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问题的核心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100字

2020-09-28 20:1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100字

  《问题核心》是一本由[英国]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问题的核精选点评

  ●潮湿幻境

  ●宗教小说题材 完很压抑 '抱着对所有人自己埋葬 到头来依然无法解脱

  ●这本书太丧了,不过丧的好。

  ●無言以對。那麼真切,把心都挖出來給你看,不可能不震動。格林的文筆其實非常非常漂亮,而且還能藏得住,筆法太強。而且能在懷疑中寫出仰,在痛苦中找出愛意,在卑微中蛻出勇氣,他用悖論給了讀者一個真正的聖徒。

  ●最让我感动地方是--他把手帕拿出来,折了只小兔,让小兔脑袋影子落在她身旁的枕头上。……

  ●主题深刻挖掘精当,但就是不知道是哪里感觉差了一点,甚至还不如《田园交响曲》给我的震撼大。罢了,也许是太久的欲读不得,期望太高所致

  ●一部真正伟大作品,读十几页就感受到了。

  ●斯考比看到的那只手臂令人印象深刻。

  ●斯考比怀疑地问自己说:“如果我今天晚上走进来才第一次看见她,会不会对她产生爱情呢?”

  ●无可奈何啊无可奈何,读到最后在想,宗教反而无法完成对一个虔诚者的救赎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一):格林老师干嘛不考虑兼职做律师

  这本书的写法真是666,一不小心就会被带到主角那边去,其实仔细想想整本书他干的事都很ry:作为警察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枉法、借高利贷、出轨、与黑涩会势力存在正当关系、直接参与走私、间接谋杀跟随多年的仆人、自杀骗保……结果这么一个毫无疑问的走私犯诈骗犯劈腿渣男愣是给洗成充满爱心责任感爱岗敬业宁人负我我绝不负人的好教徒,就连自杀这种在教规里下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罪都有神职人员给他洗白……没有雷情节只有雷文笔这句话我信了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二):温柔刀,刀刀人心

  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人,就必须经历生活辛酸,如果你某一天因为走运,另一天又由于怯懦,某件事被你逃开,或迟或早你还会遇上第三次的。情义杀人,比子弹更快。只是到最后,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感情而死?我们可以为爱情而死,一样可以为同情而死。一个人不能轻易的卸下任何一种责任,不想拒绝任何人的需求,就会变得优柔寡断。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要做烂好人圣经里说,魔鬼总是假扮成光明的的天使。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所以,要对美好事情充满警惕,无论是一个美好的他人,还是美好的自己,过了某条线以后,就变成了丑恶。同情怜悯个人为他负责却又不得不面临伤害到另一个需要自己同情怜悯为他背负的人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希望赎罪回到主爱的怀抱,希望你的温柔好心可以真到温柔的回应。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三):宗教的力量乃是一种均衡

  问题的核心,纠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人为何会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被阻拦,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番挣扎造成。原来人的多样性表现有许多层面,一会凶神,一会善良,一会惆怅,一会有莫名其妙的高兴。随时都会演变出许多的个性,本书中的上校即是这样一个人,矛盾重重的,又想在尼森小屋获得一种释放爱意的仪式,那个小屋是他表达爱的一个固定场所,只有在那里,他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自信,一个能关爱别人,能被别人需要,被爱的灵魂,那个时刻,他真的喜欢她。其实,那个年龄近似其女儿的女人,他给与的应该是父爱,而不能够发展成为男女之爱。这也成为上校心理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

  上校在和自己较劲,总想做个好人,但另一部分却拼命地将其拉向劫难。地狱与天堂只差一步,上校绞尽脑汁的想求得心里的平衡,但没能如愿,最终选择了一次永久的逃避以及必然的堕落,那就是自杀者的归处——地狱。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四):爱应是唯一基础

  没有剧透,借全书的理念谈谈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没有看过这本书,也欢迎阅读这篇书评。

  全书的基调是压抑。

  “他本来认为爱同相互了解是有关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知道没有人能了解另外一个人。爱本是想了解别人的愿望,只是因为不断失败,这种愿望很快就死亡了,爱或者也随着死去,或者变成了痛苦的情谊,变成忠贞。”

  我一直认为,

  无爱的生活是生活最大的悲哀之一。

  一个健全的性格是获取爱的基础。

  cobie的悲剧命运早就注定了。缺爱的他错把激情全放在对他人的怜悯之上。他体贴,他以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追求,他正直,他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哪怕自己无法从中获得快乐。

