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外流莺》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花外流莺》观后感100字

2020-11-10 23:43: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外流莺》观后感100字

  《花外流莺》是一部由方沛霖执导,周璇 / 吕玉堃 / 蒙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外流莺》精选点评:

  ●9/2@小西天 中元夜。氛围太好。“我们是有身份的人!” 掌点

  ●错了错了, 把里面的严化,认成了严华。

  ●一件衣服引发的闹剧,故事很简单,但是片子本子太欢乐了,可以说是为“金嗓子”量身打造的电影,凸显出了她乐观,漂亮的气质,再加上文化气息浓厚的歌声,配角也很配合,片中也有对社会的吐槽,这股民国风我真是不能抵挡!

  ●戏剧化的情节,喜剧的表演风格,插曲好听,服装好看~

  ●三星半,即使大半个世纪以后在看,这部电影也依然能引的整个影厅笑声不断.周璇真如流莺般的歌声,感觉还是从黑胶唱片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她在银幕上笑的那么落落大方,唱尽故乡的河山,唱尽白首到老.联想她的身世,不禁感慨唏嘘.

  ●2019273 电博。活着没意思,我要回佘山。

  ●at SFC

  ●看得是人物鼻子和眼睛都看不清的优酷在线视频,居然看睡过去好几次。

  ●光影双城展*电博。47年的类型片,主打音乐和都市喜剧,形式可谓新潮(配乐还用了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曲),但价值观保守,人物基本只在误会表面冲突,两人窗口对望时已是私密情景,周璇也暗示自己非“外人”,却不敢睡衣直面,我总觉得有点问题。周璇无疑是唱片嗓,但用现在的话说,可能不是电影脸,本片完成在一种有品味的平庸中。

  ●很无聊的电影,要不是有周璇的歌声最多只能半颗星。男主角是严化也就是秦沛的父亲。

  《花外流莺》观后感(一):还可以

  周小姐和丁先生谈恋爱 徜徉郊外的镜头很有意思 骑自行车 钓鱼 躺在草坪上 以为这是六七十年代台湾爱情文艺片的惯用桥段 想不到四十年代就有了

  应该也算是一部神经喜剧 故事比《歌女之歌》要好 市民商业片就该搞的轻松点 装装可爱抖抖包袱足矣 没有多余的煽情 不涉及狗血的几代人恩怨 设定简单而清爽

  周璇的发型和《歌女之歌》倒是一脉相承的 初看不忍直视 看多了倒也有一种经典的美感

  误会的设计显得刻意 但是也基本能圆的回来 不过剧情还是显得单薄了

  结尾处理的不好 完全没必要加上订婚这一段 老赵的解释也很冗长

  周莺和丁先生 通过窗户抛东西传情说爱的桥段 不知道是不是致敬《马路天使》 不知道周璇拍的时候作何感想 是否激起了少女时的回忆…

  《花外流莺》观后感(二):流畅却单调的明星片

  凤凰的老片,在当时属于右派赚钱为第一要义的阵营,电影主打周旋的明星效应,自然就少不了歌唱,至于电影叙事只能用简单来形容,因为剧情本身就是一件颇为不足道的小事,曲折的矛盾点也不过是个小误会,电影融入了海派滑稽戏的特质,使得电影除了感情因素外,主要是戏剧效果,方沛霖导演的镜头语言十分标准,娴熟但是泛善可陈,并无过多精彩可言,这让本就简单的剧情十分平淡,故事背景依然是中产的生活准绳,男二号被误会后会说出“我们是有身份的人”,而唯一属于贫苦一些的严化,也因为其被女主角青睐得以融入这个阶级,影片的缝合色彩十分浓郁,比如,老赵被警察误会,关了一宿,这当然是整个故事误会的起因,但仅此而已,老赵被放后并无埋怨,反而是被警察教训一番,这不得不说是对现实制度和社会的维护,对市民的训话,而中产成了社会的标杆,似乎人们都要努力进入该阶级,进入不了便是老赵,要无怨无悔。对于周旋,她是卖点,也是电影男性角色凝视的焦点,观众眼前亦然,特别是睡衣造成的误会,这种暗示意味便是那个年代视觉消费的点……

  《花外流莺》观后感(三):啊人间难得几回闻~

  昨日两部歌舞片都是方沛霖与周璇这对黄金搭档在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的作品,他们在香港继续拍上海的故事,延续之前的作风,手法纯熟。其中《花外流莺》绝对算神作,故事在佘山—上海之间展开,几位主角的国语都极其动听,“金嗓子”更是不但唱歌、连每句话都如玉珠落盘,看她的电影真是极大享受。啊周璇太美好了,就算只为那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歌声也值得以后逢周璇电影上映必跑影院!何况剧本虽无新意,但方周等一般人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耐,我若生在当时,一定爱死了银幕上周璇的俏皮可爱、和跟声音同样甜美的喜气笑容。

  同时发现彼时上海“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之执着在歌舞片中最能体现,笑料包袱都围绕着周璇弄脏弄破的衣服和睡衣展开,如今的我们可能会说至于么,这在当时的观众看来,跟衣裳有关的情节却很可能是合乎情理的。

  然后整理了两部影片中的歌曲,其中《花外流莺》前人整理的有误(例如《周璇日记》等),按我的记忆应依次是《春之晨》《月下的祈祷》(不是《晚安曲》,《月下的祈祷》在电影里可是个大笑点呢,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桃李春风》《高岗上》《花外流莺》,另外还有《诉衷情》这首用在《暗恋·桃花源》中叫人断肠的插曲。

  《歌女之歌》字幕大约是后来加上去的,插曲依次是《爱神的箭》《知音何处寻》《陋巷之春》《一片痴情》《歌女之歌》。歌极美妙,陈歌辛、陈蝶衣词曲。而故事也的确相当老套莫名,很可能是为周璇歌曲而编排的吧~

  原来方沛霖二十年代就开始担任美工,首部執导作品就是票房大卖的《化身姑娘》,令我想起二十年代起担任美工的吴永刚,处女作《神女》同样惊为天人。可惜方四十年代末赴港飞机失事罹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