以渐渐地消失,心里可以感受到舒畅,可是,你自己是舒畅了,但人家就对你屈服了吗?“满招损,谦受益”,这是我国的古训,说不定你会因此而受到了损失呢!
五。说话要幽默
幽默能使人发笑,但却是启人心智的笑,是智慧的闪现。幽默能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温和与宽容;是说话者表情达意的一种巧妙技巧。
幽默中也包含着讽刺,但是总有一种含笑的启示和智慧的火花,并且要诙谐有趣。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谱夫说:“幽默在欢笑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而讽刺却在严肃的形式背后隐藏着开玩笑。”
幽默的特点是尖锐而不刻薄,俏皮而不直露,蕴藏着说话者温厚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未完待续。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四):《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今天看了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教我们怎么与人交谈的,下半部分主要是教我们怎样演讲的。由于个人爱好,我想下部分我是看不下去的了,所以我写的都是有关上部分的感想。
图书馆里面有太多关于怎么说话的书了,而我在众多书中挑选了林语堂写的这本,虽然名字不吸引人,但是内容还是很可取的。
其实话说回来,说话还真是一门艺术啊。它并不比写作容易,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它不像做文章一样可以千改万改,说错了的话是没办法收回来的。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避免争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觉得对方错了,而自己对了。或许我们认为对的事物就是真理,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却应该承认对方是正确的,只为了给对方留面子,毕竟我们都不喜欢不欢而散啊。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又必须认定真理,这时候,我们可以委婉地向对方说明,以我的习惯与理解我会说:“可能是这样吧,但是我的理解是这样,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尽量做到给对方台阶下。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是我们需要从与某人的交谈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投其所好,引出对方的话题,这样我们才能进行一次愉快的交谈。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大概不仅仅是说话的艺术了,而是做人的艺术了。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加乐观更加礼貌更加有修养,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喜欢你,这就是做人的艺术啊!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五):说话的艺术
今天读林语堂先生的《说话的艺术》,真正的领略了一番大师风采。全书只讲两样东西:怎样说话和怎样演讲,我更关注说话,基础打牢才好进行下一步嘛,下面主要介绍说话部分并分享一些我的体悟。
1
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不见得我们是会说话的。看看那么多木讷的人,你就会发现其实说话并非那么简单。
林语堂先生将口语分成三种不同的语体:
①在亲朋好友之间使用的正常口语;
②在一般交际场合使用的正式口语;
③在特别隆重的场合使用的典雅口语。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搞定这三种语体,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你要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其次,你既要同意人家的主张,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你需要知道这两点并不矛盾;最后,你要学会开发话机。
2
这样看来,一个人要有良好的教养和品德,她就很可能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也可以说,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教养、有品德之人吧!
要想留下好印象你需要了解三点:你的面部表情、你的着装及你说话的态度,也即:你要面带微笑,衣服保持整洁,说话态度中肯,这样才能让你留下好印象。
我们可以从这几点改善你的态度:让你的语言中肯些,言必有信,学会察言观色,态度要温雅,说话应幽默委婉,让人家有说话的机会且最好让人家先说话。
3
每个人都有自尊,你要破坏别人的自尊,人家肯定防卫你,所以你应该尊重并赞同人家的主张,即便是错误的,你也应如此,因为真理还是真理,不会因为你一时的误读而变成谎言。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爱好争论者都是傻瓜”,因为争论和批评别人都带不来一丁点儿好处,于人于己。
说话也不是一味去迁就人家,自己的立场是不能泯灭的。所以你需要从对方角度去考虑,然后做出回绝。
4
几个大活人坐在屋里,却寂静的像坟场,你该怎么办?你可以利用发出赞美、疑问、关心等方式进行破冰,从而打开你们的话题,并让你了解到更多的趣事。
5
许多人只会读书写文章而不会说话,这种诟病是由来已久的,我们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呢,从两个实例说明:辩论和规劝。
辩论
①不要使人家心里存一个不字
②不要攻击人家的短处
③语句要有力
④拿出真实凭据
⑤找到共同点
⑥有信心
⑦侧面进击
⑧具体方法是引用对方的话,挑错,说出对方所犯错误的坏处。
规劝
①完美对方
②不要命令别人
③要给别人留面子,不要让人家下不来台
④把错误归于自己
⑤鼓励他人,不是让人自暴自弃
⑥用激将法
⑦最终对方
书中的内容远比我提炼的内容要多得多,我从书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想学会说话,你要先学会做人,当你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时,人家也愿意和你交流,而你们交流也会更加顺畅。态度诚恳,语录有力,鼓励对方说话并用心倾听做出回应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