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长》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波长》经典观后感集

2020-10-10 23: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长》经典观后感集

  《波长》是一部由迈克尔·斯诺执导,荷利斯·法朗普顿 / Lyne Grossman / Naoto Nakazawa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波长》精选点评

  ●不动如煽,闲空间蛋定蛋疼

  ●基本就是一小区监控录像,跟安迪沃霍的那些试验一样无聊透顶。不知是那些把选为影史十佳影评人脑袋是被驴踢了还是被电梯给夹坏了。

  ●45分钟的zoom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摄影机的长时间在场使得这种入侵式的gaze不再仅仅是外来的、异质的,而在缓慢过程中与房间地板墙壁窗户和外面的物打成一片,尤其是色彩变化使得我们发现这种深入过程对物理本身的超越无生命物的静止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无运动而是一种在不同“波长”中的稳定关系,在机器的“尖叫”声中镜头最后聚焦在墙壁上的海浪照片(这里其实有明显机位移动的cut+叠化)海浪作为对象超越了照片。回到头入侵的这个空间,一切都不再一样

  ●经常在艺术中看到这类牛逼哄哄实验性视频

  ●就这样睡去

  ●在《形式风格》中,作者称《波长》中的技术并非为剧情服务,反而是以碾压式的姿态凌驾于剧情之上(不为片中任何行为技术性解释),真正的将镜头运动变为了主角,这种舍弃剧情的做法反倒是给予电影一种极具魔力悬疑感,观众迫切的寻找片中发生事件由头,以及想要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但随着镜头焦距的变长,所有的事件都被置于景框之外,但未被阻断的声轨却连接这空间-事件的一体性,进而在改变既定空间的前提下保持了最大限度的悬疑感。在逐渐变焦的过程中,荧幕内空间不断变化,所有景框2唯叠加出一个渐次缩小的等比例长方形几何图案,在这个过程中,荧幕的既定空间不断缩小,而荧幕外空间却逐渐变大,最终到达画面内一幅风景画的叠印,最终转为另一处空间,这一对空间在确立以及细节挖掘的做法 ,被结尾的豁然开朗阐述的即准确又精巧

  ●比沃猴客气很多

  ●大半小时的一个变焦,这。。有意义

  ●安东尼奥尼 过客结尾长镜头

  ●更趋近于概念性的实验艺术,很难设想影院放映可能MoMA、Tate等才是其容身之处(场所的不同多少会影响作品如何被对待;即便如此观者接受程度依然需要打上问号)。要说到兼顾可看性与实验性,或许Frampton的nostalgia(1971)更胜一筹

  《波长》观后感(一):镜头运动,形式悬疑取代故事悬疑

  原来一切都是为了看到墙上那幅画。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伸缩镜头的前伸,谋杀案和尸体音调不断提高(波长一方面指的是声音频率)单一嗡嗡声、与画面深度成反比的颜色不行,波长就是指的镜头前进到那照片的距离。前伸镜头将房间其他部分排除在景框外,使观众见到的空间被放大拉平,每一次焦距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空间关系透视关系。以故事为中的悬疑(不明尸体产生的好奇和恐惧),因为景框的缩小而消失视野进而不得不专注于景框范围内的东西,传统概念上故事的悬疑被形式上的悬疑取代。

