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乱1·塞下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隋乱1·塞下曲》是一本由酒徒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中古史基本不了解,作者提到的背景知识不明觉厉,网络小说节奏能压成这个样子,不容易。不过套路感还是太强,这本算英雄出世,且看随后如何
●家园。
●把李世民描写的那么帅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男主角的感受啊!《家园》很好看。
●很对我胃口,酒徒确实很牛B
●看得心潮澎湃!可是简介是什么鬼 红拂戏份那么点。。明明不是第一女主。。。。。。。。。
●所谓悲剧,大抵都是把壮观毁灭给人看。……余下几册,就不再标记了
●之前记录的那个条目不在了,在图书馆找到了又翻了翻,重新记录一下
●God knows how much I love Sui dynasty! An underestimated dynasty with so many fascinating historical events and an extremely talented & handsome emperor Yang Guang. Well,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novel, just savouring my love of this period. Haven't finish yet but am much impressed by its realistic style and the writer's knowledge.
《隋乱1·塞下曲》读后感(一):此书给我的感受
这是我看的酒徒的第二部小说。个人感觉不如《明》那么有内涵(让人对中国制度的深思),那么爽(开篇就觉得节奏慢,后面又没让主角得天下),但细节描写明显比《明》多,尤其是战争的描写(尤其是战阵的描写)比较细,超过了《窃明》。
从每个人的视角看,自己所有的行为和思考都有自己的理由,作者多次从阳帝的角度叙述,让人感受到皇帝的无奈。
阳帝很无奈,暮年的杨广锐气尽失,暮气沉沉。很多事情看透了也不想再管。但不能掩盖他的昏庸。
重用奸臣,赏罚不明。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懒惰、心软。好大喜功。
隋朝毁于裴矩 裴蕴 虞世基、宇文树这样的小人之手,纵容这些奸臣的正是皇帝。
活该。
另外,本人最喜欢罗士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心直口快,敢作敢为。
《隋乱1·塞下曲》读后感(三):战争类非网络类
如果把《隋乱》比作电影,那它一定是《黄飞鸿》系列,豪气英雄从头打到尾,隐约着的感情故事,武戏大大多于那可怜的一丁点文戏,于是我将其冠名为“非网络类”。
这也却是因为它太缺少感情戏,与网络小说产生了巨大差异。而此书引人入胜的便是其战争和战略,场面宏大,却是一般网络小说不能比的。
再有便是此书给带给读者的人生感悟,无论做人,做官,均能给人平添不少阅历。
同时《隋乱》又是作者酒徒对众多隋末历史人物的长篇评论,有李渊,李世民,杨广,李密等等。通过主人公李旭这个条故事主线,将各类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给读者,鲜明,生动,无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偏爱与评价。顺便提一句,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历史演义,将李旭夹杂在各个历史事件中,不痛不痒的修改部分史实,还是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隋末历史。
尽管情节有时让人看着略有不顺畅,但这也正说明了世事无常的道理,就好像好人不一定活得长久,坏人也不一定食得恶果,有情人当然不一定终成眷属了,悲剧才能让人深思。
最后,书中对隋朝各种家族,“官二代”的描写,及各种无根基的人物如李旭般的起起伏伏,无不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人间悲剧时时发生,反观今天的社会,又改变了哪些呢。
书中说的好,知道自己力有所及,力有所不及才是真成熟。
(建议:实体书删除了不少段落,尤其感情戏删掉了不少,若希望看到更多的感情戏,当然推荐看网络版的了!)
《隋乱1·塞下曲》读后感(四):秒杀无数网络小说的著作
一口气看了酒徒的隋唐三部曲,自觉也算读书颇丰,且近年来日益觉得找不到什么好书可看了,但酒徒的书绝对值得强烈推荐。
第一,特别扎实。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包括人物姓名、礼节、说话方式、生活习俗。无数古代小说里都叫爹,看了酒徒的小说才知道人家那会儿是叫阿爷滴。。。无数唐朝穿越者晚上随便出去跑,看了酒徒的小说才知道晚上是有宵禁的。。。李旭及其身边同僚每次升职的级别、职务都能对得上,重要人物都有名有字,实在很难想象酒徒是怎么查出这么多东西的。如果不是本来就比较熟悉的话,那写一本书的成本真是太高了。
第二,特别真实。无论是对官场规矩、现实国情的把握,还是对世家公子、寒门子弟、底层士兵、流民等等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描写,都非常的真实。昏君奸臣并非完全的昏庸无能,有本事也未必能出人头地,助人为乐未必一定得到感激和回报,杀人如麻的山贼土匪也有可悯的一面,令人同情的贫苦民众也有狡猾、欺软怕硬等无数缺点,混吃等死的公子哥儿也可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真实的、复杂的中国,真实的令人心惊。在这样的背景下,偶然显现的人性光辉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第二,确实有“货”。很多网络小说家写的谋略,吹捧主人公天纵英才、聪明绝顶,实际上都是一些小孩子过家家般的游戏,好像义正词严、巧舌如簧就能让恶势力心悦诚服,有了高层的信任就能为所欲为,在后宫凭着毒药想杀谁就杀谁,还有什么凭高高在上的眼神震慑住一帮人的——这恶势力也太弱智了吧,看了真是令人发笑。但是酒徒写的是真有谋略,里面旭子在雄武营的表现也好,堵城门守卫黎阳城的战术也好,看的时候觉得已经十分出色了,结果等到了后面听杨老夫子一席话、旭子见到张须陀老将军后的顿悟,才发现仍然有改进的空间——这也算是读者和主人公一道成长吧。
《隋乱1·塞下曲》读后感(五):平凡的坚守
隋末唐初,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时代。“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带着对无数隋唐英雄史诗般的憧憬打开了此书,然而令我失望的是,璀璨的将星竟如流星般的一笔带过,一个农家子弟的成长奋斗推动者历史与情节的发展。
看不到英雄的传说,也没有庙堂之上的权谋之争,也看不出主人公的雄心壮志,他总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给寒门带来了希望,却让无数跟随他的人,有的离他而去,有的黯然收场。他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友情,失去了多少年自己努力的成果,没有选择逐鹿天下,而是选择了抵御外辱,去做那两败俱伤的事情,我不禁想这是为什么?
隋乱的年代,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支离破碎的家园,这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的乱世,内乱外患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的背后是累累白骨。这个寒门的上谷少年是李广的后人,继承了先祖的精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这一名武将的承诺与责任。他没有英雄之志,却有着英雄的胆识与气魄,他是一名纯粹的武将。“武将的责任在于守护”,他的付出,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人民的家园得以安宁。
主人公从一个为了家庭而逃兵塞外,成长为屡战屡胜的国之干城,他的家已经变成了国。这是他的家园。李渊以其三代国公取代隋而建国,他变家为国,这是他的家园。豪门贵族卖国保家,这也是他们的家园。“五千年的历史,全天下总有一两个是站着吧”。而今天,还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坚守?还有多少人能为他人而献身呢?李旭并没有创造神话,作者也保留了历史的原风貌。笔下的人物都无法简单的以好坏、正邪来区分,只有一条血统将豪门与寒门分成两段,但是谁又能离开国离开家呢?正是多了那份坚守与奉献才有了大家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