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连在一起》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连在一起》读后感摘抄

2020-10-01 16: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连在一起》读后感摘抄

  《连在一起》是一本由三浦太郎著作少年儿童出版的24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008-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连在一起》精选点评

  ●给跳买的第二本书。

  ●周岁内和十六月龄读,均反映一般。

  ●一岁前买的,简单易懂,还算

  ●悦10个月左右开始看的书,目标是能听我念完一整本。

  ●我很好奇翻译拿了多少银子……没人觉得这书很红很暴力么 =_=

  ●依恋关系培育亲子互动

  ●我真的不明这本书的评分怎么那么高啊?总共就几纸,很简单的画,不明白啊不明白。。是不是要有宝宝的才懂

  ●10年5月下旬起,是六本一套的幼幼成长图画书中第一本能从头读到尾的。

  ●画面非常简单,我宝宝不到一岁时喜欢的书。刚拿到手里发现只有薄薄几页,而且画面这么简单,非常后悔买了。没想到宝宝就喜欢这种画面简单的书。一套六本,推荐一岁以下的宝宝最初培养阅读习惯用。

  ●亲昵温馨 看到大象时候思绪有些恍惚

  《连在一起》读后感(一):キズナ

  很温暖的一本书。

  真庆幸在打折的时候把这本书弄了回来。

  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了。

  还有爸爸,也连在一起了。

  只有这样的连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连在一起呀。

  简单,清晰

  重复高潮出现刚刚好

  你有多少年没有跟爸爸妈妈蹭一蹭了?

  你还记得如何连在一起吗?

  今天,蹭一蹭吧:)

  《连在一起》读后感(二):爱的起点

  书很薄,总共没有几页,书中出场依次是金鱼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妈妈和宝宝,最后爸爸出场。

  面向对象是2岁左右的宝宝,所以内容不多。和儿子一分享书中的小故事儿子很开心。翻开书本,儿子看到小猴子的画面,异常开心,因为色彩丰富,猴子的手连在了一起。这本书从点滴的爱的体现,渗入孩子内心世界。妈妈和宝宝出来了,最后爸爸出来了,儿子指着一家三口不断重复,妈妈、爸爸、宝宝。更是让孩子明白一家人意义,在一起不分开。

  《连在一起》读后感(三):一岁宝宝喜欢有参与感的书

  一本新书,连在一起有感

  很简单的一本书,未免太平淡,简直无从读起。只是妈妈在念的时候多了一个拟声词,啵

  丁丁就爱上这本书了

  金和金鱼

  啵,连在一起了

  鸭子和鸭子

  啵,连在一起了

  大象和大象

  啵,连在一起了

  猴子和猴子

  啵,连在一起了

  妈妈和宝宝

  啵,连在一起了

  还有爸爸

  啵啵啵,连在一起了

  每次念起,妈妈都会故意停顿,等丁丁啵一声号令,再继续念下去

  念完后会和宝贝贴贴脸

  看,妈妈和宝宝

  啵,连在一起了

  《连在一起》读后感(四):爱的教育

  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

  0-3岁婴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可供0-3岁婴幼儿教育使用的素材,尤其是阅读材料,却十分稀少。每每听到长、教师殷切的询问“有什么好书可以介绍”,答案却总是那么几个,颇觉遗憾。所以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本可以补充到答案中去的书,是给0-3岁孩子看的好书,是教育可使用的好素材。

  书中内容十分简单,却并不简陋。

  画面朴素,没有过多枝节的干扰。婴幼儿的书,画面不能太过复杂。一方面是孩子的视野还不够大,没有精力细看各种细节;另一方面,单一的内容更容易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内容上。书中的画面除了各主角外,就是安静的底色。干净的画面,保证了图文的高度结合,所以孩子能很快就能看图自己编故事,还和作者编的一样,阅读兴趣自然就有了。

  文字反复,琅琅上口。给婴幼儿看的书,反复的用词、单一的句子十分有韵律,孩子很喜欢。而且反复的句式,让孩子很容易就摇头晃脑跟读起来,融入到阅读情景中;还能让他快速学会某种固定的句式。看过这书的孩子的反应是,看到第四个画面就会说“连在一起了”,活像他已经认识这几个字了。

  亲子共读,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整个故事由动物的相遇开始,最后进入高潮: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了。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通常很难理解,人和人如何连起来。是握手?是拥抱?是亲吻?都不对,是脸和脸蹭在一起。

  妈妈温柔的脸和宝宝粉嘟嘟的脸紧密地贴在一起,看到这样感动的画面,看书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模仿一下这个动作……孩子有抚触的需要,这能让他获得信任感,进而获得与亲人的安全依恋。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这本书,你和孩子看得次数越多,你们抚触的机会就越多,关系也就越亲密。

  《连在一起》读后感(五):有一种意义,便是和世界连在了一起

  这是掌门推荐的一本书,掌门也为它写了导读。

  或许是出于这种关系,对它的喜爱也更多了几分。

  诚如掌门所言,这是一本适合给小年龄幼儿共读的图画书,因为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画面干净、焦点集中、语言朴质、情节重复,这些都是低幼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也是亲子共读的情感纽带,在重复、循环的情节中,孩子听着家长亲切的声音,反反复复地将各种各种的小动物连在一起,也会情不自禁地笑着想要连在一起,而后来出现了妈妈和宝宝,封面上也是妈妈和宝宝的时候,我想他会自发地和妈妈说连在一起。怎么连呢?或许是抱在一起,或许是亲在一起,但绘本的作者却让宝宝和妈妈的脸蛋亲密无间地贴在了一起。这是多么温馨的事情啊!

  不过,这本绘本最奇妙的就在于最后一页,啊!还有爸爸呢,爸爸和宝宝还有妈妈也亲密地脸贴脸,连在了一起。多么幸福、温暖的一家!

  可是,我想到的却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想,或许作者都没有这样的意思吧。笑,所以,以下内容完全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

  连在一起,只是一句针对幼儿的口语化、儿童化的句子,而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便是——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在人生最幼嫩的时期,对一切都感到好奇,这便是对周围的世界发生了某种联系——探索的欲望或者说生存的欲望。

  而我们在此世界的唯一奥义,便是如何把自己的存在与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关系建立一种或简单或复杂的关系,当这些关系处理得越是恰当、和谐,那么也就生存和生活得越是自由自在。

  因此,建立起一种不可思议的联系,在有些时候就如同金鱼游到了一起,象鼻子卷到了一起,猴子的长臂牵到了一起一样,是一种偶然,在有些事情,成为某人的孩子或父母便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缘分,而并非处心积虑就能达到的事情,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建立起一种联系,却是一个个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几乎是无法存活的,在人类群体中的不适应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或许,这么说有点危言耸听,但我确实如此认为。或许,这么说有点把这本书拔得太高,但我确实以为如果进行深入的思考,便可以得到这样深沉的结论。

  就像萨特所说,哲学的唯一便是自杀,而我们所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不去割舍这些天然的联系,努力地依靠本能或者后天的学习,与这个世界温柔地,连在一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