  镜头运动可以引导塑造观众对电影的时空感受。

  《波长》观后感(二):观看《波长》的最佳方式

  观看《波长》的地方,既非电影院也非美术馆

  而是在:一台电脑和一个已下载完成的资源

  不妨将这个资源放进具有快进/退键的播放器

  千万不要按正常速度看它,你会无聊地砸电脑

  而是动用你右手中的指,随心所欲地敲击键盘

  如此,你便创造出观看《波长》的无数种方式

  不过我会首先建议你按照匀速快进的模式看它

  你能感觉到画面不断往前拉近、声音不断变高

  然后你再倒过来,按匀速快退的方式重复一遍

  这样子,你便成为了这部实验片真正的剪辑师

  它变成了专属于你的电影。当然,你若能够更

  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手指,你便能以任何你相望

  的方式观看这部电影。同样地,每个人也都能

  通过自己敲键的频率创造出专属自己的《波长》

  如此看来,能为观众提供如此丰富的观看方式

  《波长》值得列入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行列

  《波长》观后感(三):出乎意料的好看

  这是一个不严肃的评论,认真者慢走不送

  宝宝平生第一个完整的实验电影就献给你了………………还是结构电影……………………

  回到主题,内容虽然只有四十五分钟,但这部电影的技术内容(因为我实在找不出多少故事内容)却妙趣横生,精彩不断,令人拍案叫绝。

  不看这类电影不知道实验电影这么讲究和神奇,看的时候,你要和你天生的惰性细胞做斗争(我在快结尾的时候快睡着了)。为了保持清醒,你还要努力分析电影中似是而非或瞠目结舌的技术的展示(毕竟整部电影的核心内容就是它们啦)当然光分析还不够,还有与现实,与想象相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毕竟它一个技术可以展示几分钟……)当然最后,还要升华到一定的地步,比如summarize一下主题啦,探索一下技术与题目的关系啦,感受它带给你的各种高大上的感受。

  对了,它的配音全程如白噪音一般,估计和波长有关系。

  回归主题,此电影之所以是结构电影典范之一,我估计是因为它的结构极度稳固,除了几个实验的场景,镜头都在持续地,极度缓慢地拉近,最后结尾在墙上的一幅画上,画的重叠影像给人一种框中框的感受,也让人立刻理解了电影试图传递的一种信息,一种关于构建结构的信息。场景本身的房子与窗外的车流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和人与物体的对比,导演似乎在寻找稳定的结构,而镜头在不断的探索中也在探索可能的结构设计。但我始终不能理解电影中出现的两个女人,一个喝东西,关窗户,听了会收音机就离开了,另一个之后躺在地上,让人费解。电影中出现的波长无非就是声波与光波,难道它指的是声波和光波的控制对结构的影响或对电影的影响?

  《波长》观后感(四):不确定的任意空间

  在德勒兹于巴黎八大的电影课上,他的学生帕斯卡尔·奥杰首先提出了“任意空间”的概念。德勒兹非常欣赏它所勾勒出的空间不确定性样貌,而随后也运用它来重新审视了迈克尔·斯诺的《波长》,并将之奉为对任意空间的最佳影像呈现之一。

  在德勒兹的理论中,任意空间是所有确定实体空间的对立面,它被从具体的时空坐标中被剥离出来,具有非“此时此地”的特性。在表现方式上,它永远处在不断变化的自我展现状态,和潜在化的发展趋势不可分割,充满了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可能性。而《波长》的魅力即在于它对于一个内部空间的确定性进行不断地推翻和颠覆,而这恰恰是“任意空间”的核心所在。

  在影片的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呈倒“L”型的狭长房间。镜头被设置在最远端正对着落地窗的最远端。这是一个日常的白天,我们可以隐隐地开看倒窗外车辆和行人穿梭而过。大概过了几分钟时间,做为观看者的我们才意识到摄影机使用了变焦镜头,它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前推进放大并收窄视野,在画框中不断改变房屋内部空间的范围。

  而此时,斯诺开始在这个连续的长镜头中插入几格白色画面,它制造了一种闪光灯一样的短时间频闪效果。同时影片的画面的整体基础色调开始不断改变:由正常被渲染成为黄色、红色、绿色和浅灰色,并不断地突然变暗又逐渐亮起(光圈调整导致的明暗变化),甚至直接“阴阳”颠倒变为底片效果。画外所配合的声响也开始发生变化,各种环境杂音接踵而至,同时伴随着由低频到高频的电子噪音缓慢转换。

