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渔识读:看透本质,换个角色
文/夜渔
《檀香刑》这本书,我读的很慢,每天也就10页左右,一小时之内还没有超过20页的时候。
我读这类书通常都很慢,之前读《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也是。
虽然读的慢,但是咱有耐心读,因为越读越有意思。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现在基本都忘了,但是如果稍微一提,我就能记起来,因为有些故事有些观点印象太深了。
一本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某个故事或者某个观点,甚至就那么一句话,只要一提,瞬间就想起来了。
这就像我们和别人聊天,聊完之后,咱又和其他人聊,聊的啥呢?聊的那个人怎样怎样,他说过什么,他做过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故事,有观点,还经常引用别人说的话。
所以很多人经常说不会写文章,其实写文章就是说话,你把和朋友在一起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了。
描述一下你想说的故事,总结一下你想说的道理,故事中穿插朋友说了什么话。
就这么简单。
按照这个思路去拆解任何文章,你会发现基本类似。
就是说,原理都是一样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敢写,不怕写不好,不怕别人怎么看。
前段时间我不是写过一个公号大V嘛,他就说过一句很霸气的话,大概意思是:你们爱看不看,老子就是要写自己的观点。
不仅仅是写文章,做任何事都一样,只要咱不违法不害人,大胆的去做就可以了。
以前我也不敢,但是经历之后就好了,而且看待很多事情也会跟着发生改变。
比如以前看到别人做事失败了,咱会嘲笑,说他不行。
现在呢?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你敢做,我就很佩服,而且我也会给予支持和鼓励。
《檀香刑》读了有一半了,从一开始读的不知道作者想要写啥,到现在越读越上瘾。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成为经典,因为它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是咱通过阅读观察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是咱通过阅读窥探别人的内心。
观察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做不到,懂得反省的人看似很多,实际上很少。
窥探别人的内心,是人性,不存在有意识无意识,顺着人性这根杆就会往上爬,越爬越兴奋。
《檀香刑》读到现在我就是这种感觉,前面几章都在写每个人物的内心想法,后面写的啥,我还没读到,我猜测后面就是小说模式,人物之间开始通过故事串联,串联的同时描写每个人物的内心想法。
这类作品和普遍小说不一样,普通小说描写人性太浅,这类作品描写人性很深。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作品的水准。
当然,也有例外,有的作者思想境界很高,但是写的作品却很浅,因为他们是为了迎合。
这里面存在一个势差,就像游戏制作者和玩家,就像短视频平台的后台推荐机制和我们,我们喜欢啥,平台就给咱推荐啥。
大数据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弊大于利,因为它完全是顺应人性,我们需要看透本质,否则思想层次以及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看透本质的根本是什么呢?
原来咱是浏览视频的。
现在咱是发布视频的。
换个角色,就会不一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