  这样的人没有了自我,

  他的一切以他人为基础,为妻子去度假,去借高利贷,导致连换锁的悲剧。倘若他有一个以爱为基础的婚姻,他不会在婚姻里疲惫不堪,与妻子分开,与海伦相恋,在婚姻里的这种承担责任的惯性让他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重担,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只得一次次的做出错误的行为。

  有的人被金钱和权利腐蚀,而他,被情感腐蚀,被缺少爱而溢出的同情腐蚀。不得不说,是人生一大悲哀。

  《问题的核心》读后感(五):《问题的核心》分析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朴素成长chc(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2750033/

  阅读格林小说可以感觉到作者纷乱的观点。小说表达了天主教人士对待爱的不同认识。小说大部分内容是说这个殖民地副专员警官斯考比谈感情谈爱的痛苦,另一部内容是描写了很小的英属殖民地热带岛国人们生活。小说中分析对比了不信仰天主教的人和主人公斯考比的精神的不同。小说中斯考比为了追求妻子露易丝而信仰天主教。他并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斯考比用他自己的方法信仰天主教。但是他最后还是因为信仰的矛盾而自杀。

  小说的发生地点比较特殊。一个很小的位于西印度群岛的英属殖民地国,外来的各国民众和本地人在这里生活。炎热的天气,自然环境中经常有花草味、动物味、香料味。繁茂热带植物中,有无数的小动物蚊虫。人们生活中每天都需要防止干扰做一些麻烦滑稽的防护。因为天气炎热有时遇到雨季,人们的情绪时常不安沉闷。小说中的人们也认为这是多么不适合谈感情的地方!小说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周围的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人们外出不但需要考虑紧张的物质供应问题,而且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时人们健康水平有限,小说中主人公斯考比年近五十岁已经产生对生命忧愁。经过十五年的漫长婚姻,他和妻子的爱情变得平淡敷衍。妻子的温顺随着阅历渐深而消退,女人的虚荣心让她抱怨生活的艰苦。当他们的孩子去世后斯考比变得只爱他自己。他希望他一个人宁静生活而让妻子获得她的幸福。他对妻子的爱变成一种对妻子的责任和怜悯。他们的信仰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微妙深刻。他让热爱诗歌的同事和妻子一起谈论诗歌,让妻子的生活能快乐舒适一些。他们的经济开支不能支持露易丝提出的换一种生活环境外出旅行的要求。为了露易丝高兴,他向一位很危险的人借款支持她的行为。他的这个冒险行为让他后来的生活一步步彻底改变。

  做为一名警官在营救落海难民时,他看到一个失去丈夫身体瘦弱单薄神情愁困的女性海伦,做为一名天主教徒不能看到这样的不幸而不帮助她。小说描写海伦并不漂亮,两个人在孤独环境中产生一种依恋感情。后来斯考比看到海伦改变很多,变得很世故。如果是一位明智的人,斯考比完全可以停止这样的爱情。但是小说中他一直处于矛盾的内心信仰问题中。他是听从了上帝的爱去帮助海伦,产生了爱后失败了。他离开海伦会让海伦痛苦,他的存在让海伦和露易丝都痛苦。他违背教规,他做的一切都是对上帝的爱。他去神功阁去告解,内心虔诚求宽恕。但是神甫的劝解不能让他内心平静。

  小说中斯考比经常处于悲观情绪,他经常内心矛盾脑子乱成一团。他面临各种人生问题时,时常处于动摇的心理。后来他的感情不符合信仰变得危险。最后他选择了看似得病自然死亡的自杀方法。他认为这样他的妻子露易丝能顺利接受一个天主教徒的自然死亡。海伦也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作者对这个殖民地岛国的情感复杂。小说中让人看到岛国的闷热杂乱环境,作者会时常描写岛国的优美风景。港口的落日让周围都变得娇嫩如花朵般美丽。雨季过后清新空气,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当人们离开这里回到阴暗多雾的伦敦都会想念这里生活。斯考比的可以调离去其他地方工作。但是一方面他熟悉这里的工作另一方面他喜欢这里特殊的生活。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感情问题,他可以愉快平和地生活在这里。

  小说中另一条主线是斯考比担任殖民地警官的工作经历。由于在蛮荒的岛国没有完善的管理,他们无法进行正常有序的工作。小说描写了他们混乱却又有一种规则顺利完成工作。带着反讽和无奈描写了当时人们的工作生存状况。作者描写当地土著民的无知的艰苦生活,也描写了他们中一些人令人感动的善良天性,表达了作者对土著人的同情。

  小说中在各种人物对话里隐含斯考比对人生对信仰的自我质问,他的回答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正能量的答案。通过多次阅读小说可以发现令人反思的哲理。也许斯考比的有些问题只有是真正的天主教徒才能体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