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29 01:17: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的读后感大全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精选点评:

  ●非常喜欢的微博书。

  ●老头的简单生活

  ●闲情 雅趣

  ●2015年3月29日读,2015-106。

  ●阮老师的微博认真、动人。值得珍视的人生。

  ●有一个感受:摄影到最后,就是生活了。文学、绘画诸多生活之余的从事,或也如是。从阮义忠给各章安排的标题——京都一周、大陆四地、在家度假、爱物惜情、插画年代、花莲之行、城市森林、关渡观心,可知所辑录微博的内容:居家/旅行,寄情/怀旧,一个摄影人的生活札记。阮义忠写到家庭的内容让我觉得,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一个人如果不实现好自己,也无法构建好家庭,大体就是古人所云修身齐家吧。摘录一条我以为可以体现本书特质的微博:四点整鸡鸣了一次,狗吠了两声,以为一天便要开始,然,又回归寂静。热了杯牛奶坐在窗前木椅上默想,呼吸不知不觉和着钟摆。鸡又鸣了,山路有车灯划过,早起或晚归者,在日与夜的边境进出。有些人想逃离之所,正是另一些人的梦乡。观音山现形了,神正在宇宙的暗房里冲放照片,一幕幕影像被显影、定影。

  ●有一种不服老的可爱度在里头,喜欢第一篇在京都的笔记。

  ●说实在,有点意外这本书有7.8分。微博摘录式书籍,也属于生活随笔,到书末,有几些片段有点意义,文字内容于个人质量不大,图片亮点不多,主要为记录式照片。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美好的时刻总会令我想起往事,于是,甜蜜之中渗出苦涩。

  ●现在出书也是很简单。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读后感(一):每日的用心生活

  当时读这本《一步一天地》,端的是拜见“中国摄影教父”最新力作的心,《人与土地》里黑白鲜明的静默影像还历历在目。他镜头下一张张脸孔,一片片土地,温暖又苍茫,悲悯又亲近,隔着时间和空间,把乡愁晕染得一发不可收拾。

  可拿起这本书来,浓重的黑白散去,却见老先生深沉的人文关怀之外另外一种面相:会纠结京都之行哪里寻素食,找到后欣欣然欢喜;会理直气壮于博友的质疑,隐隐还有愤愤之气;会开心于新购咖啡机的美味,来回比对;还会回拭旧物,想想当年……于生活每日每日的观察,于心境逐日逐日的关照,温润实在,惜情爱物。短短140字的微博小方块错落之间,让人隐隐窥得,原来拍出大情大性作品的先生是这样生活的啊!

  当然短短篇幅,随手影摄,确实不能和专门的摄影作品集的纵深感和系统性相比较,书中老先生自己也提到,有博友质疑为何他也发布这种“糖水”作品,言下之意大师应该有大作,日常家居,拾遗合影看起来都太没营养,像是取趣讨巧的甜头。但先生回答:“肖像若只拍成样板,新闻若纯是记录,观念含糊的新摄影,也是糖水。关键不在于‘拍什么’而在于‘传达什么’及表达力度。”我想先生这一辑想说的应该就是佛法里的“把握当下,恒持刹那”。所以境遇也许分高下,用品也许有贵贱,所摄事物也许有大小,但每走一步愿意停下来去感受,去思考的生活态度,其实确确实实可以渗透进每日每日的生活里。做不做得到有多少归结于外部环境,又有多少境化于心呢?

