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经典影评1000字
《胭脂》是一部由万仁执导,苏明明 / 林翠 / 吴佩瑜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胭脂》精选点评:
●苏明明
●没看电影。标记一下,女主服装极美。
●转台时看到,被里面的上海话惊到。就看完了居然。原来是亦舒的原作。
●亦舒的故事离开了香港就少了那股精气神,很容易沦为狗血的家庭伦理剧。苏明明美得太温顺苦情不够潇洒爽利,倒是配了一口上海话的曾江林翠活脱脱书里走出来的葛芬叶知秋。
●很喜欢影片开头那条马路,两旁是两排行道树,机动车、自行车、人行道,现在哪里都找不到这么美的路了。苏明明很舒服、林翠很轻松,曾江说“很奇怪,40多年了,她家的电话号码我到现在还记得,只是从来没有打过。”可惜亦舒的故事也太狗血了,这么有情怀的男人啊。。。
●陈俊生青涩的当年啊
●8.3;會是萬仁最好的一部嗎?
●多年前看的片,找过没找到(忘了片名),不期而遇。很温情的片。
●林翠长的好像巩汉林的老婆金珠
●轮回让人永远诧异
《胭脂》影评(一):入木三分
中国司法审理历来如此,不重实据加上带有臆想成分的有罪推定往往是冤狱丛生!县令仅凭一只绣鞋和单方口供就判了死罪;知府看着正义凛然,誓要做出一番政绩来,但实地考察也是浅尝辄止,扑风捉影,草草结案,上报刑部;刑部官员属于最高法院了,但也没有认真研究卷宗
《胭脂》影评(二):昙花一现的无罪推断
中国司法审理历来如此,不重实据加上带有臆想成分的有罪推定往往是冤狱丛生!县令仅凭一只绣鞋和单方口供就判了死罪;知府看着正义凛然,誓要做出一番政绩来,但实地考察也是浅尝辄止,扑风捉影,草草结案,上报刑部;刑部官员属于最高法院了,但也没有认真研究卷宗
《胭脂》影评(三):随便一说,你就随便一听
昨天晚上看了亦舒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胭脂》,其实我一直都想看的是《朝花夕拾》。那个让新人符力改名叫方中信的电影,并且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是用着方中信的名字。胭脂其实小说本身算一般,改编成电影之后,感觉也很一般。而且可能那个时代的电影节奏都比较慢,所以整个电影看起来拖拖沓沓的。不过祖孙三代美女倒真是美人,而且三种不同的美,外婆精干强势的美,女儿温婉贤淑的美,孙女妩媚可爱的美,假如这部片子重拍的话,我觉得现在演外婆的不二人选一定是lisa姐,孙女一定选薛凯琪,而女儿的人选一时想不到合适的。
个人觉得苏明明演的不是不好,但是总觉得和胭脂女主之俊的感觉相差甚远,之俊至少继承了外婆的精干,事业有成,而这部片子里演的完全软弱可欺的楚楚可怜悲情戏的女主,所以看起来很委屈,事实上之俊做决断很果断,善良却并不可欺,所以苏明明还是差了些。而祖孙三代的情感故事真的是一段孽缘,外婆的老情人却向女儿求婚,孙女喜欢的人是女儿的追求者.....这简直是一个死循环,虽然神雕侠侣中的杨不悔嫁给了母亲初始的未婚夫殷梨亭,但那是武侠小说......
再说说片中的几个男人,亦舒小说中的男人一般篇幅都很少,即使厉害如喜宝中的勖存姿,也是小小篇幅,所以这篇不例外的对男人刻画很少,简直可以说面目模糊,唯独只知道叶伯伯痴情不改,四十年如一日照顾外婆.....但是也没能阻止最后求婚的行径.....小说看太久,叶伯伯的儿子完全没什么印象了....但是电影中曾江演的叶伯伯完全加分了,我不掩饰我对他的偏见,我一直不喜欢他,黄药师再销魂也比不了我心中的姜大卫版,囧,他演的恰到好处,该放就放,松弛有度,可能是戏份不多但是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衣服穿的很像那个年代的长辈,庄重得体。而演儿子的那个男演员,太单薄了些,而且戏份给的莫名其妙,没有承接过度,所以很囧。
这部戏是1991年上映的,所以衣服看起来有一些些时代的印记,比如很大的西装外套,肩膀很宽的洋装,但是个人觉得苏明明和外婆穿的衣服在现在看来也完全不算落伍,尤其是苏明明去医院时穿的那一套,休闲有气质,完全是现在流行的休闲学院风,宽松有气质。而孙女改装外婆衣服戴着红纱巾的那一套也完全不逊色,红黑配绝对经典,活脱脱现在的明星。曾江的衣服没的说,男士的衣服变化不大,贵在质感和舒适度,他那一套完全够了。
最后说两个八卦,导演万仁是女主苏明明的老公,可能因此苏明明在其中才格外的美吧。另一个是,我居然在孙女去酒吧买醉的那场戏里面看到了徐若瑄,她大概出现了不足三十秒吧,就一句台词,“陶陶,你想开点。”
最后提供一个在线看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