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的秘密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他的秘密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17 12: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的秘密的读后感大全

  《他的秘密》是一本由[澳大利亚]莉安·莫里亚蒂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大鱼读品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的秘密》读后感(一):《他的秘密》?

  “一场事件能否定义人的一生?少年时代的一场恶行是否能抵消二十年的婚姻生活?”

  “人们总认为悲剧使人明智。悲剧事件似乎能自动将人们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但Rachel不这么认为。悲剧使人变得可怜且充满恨意,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智慧或领悟。对于人生,Rachel并没有生出什么高见,仅仅认识到它随意且残忍。一些人残忍地被他人杀害,其他人因为自己不经意的错误付出巨大代价。”

  “等到恨意的浪潮离去,爱依然存在。”

  ——

  看的时候心里一直不太舒服,像总是梗着点什么。

  看到一半才明白,给人的感觉和隐秘的角落有点像。

  很多时候人好像更适用于量子力学,因为本质上来说人都是叠加态,既好又坏、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而并非能单纯用好坏来衡量,就像黑箱里的那只猫。

  所谓的真相,也许是坍缩瞬间,但并非就是对的。

  看书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如果是一个做了好事的坏人、如果是一个做了坏事的好人,到底应该被如何对待呢?

  《他的秘密》读后感(二):有趣的懸疑小說

  之前度過作者的小叔「小謊大事」的,這是一部被改編成了影集的小說,內容非常有趣,這次又閱讀了作者的成名作「他的祕密」。

  書籍的封面很有趣,一個穿著高跟鞋的女人手中拿著一封信,這就是小說開始的線索。可能是因為是我對二戰的歷史比較感興趣,讀了開頭幾頁感覺就想要一直讀下去。

  懸疑類的小說就怕劇透,這邊就秀一波裝幀設計吧:

  《他的秘密》读后感(三):懒得想标题的读后感

  我似乎比较喜欢看日本的本格推理和欧美的社会派推理——不喜欢欧美的本格推理是因为对它们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不太适应,且较为喜欢日本新本格的想象力;不喜欢看日本的社会推理是觉得索然无味,当然社会派推理的诡计本身并不如本格那么巧妙,欧美的相关作品也不是胜在其诡计上,而是胜在其细节描述、人物塑造等方面(我其实看的很少,只看过少数作品,包括约瑟夫·铁伊的《萍小姐的主意》,只好用这类作品来替代整个欧美风格)。

  先说说本书的悬疑。书后有评论说“充满了悬念和转折,所有谜题直到最后一页才完全揭晓”,我其实不敢苟同:转折确实有,但并没有充满悬念。和日本相比,欧美的社会派推理总有种感觉,就是没有层层推进的谜团。也就是说,日本推理(尤其本格)往往会不断引出悬念,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告诉你还有哪些疑惑没有被解决,因此往往拿到书就不得不一口气读下去;欧美的则会在中途让人有种谜题已经全部解开的感觉,然后突然来个转折,因此往往我得分好几天看完,阅读途中能随着停止。本作也是如此,读着读着就感到没有什么谜题了,凶手也知道了,动机也明白了,直到最后一页才解释珍妮死于主动脉瘤。即使是“最后一页才完全揭晓”这一点,也是作者用了一种在推理上显得讨巧的做法(“永远不会知道……”),在文学上突兀地说出一切谜团(虽然在情节上并不突兀,前文鲍约翰掐珍妮那一章已经暗示了珍妮并不死于谋杀,因此读者大抵能猜到)。

  本作吸引我的,更多还是其文学性——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一些细节的描述,个别细节的修辞比喻很有戏剧性,个别细节则令人有共鸣。一些象征性的暗示(柏林墙)也值得玩味,各位主角都困在了自己的柏林墙里,想追求自由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去追求。主要写法也值得商讨,三个人物各自叙述各自的视角,并用一些细小的点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唯一让我困惑的是苔丝这个人物,和推理主线关系不大,可能是为了解释康纳的行为而产生的,但又显得比重过于大了。

  《他的秘密》读后感(四):他的秘密,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

  多年前的一场悲剧,发生在这样一个平静又普通的小镇,从此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轨迹。

  瑞秋

  本来她可以看着女儿珍妮长大,虽然后面得知,其实她的女儿病的很严重,并不一定能活多久。她本来也会和丈夫开开心心的生活,和儿子儿媳愉快相处,不至于每天都活在女儿被人杀害的仇恨里,不至于一见到怀特比康纳就内心煎熬!最后还在想杀死康纳时,撞伤了塞西莉亚的小女儿波比!

  康纳

  本来他可以和珍妮恋爱然后分手,之后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不至于因为珍妮的死而一直自责,导致自己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从会计改行成体育老师,从而跟前女友分手,之后又遇见苔丝,再次被甩,之后再也无法爱上其他人,无法认证对待感情。

  塞西莉亚

  本来她有个很好的老公,有三个可爱的女儿,工作也风生水起,所有人都很羡慕。可是她的丈夫因为杀害了珍妮,有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夫妻生活不和谐,最后因为丈夫一直不肯坦诚说出真相,甚至间接伤害到了自己无辜的小女儿!