  曾经我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是兴冲冲背包走天下的爽朗气派。可年纪渐长,有时候会看着父母,想是不是未来就会是这个样子:不停为儿女操心,然后用无数的家事体现自己的价值,埋掉自己过去的念想愿望。但转头看到阮先生这样的老人,又会觉得念想未必就要断绝,每日所行所见所想所念都可有心得正见,在年纪长了的时候,温温吞吞拿出来翻阅,是自己品味也好,是用来传道授业也好,就确实生活出一种可以琢磨的丰富性来。我的思索在他的生活里找到一个安详的答案:

  认真地生活,未必要用力,但不能不用心。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读后感(二):阮义忠的微博摄影日记《一步一天地》

  阮义忠的微博摄影日记《一步一天地》

  这是阮义忠的第二本微博日记了,微博这种媒体和微信一样好像是过眼云烟,过去了就很难找到了,虽然可以收藏,可以一页一页的去翻检,可是随着内容迅速的增加,使得寻找变得异常困难,除非有必要的理由,否则的话,谁都不会去查找了。所以阮义忠把自己的微博集中成书,算是一个纪念。上一本叫做《一日一世界》,和这本算是姊妹篇了。

  喜欢阮义忠的摄影,完全是因为看了他的很多书,其实如果论摄影技术,技巧,内涵等等方面,摄影师实在太多,简直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凡了解点美术,甚至从来没学过美术,只要有点灵性,有点悟性,拿起相机都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这也许是世界上入门水平最低的艺术了。不过很遗憾的是,却没有一个摄影师喜欢写。他们总是说用自己的图片说话就够了,不过如果加上文字,那么一张图片的力量会被放大十倍,甚至更多。其实也不是没有喜欢写的摄影师,比如赵铁林的《另类人生》,还有马宏杰的《西部招妻》,都是靠着文字,让图片变得更加有力量。

  不过阮义忠并不是那么关注人物的命运,这两本摄影书,都是日常的生活,一点一滴,一物一器,很悠闲,很轻松,处处透漏出生活的安逸优雅。让我们这些吊丝们羡慕不已。这日子过得真好,天天拿着相机拍来拍去的,今天一家去日本,明天去花莲,今天在寺院中一座一天,明天捡到一个被大风挂断的枫树枝,顶着风带回家,查到花瓶里,真美。

  去用咖啡机做一杯咖啡,去买一台黑胶唱片机,欣赏一下新买来好像是卵石的调料盒,去拍下刚买来的水果,用镜头去扑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去寻找有趣,生活不有那么多现实的压力,你就可以静下来去感受,去倾听,去观察。

  是的,我们也向往美,向往艺术的生活,向往成功,向往悠闲的享受人生。可是我们却在不停的奔波,为了生活,为了孩子,马不停蹄。在没有完全解决生活问题前,即便你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你依然会没有心情去享受这时光。

  不过我相信我们也会有一天会达到台湾的富裕程度,会不再感觉到生活的巨大压力,会向我们小时候一样,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片云,一朵花。这就是我们的梦想中的生活吧。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读后感(三):用心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的摄影风格绝对跟绘画经验有关,如果没有那些美术训练,作品构图不会这么利落。”-----阮义忠

  微博曾红火了几年,但自从密码忘记就很少上了,阮义忠把微博当作日记,每每记录几十字,积累下来,便是这本集生活、摄影、绘画作品于一体的《一步一天地》。

  阮义忠自述甘于“重复的生活节奏,而且一向把兴趣、工作、生活都混在一起”,这是因为他“在老东西上体会新意义”,并视之为“自我教育的方式”。也即是在“方寸之间,心却遨游世界”。玩京都的建仁寺,被斗室隔扇画“云龙图”镇住----水墨的洒脱,最静蛮是最动。在金阁寺,体会人造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存。大名鼎鼎的龙安寺石亭造景,禅机的枯山水。在常州黟县(黟 yī 黑木。)关鹿村看摄影展,感受徽派古厝。古城的厚重,苍桑与现代摄影的光影呼应,非常典雅。在大理洱海,取景一角,也感概“任何事情只要过度就会变质,次序与比例永远是最好的尺度。”在杭州,参与166文创园工作坊,传承摄影的人文精神和暗房手艺。