  画面中的内容也开始不断变动。先是两个女人走进房间聊天听广播,开关窗户。紧接着夜晚突然到来,我们听到一个男人走上楼梯的声音,他走进房间却倒在地板上。这时变焦镜头控制下的画面已经推进到房间一半的位置,我们只是隐约地看到他倒在地上的身体,构图几乎把他留在了画外。随后,在傍晚时分,曾经出现的一个女人又回到房间内,她走到窗户旁摘下墙上的电话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这让紧张气氛陡然上升(在实验电影中非常少见)。她对电话里的人说房间里有一个男人的尸体,并强调这人不是喝醉了而是死了。她和电话里的人约好了在楼下见面,然后走出房间。这一通电话将事件演变成了某种程度的叙事(潜在可能性的再次产生)。但如果影片就此结束,这个死亡事件的影像就会把先前所积累的潜在能量完全浪费掉。斯诺的高超之处在此体现出来:他并没有停下而是让我们在叠画中看到女人的身影鬼魂般的再次出现并重复打电话的场景,镜头继续推进但声音效果逐渐尖利起来,一直到钉在墙上的静止大海的照片被放至最大充满整个画面,影片结束。

  《波长》的整体构思思路,实际上是在充分调动所有的视觉和听觉元素,让它们在各种维度上不断变化组合,而反复挑战、打破和颠覆观众在头脑中对确定空间所形成的固化感性和理性限定。

  首先,摄影机画幅的持续推进收窄不断在画面中确定的房间内部空间中创造出任意空间。换句话说,它在不断否定内部空间的确定性。而一系列出现在该任意空间里的物体和事件——打开的窗户、窗外的街道、走入房间的的女人、收音机的声音、倒地而死的男人和打电话的女人——则接连尝试赋予任意空间在某一个瞬间以固定的性质。整个影片形成了一个带着些许疯狂意味的循环:不断推进而被放大的空间将原有的性质一一打破,配合声响、基础色调的变化和各种实验手段一再构筑崭新的任意空间并预示着无数潜在可能性。而各种事件又将任意空间的前一个潜在属性不断消解而努力将其变为具有固定性质的确定空间,但同时它们所带来的叙事走向,又指向了下一个可以创造任意空间的潜在可能性。在如此对立统一的往复变化中,影像最终舍弃了所有房间内部的具体实在存在而聚焦于一幅照片,似乎空间的性质最终被照片所确定下来。但是照片本身的虚拟复制影像特质和其所展示的水波变幻的情景似乎又对照片内部空间的确定性提出了新的质疑和挑战。影片最后结束于一个确定空间消融在另一个维度的潜在任意空间产生的过程中。

  需要提到的是,任意空间概念的运作其实和德勒兹所使用的另外两个带着哲学意味的影像概念“情状”和“性质-力量”紧密相连。前者指的是弥散在空间中的情素或者情绪,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比如在《波长》中不断变化的整体色彩基调,因为其在画面中现实环境中无法找到依托,就可以被看作是创作者对情状弥散的启动性暗示。而“性质-力量”则是最终情状被固化在确定空间中所呈现出的确定状态和样貌。而我们可以将任意空间视作是情状弥散活动的“场所”。在正常情况下,它很可能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由一个固态转向另一个固态的临界状态。但《波长》却通过各种精心提炼出的元素组成视听影像的不同维度,其意在将这一瞬间状态以延续性的状态呈现出来。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情状被反复从即将到达的“性质-力量”固化状态中“拽”回,宛如风中闪烁的烛火一般,一次又一次地濒于熄灭,但又一次又一次地被重新点燃。而这样的任意性由于画面最终呈现出的不规则难以辨析的水面波纹图像,而得以超越影片有限的结尾而无限延续下去,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情境状态。

  从各方面说,《波长》都是对德勒兹“情状”、“任意空间”和“性质-力量”概念的完美银幕表现。它完整地呈现出力量的潜在性和性质的具体化这一对充满矛盾对抗的统一体的变化过程,并将其有意识地融入任意空间“产生-消解-再产生”的奇妙进程中。

  还需指出的是,在《波长》拍摄完毕的1967年,德勒兹尚未明确形成并提出他的影像理论。应该说,电影人对事物内在状态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转化关系的直觉比哲学家要敏感得多。但系统地将这些直觉归纳成理论并将其与电影人们的作品联系起来,这依然是像德勒兹这样的哲学家们之天赋和思想的超人之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