  一切仿佛命中注定,如果不是鲍约翰当初杀害珍妮(虽然后面证明珍妮的死主要不是他的原因),那么瑞秋也不会误会康纳,如果不是康纳因为珍妮的死有心理障碍,他也不会从会计转行成体育老师,如果不去当体育老师,鲍约翰的女儿波比也不会那么喜欢康纳,也就不会那么不管不顾地去追放风筝的康纳,也就不会被瑞秋撞……

  一开始三条线循序渐进地各自发展,慢慢地三条线汇聚,交织出这个小镇上爱与恨纠缠的故事。

  每个人的生活都一地鸡毛,瑞秋天天在失去珍妮的痛苦中生活着,因为珍妮的死,她忽视了所有,唯一的乐趣是陪伴孙子长大,可是孙子也要被儿子儿媳带走了。她跟儿媳的关系也不怎么好。

  塞西莉亚虽然有三个可爱的女孩,却对她们不够耐心,和丈夫也已经很久没有夫妻生活了。偏偏这个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丈夫多年前写下的遗书,而里面的内容,让人完全无法接受!

  苔丝从小和表妹一起长大,有着社交恐惧症的她,庆幸一直由表妹陪伴着长大。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表妹勾搭在一起了,而母亲的腿也受伤了。

  但所有人,都在最后那场车祸中,得到了救赎。瑞秋得知鲍约翰才是杀死珍妮的凶手,可是她却也导致了鲍约翰的小女儿的车祸,在得到与失去之后,她终于看开,开始和儿媳妇温柔相处。而塞西莉亚也终于不用再那么躲躲藏藏隐隐瞒瞒地活着了,不管后面的生活再怎么糟糕,她都做好直面迎接的准备。而苔丝也在这场车祸中想明白,到底是选择康纳还是威尔。

  其实我还是觉得,就算最后说明了,其实珍妮的死主要原因不是鲍约翰,但他也逃不掉责任吧?如果他不掐珍妮的脖子,珍妮就算得病了,也还能再活几年吧?

  而鲍约翰是真的很渣!珍妮不是康纳杀的,康纳的自责反而比他更多!多到都影响生活了!而他只是煎熬,不再有夫妻生活!被塞西莉亚发现这个秘密后,他竟然把锅甩给塞西莉亚,让塞西莉亚决定让不让他去自首!真的很渣!如果真的有担当,难道不是应该安排好一切,然后告诉塞西莉亚,自己主动坚持去自首吗?但生活永远不是演电视剧,不是小说,没有那么多政治正确,没有那么多三观正常,如果他去自首,那么塞西莉亚就要一个人面对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估计日子会很难过!只是,这毕竟是小说,我真的很喜欢塞西莉亚甩了他,然后让父母过来,帮自己一起带孩子,然后放心搞事业,再找其他男人!鲍约翰真的很怂哎,直到最后,真相还是塞西莉亚说出来的!

  康纳也是真的好惨!明明人都不是他杀的,他反而有那么深的自责,要经常去看心理医生,甚至因为这份自责,导致和前女友分手,后来遇到了苔丝,还被莫名甩了,后面再也爱不上其他人了,只能放纵度日。多年后再次遇见苔丝,本以为可以再次获得爱情的眷顾,结果却再次被甩!我真的好希望苔丝选择他啊!明明那么优秀的一个男人,那么多女人都喜欢,却没有好结局!还要天天被瑞秋仇恨着。真的好惨!

  威尔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和苔丝的表妹是什么鬼?搞柏拉图吗?突然向苔丝宣布,他爱上表妹了,要和表妹在一起,等苔丝给孩子办好转学,回到母亲家里,遇见前男友,再次勾动天雷地火,准备开始新生活了,他又找回来,说什么直到苔丝和儿子走了,他才明白,其实他没那么在乎表妹?这是搞什么啊?闹着玩儿呢?也太不靠谱了吧?表妹也是惨,爱上这样一个没主见的男人!

  和大小谎言一样,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鲍约翰要亲眼看到女儿出车祸了,才终于醒悟,体会到失去女儿的痛苦!说什么你永远无法感受到别人的感受,除非你跨越那道墙,那这道墙的代价也太大了,女儿失去胰脏失去右臂啊!

  其实也大小谎言一样,与其说是悬疑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独立女性的伦理小说。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看热情的塞西莉亚、内向敏感的苔丝、以及泡在悲伤里的瑞秋,这几个中老年女性如何实现救赎,获得新的人生,收获幸福。

  作者的写作手法真的很棒,一开始三条线各自独立发展,慢慢合并,而且所有故事都是同时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内的。而且可能是因为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吧,作者的叙述真的好细腻,好多很细小的细节,都让人仿佛置身在小说中,就好像是生活在小镇中的村民,亲眼目睹着所有故事的发生!挺棒的。

  最后还是要吐槽,鲍约翰真的太渣了,他一个人的秘密,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那么多人悲痛地过了这么多年,都只是因为他!

  期待布莱克·莱弗利的电影版,我真的好希望拍地恐怖点,把最后瑞秋跟中年的珍妮告别拍出来,或者直接把珍妮拍成一个幽灵鬼魂般的存在,想想就刺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