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的命运》读后感100字
《相信自己的命运》是一本由维蕾娜.卡斯特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有忍住,又买书了。
●“但归根到底,这个童话(魔鬼的三根金头发)告诉我们:一旦做出了一个预言,一旦有谁作为幸运儿生到世界上,那就没有什么东西,也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个幸运的实现。。。会不会我们都是幸运儿,只是没有察觉到,或者我们不想察觉,好让我们不必去走一个幸运儿的道路呢?”
●写了个笔记,就感觉到翻译得真不太好。 可能这个造成了评价比较低,但是书还是本好书,读后仍觉有所回味。 喜欢里面一些比较简单的陈述,用如此精简的文字就将作者对命运的看法表述了出来。
●书很薄,说得也只是一个童话。这种来自人类集体意识的童话,被这个老太太分析得很经典,很nice。很多地方都深有哲理,弄得我提笔即是词穷时,惭愧的很。今天应该能读完,我要相信自己的命运,嘿嘿。
●相信自己的命运,接受生活的磨练,我们就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可是,什么才是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真的应该相信命运
每个人其实都是顶这胎膜来到世间
你就是你 你在创造你的生活
相信你自己的童话
因为你就是你
其实,大学时代就看过老太太的书,当初翻了翻,觉得很无聊,什么嘛,先抄一遍童话,再东拉西扯地说几句,怎么能算一本书。
去年看了《摆脱恐惧与共生的方法》,觉得很深刻,很哲理,很有启发,很崇拜。瞧瞧人家也是先学文学的,咋就能把心理和文学杂在一起,还杂得那么有道理。
今年又买了老太太的几本,一个字,牛啊。
童话最本真的,自然能反映出人类的最共通的东西。读老太太的书,你会大有启发。
嗯,叫作者老太太,也许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太太吧。
《相信自己的命运》读后感(三):一个久远的世界
第一次接触这种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把一个流传古远的神话传说用心理学的方法一一分析。
受益良多。
神话故事里的种种因素,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凝结吧,所谓的原型吧。
从小喜欢看神话,但看过这本书后,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东西再细细看一遍。
原来,我们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我们老祖宗要告诉我们的话,一点点的传给了我们的孩子。只是这些话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就像“芝麻开门”被市井小儿在街上当童谣传唱。而一旦,他对着某一个深山古洞大喊时,巨大的宝库就此打开。。。。。。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百万年的人类历史展现在你的眼前。。。。。。
《相信自己的命运》读后感(四):命运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一个人的命运在他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他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情充满了恐惧,恐惧是我们走向未来最大的敌人,要么臣服,要么战胜,还有,可以选择逃离,但是你能不能逃得掉呢?!
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好奇的看着外面,看着这个他还陌生的世界。大家都以为他只是个懵懂的孩子,连自己都不能准确表达又如何接受这个世界?可是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我们经历过,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大多忘记了,正是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准确的观察着这个世界,观察着这个世界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亲戚……我们接受他们传递的力量倾诉着我们的需求,然后用他们反馈的信息做了我们自己也不明白的决定,正是这些当时不曾意识到的决定,决定了我们后来很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事情。
对一个人的要求太低或是期望太高,如果只是短暂的时间,这没关系,但是如果长期的持续便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甚至会影响一个人最终的命运。要求太低会让人失去奋斗的力量,期望太高会让人力不从心,会让人失去自信,失去对自我正确的判断。
在人的一生中有两种力量主宰着我们:一种是挤进生活,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寻找一个落脚地;另一种是离开生活,让自己逃离城市繁华人心复杂,寻找心灵的慰藉。
我们兜兜转转,在自我肯定与自我怀疑之间徘徊不断。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是善与恶的组合体,我们对自己的喜欢还不够,我们对自己需求有着不太真实的感情与理解,对自己不够真实,对自己的幸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以为正确的,或许只是生命本身的惰性。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最终我们别无办法,如果我们想要活得有精神、活得有力量、活的有价值……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一冒险,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的机会框架之内,参与生活,相信命运。
有时候我们生存的环境看起来和我们的命运相抵触,让我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命运。我们甚至会妒忌的看着另一个人命运,想象着他的命运是多么的容易,但是只要我们不是处在另一个人的环境里,我们就不能知道他的环境是不是比我们的更好。渴望成为另一个人表明这个人正在抗拒成为他自己,一个人应该成为他自己才好,不应该老是欺骗自己。不管环境怎样,如果我们能够支持我们现在的自己,我们能够接受现状,那么我们就能够真正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或许这条道路会很远、会很难,但是这或许正是我们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贪婪、占有欲、妒忌……他们一直陪着我们,存在于我们的心灵里,是我们在生活中获得幸福的敌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要完成的命运,只有当我们真正经历了我们的命运,不管他有多沉重或是多轻松,当我们接受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时,我们的这一生才算是有了意义。
你应该成为真实的你!一个人的命运必须完成某种生活的使命,经历得越多,生活就越透明,使命就越清晰。
生活,是成为真实的你的机会。
生活,要求你成为真实的你。
这是命运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相信自己的命运》读后感(五):相信也是一种力量
维蕾娜·卡斯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她擅长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她的作品能够引导人们走出心理阴影,正确面对哀伤和不幸以及处理人际关系。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伴着童话生活”,主要内容就是对一个童话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分析,并穿插了作者对“如何获得幸福人生”这个大命题的研究结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童话就是有名的《魔鬼的三根金发》,它讲了一个幸运儿的故事。既然叫他幸运儿,就有一定的原因:这孩子一出生就被预言“以后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事实上,他并没有预言说的那么幸运,而是不断遭遇厄运。刚出生不久,他就被贫穷的父母出卖了;父母把他给了一个陌生人( 国王), 国王把他装在匣子里抛弃在河里;顺着河流漂到磨坊主夫妇手里的他终于长成了高个子少年,可是国王再次找到了他,想用计谋将他杀害;他按照国王的指示去送信,结果落到了强盗窝里;强盗们可怜他,让他免于一死,他却被国王逼迫着去了吃人的魔鬼家里……这样看来,这个孩子的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各种艰难险阻排着队来折磨他,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这个孩子面对重重困难似乎不以为意,他始终无比信任地面对生活,最后将他本来必须毁灭的东西也变成了好的。而那个国王不允许更新,抱陈守旧,贪得无厌。每当男孩成功一些,国王就变得更邪恶一些,他不断为男孩的道路设置障碍。可是,敢于冒险的勇敢男孩总是坚定不移地去做需要做的事,最后终于成功了。他们两人身上体现了人类行为的两种极端的可能性:幸运儿知道他会成功,知道他的好命运;而国王自从听到关于幸运儿的预言,就变得谨慎害怕,他不得不紧紧抓住已经取得的东西,他不能跟随生活之河漂浮,最终沉入深渊失去一切。
读完本书我一直在想,难道这个童话意在告诫人们相信命运吗?如果真是这样,岂不与常常看到或听到的有关命运的论调相反?人们常说“命运是弱者的借口,我们非但不该听从命运的召唤,还必须努力反抗命运为我们安排的一切'。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既然命运让我们降生到了这个世界上,并且还活着,就说明我们已经足够幸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被称为幸运儿,而不必纠结于是否出生时像故事主人公那样'头上有胎膜"。我们应该宁愿相信命运为我们安排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些美好需要我们去冒险、去付出;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接近命运为我们安排好的美好生活。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真的想吃到馅饼,就不能坐等天上掉。你只有两个选择:学会自己做,或者学会赚钱自己买。不过,首先你得相信世界上有馅饼这种东西,以及每个人都有吃到馅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