  在家度假一章,主要是以图文方式记录自己的休假生活。野生的芦苇、惟妙惟肖的蜡制水果,蜘蛛丝悬落的落叶,光影中的石凳,干枯的满天星等等一瞬间。这些闲情逸致的照片,闲适,愉悦,有“恒持刹那”的感动。爱物惜物,则是拍一些自己的心爱物品。CD机,咖啡机,老钢笔,莱卡相机等等,品质生活的一面。

  至于插画方面,阮义忠自1969-1973年,曾取笔名Q.Q,用钢笔、奇异笔、毛笔画黑白线条。后来投稿《幼狮文艺》,并于1974年在《汉声》杂志工作和拍照。阮先生的插画,非常有民国范,简洁抽象,又曲线生动,表意性很强。对这些插画,事隔四十多年后看,阮义忠本人都觉得“年轻时的我是多么前卫与现代啊,但随着年纪渐长,却是愈来愈回归传统。”

  城市森林记录了都市中寻找自然的片光吉羽。阮义忠谈摄影之眼:“心有所想,就像箭有标的,即使射不中也不远矣。”“不拍大景,专从小处着眼。有此念头,就不会太在意前后景深,专注于细部之美,微观之妙。岩壁、台阶、石块、苔藓的光影变化都告诉我,小角落之间也有大宇宙”。后又言,“思想来自对生活的体悟多于书本的知识”,“努力落实于用物惜物爱物敬物的体现,而非拥有物的多与少。”

  关渡观心非常有禅意。“何谓永恒?”证严法师答:“当下即是永恒。”

  纵观全书,感受用心生活的点点滴滴,若是苦于不知晒什么,那么从这本《一步一天地》里会有许多启发。生活的魅力与美丽,也尽在这些平凡又细碎之中。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读后感(四):身之旅行,心之旅行

  《一步一天地》写的是阮先生的微博生活,每篇字数都不多,但是贵在坚持。我总觉得人生最难得的是坚持。坚持一件事情,坚持一个想法,坚持自己的信念,然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也曾没事刷刷微博,但像阮先生这样能把微博当日记一样,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未曾见过。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对待同一件事情,做法也不相同。微博中记录的多是生活的点滴和旅行所见。把自己看见的、遇见的,就这么记下来。或许哪天空闲了,自己还能翻翻当时的照片,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人生中,很多事情或许当时难忘,但是日子旧了慢慢的就变的模糊了,我想如果真的能将平日里快乐的事情记录下来,一点一点的积累,再回首那会是怎样的幸福。

  书中,焦点集中在了旅行上,有短途漫步,有长途探索,有身体的旅行,也有心灵的旅行。曲径通幽的小道,雕琢精细的石像,典雅美丽的环境,那些所有的美好让人词穷的画面都被相机一一记录下来。阮先生的相片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照相技术有多好,他只是细心的记录下美好的事物而已,更多的应该是侧重教读者去懂得惜物、爱物、敬物。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自己的身影,每一段微博都是最初的记忆。可能看似平凡,却是让人触景生情。阮先生在书中说到,身的旅行时一步一脚印,心的旅行时一步一天地。所有即便是身在方寸之间,心却可以遨游世界,宅在家里也可以度假。出行,最重要的是心门打开,发现美好,感受温暖。若是到哪儿心门都关着,那就等于没出门了。证严法师曾言:生命的长度谁也没办法掌握,但是生命的宽度及厚度操之在自己。生命总会令人不察地消逝,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何不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我总觉得一步一天地这句话似乎有着佛家的色彩在里面,就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一样。其实不然,只是有种年纪大岁月带来的沉淀,那种褪去浮华呈现稳重的沧桑感。友人曾感慨对我说,不是我们长大了,而是变老了,似乎爱回忆了就证明了如此。路上所看到的,身边所接触的。然后用这旅行的姿态去看待。在熟悉的地方看见不一样的美好,在陌生的地方发现熟悉的回忆。似乎一切都变的美好起来。旅行,或许也是如此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