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七年读后感精选
《美好的七年》是一本由[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好的七年》精选点评:
●半夜看得好难过……是新生到离别的距离。 有些搞笑却有道理的:愤怒的小鸟和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精神同构;和“我”同瑜伽组的组员都生了;“我”会关心出租车司机的膀胱是不是需要解脱;为什么不遵守法律?因为我是猫,法律不适用于猫,喵喵喵。
●幽默而悲情
●如果有炸弹袭击,我们就玩熏肉三明治的游戏,如果炸弹声不再响起,我们也可以玩。
● 这本书翻译的非常好。作者感情细腻,在对日常生活的有趣片段描述着对战争、对爱情、对亲情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猫的那段描写,让人惊讶作者的才华横溢。善于隐喻,在轻松自然中让读者体现作者的独具匠心。整体来说,是读着轻松,思考确沉重的一本矛盾的小书。
●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就好了。
●对写哥哥的那部印象深刻有感触
●把苦难的生活过成幽默诗。
●在炸弹
●作者太有趣
●艾特加是个小男人,不谈论政治、事业、权力,“不鹜于虚声”,细腻不忧郁,坦诚不自大,擅长在常态化的苦难中找到一点点希望。用了这么多“不”是因为个人觉得这个作家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度高到令人吃惊,希望他不要得抑郁症吧,另外父亲去世那篇感动死我了。
《美好的七年》读后感(一):美好的七年
如车厢偶然的相遇,他用轻松略带慵懒的语调,豁然而洒脱的态度,向你缓缓讲述七年中发生的事,不经意间引发你对生活与政治的思考,使你时而微笑,时而拧眉。到站后,彼此挥手微笑,或许将不再重逢,所以道别更为真挚。正如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不知这本书会不会让你想起金圣叹)-2019年7月13日读《幸福的七年》有感。
《美好的七年》读后感(二):美好的七年
《美好的七年》是一本非虚构作品,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凯雷特在其中描写了七年间自己的若干经历和感想。那七年里,他经历了恐袭、战争、车祸、妻子流产、父亲去世,但他称之为——美好的七年。他举重若轻,用轻松诙谐的笔触为我们娓娓道来,令人笑中有泪,乐中有哀。
据说凯雷特是以色列“所著图书失窃率最高的作家”,还有书商给他写过信,请求他尽量在夏天出书,因为冬天人们都穿大衣,偷书更方便。这是我读的凯雷特的第一本书,我倾向于相信这个传闻。
另,我儿子还不会说话,但我能看出他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时老师推荐的作品,从未令人失望过,该少女太了解我们母子俩的品味了。
《美好的七年》读后感(三):暖暖巧克力
每一章节都在述说一个柔情又幽默的故事,作者的父亲,哥哥,姐姐,儿子,每一个都是特别的有爱和精神富足自由的存在。不论生活是否顺遂,都是认真用心的样子,让人动容,同时觉得内心生出无限力量。
“我看着哥哥穿着军裤,上身赤裸,身上文着一幅基地下方河谷的水彩画,我知道那正是我长大后要成的样子:一个士兵,即使穿着制服,也永远不忘自由精神。”
“他没有向当地御象者那样对着大象叫喊或轻轻踢它。他只是俯身向前,对着大象的耳朵悄悄说了些什么。从我坐的位置看过去,大象好像点了点头,转向我哥哥要求的方向。在那一瞬间,有种感觉回来了--这种感觉贯穿于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为哥哥感到骄傲,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有一点点像他,能在原始森林中骑大象,还不用提高嗓门。”
《美好的七年》读后感(四):美好:除了感知,还要创造——读埃特加·凯雷特《美好的七年》
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凯雷特在《美好的七年》中讲述的故事,从当时的外部环境看,实在说不上“美好”。 中东战云密布,以色列处于风口浪尖,民众在炸弹阴影中战战兢兢生存;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时时感受到犹太人面临的种族歧视;亲人中,姐姐去世,爸爸患病,妻子流产,恶耗不断。但听作者在《美好的七年》中娓娓讲述七年中的生活片断,你却能感同身受分享他的美好生活,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矫情。
保持感知美好的能力,在平凡中生活琐事中体味亲情,发现乐趣,这是凯雷特幽默洒脱文风的底气。凯雷特书中提到的七年,始于儿子列维出生,终于父亲患癌症去世,其中穿插着三代家庭成员间的故事,以及他在世界各地参加活动时的趣事。凯雷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所在,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开颜解颐。面对刚出生两周的儿子,凯雷特在《成年婴儿》中任思绪飞扬,把儿子写成受神启的人、瘾君子、精神病患者、自我仇恨的犹太人等。《没有什么可失去时,怎么样都是赚了》中精于商业头脑的老父亲,竟然把自己家当成任人参观的样板间,换来免费的地板瓷砖。《我的第一个故事》中,哥哥在夸奖凯雷特写的故事“棒”的同时,却顺手把打印稿用来铲狗屎。《胖猫》中儿子违反学校规定偷吃巧克力时,把自己说成是一只猫,凯雷特借此讽刺了睁眼说瞎话的政客。《来电与应答》中,作者与不屈不挠的推销员进行了斗志斗勇的对话较量。《小鸟的眼睛》通过夫妻二人与母亲对“愤怒的小鸟”游戏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两代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观念冲突。《情缘威士忌》记述了父母和凯雷特与妻子两代人相遇相爱的趣事,以妻子“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但你总是将它创造为另一种更有趣的样子”作结,以戏谑的口吻指出“作家的行事风格”。这些记述中有幽默、有反讽、有狂想,但都指向一个目标——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善于从平凡琐事中寻得美好和欢乐的成分,这种对美好的敏感,是快乐产生的动力所在。《沿着父亲的足迹》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散文,先写作者与儿子之间温馨的交流,然后是作者出差时,“无逻辑可言”地把父亲生前忘在他家的鞋子装进行李箱,当在旅馆中因意外鞋子浸水后,他穿上了父亲的鞋子,“非常合脚”。在平淡自然的叙述中,可真切触碰到亲情在代际间的传递,直至让人泪目,可视为以色列版的《背影》。
在苦难中努力创造美好,则显示着凯雷特笑对生活困苦的勇气。生活在以色列,如同时刻站在炸药桶上,书中多篇文章都提到了炸弹和恐袭。面对这种不时而至的生命之忧,凯雷特在家人特别是孩子面前,也努力创造出美好的成分,消减战争给儿子带来的阴影。《熏牛肉的三明治》中,突袭警报响起后,一家三口停下车,在路边卧倒避险,夫妻俩将儿子列维夹在中间,凯雷特把儿子说成一片熏牛肉,夫妻俩则是面包片,在爆炸声中,一家三口“享受”着游戏般的乐趣,实在让人感佩。《让炸弹飞》背景是中东核爆的恐惧,凯雷特设计了自己和伊朗总统内贾德在梦中拥抱的桥段,并生出了从银行贷一大笔款,在世界末日前花光的俗世狂想,结尾却又回到了解决屋顶漏水的现实问题,行文曲折有致,让如履薄冰的不安定生活平生若干乐趣。从《我令人哀悼的姐姐》一文,可以感觉到凯雷特与姐姐深厚的姐弟之情,是一篇感人的怀念文章,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姐姐当初为他祈祷“再遇到一个令你幸福的人” 为由头,引出和妻子的幸福生活,仿佛泪光中的微笑,生活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之中。
凯雷特以短篇小说知名,《美好的七年》是他首部非虚构作品,以散文的笔法、小说的意境,营造出达观幽默、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哪怕环境再恶劣,只要拥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和在苦难中创造美好的勇气,“美好”就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