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经典读后感有感
《白蛇》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简装图书,本书定价:18,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蛇》精选点评:
●我……太大意了
●為徐群山動心。
●看到后来才知道..
●难以想象是那个时代写出来的故事,结局理所当然又让人心酸
●同性
●唔……隐晦的les文?
●挺喜欢的。每个故事的讲述当时都说不上来的巧妙,引人入胜的同时,心理的细腻变化让人多同情。里面特殊时代对人的摧残是大背景,主题还是光彩奕奕的美好人性。些许血泪也不乏温情
●。。比起现在泛滥的les文,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模糊性别和同性之情,伴随着见不得光的隐秘和挣扎,痛得又压抑又悲戚,喘不开。
●难得一点理由都说不出,却挺喜欢的书
●成熟作家的文笔还是更优美而易读,善于用多种感官的描写来表达复杂的感受。每个故事都很精彩。
《白蛇》读后感(一):去时朝云无觅处
珊珊与白蛇的初见,白蛇的身影便渗进了珊珊的灵魂,美的不似人间寻常物。珊珊呢?她没有女子的柔情,却也没能像男人一样干脆棱角分明,她从小读悲惨世界,看外国文学,所以与众不同,灵魂也不同。文革这个纷乱的年代,虽让白蛇负了芳华,繁华被一一剥落,可若没有文革,珊珊也只会永远把她藏在心里,而不是,千方百计的去接近那一份纯真。文字的细腻令人惊叹,女子之间纯粹到充满迷恋的爱,互相都渗进了灵魂。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心中没有晦涩没有尴尬,只有满满的惊叹与折服,甚至还有些,感动。真挚的感情与文字,渗入心中。
《白蛇》读后感(二):徐群山的美学
尼采曾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只给予别人的激情和经验以言词,他是艺术家,要从少量体验中悟出很多东西。然而,严歌苓对徐群山的描写仍让我怀疑严本身是个双性恋或有此倾向。因为严笔下的徐群山是如此典型。
我相信这世上本无美丑,而自从有了对比,才使得美丑分化。在我眼中,对比产生的美往往更加动人心弦。白蛇中的徐群山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她是女人,却伪装成男人。而这种男性外表下无意间流露出的女性特质被衬托得如此性感。字字句句中的“他”,满目都是叫我过目不忘的对比:
“…他笑起来,微微咳嗽。她一下迷恋上他咳嗽的样子:一只手握成空拳轻轻抵在嘴唇上。那种本质中的羸弱和柔情遗漏了一瞬,就在那咳嗽中,已经想不起来,这年头谁还会这样清雅地咳嗽。。。”
“。。。就剩下他和她两人时,他一根指,头一根指头地拔下白手套,露出流畅之极的手指线条。他从来没见过男性长这样修长无节的手指。。。”
“。。。人们注意到他那宽大的裤腿怎样给掖进牛皮矮靴,那清秀中便露出匪气来。青年抬手将帽沿一推,露出下面漆黑的头发,他们想如此美发长在男人头上是种奢侈。。。”
对我而言,徐群山男性化的一面,必不可少却又完全是陪衬,我迷恋的只不过是那层纱下的纯粹女性特质。。。而这正是严歌苓所描述的。
《白蛇》读后感(三):情感+理智=常与奇
再后来,老谋子的新电影,再次选中了严的作品《金陵十三钗》,我就不由得感叹,老出烂片的一个作家,为什么频频被知名导演和明星看中?难道是烂+烂,抑或是被改来改去失去了作家的本意?
还是看原著来的直接。
翻起她的一本作品集,一看目录就知道了答案,作家作品是好的!
《拖鞋大队》是我一直推崇的一篇小说,百看不厌,一群文化界名人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生态,被描写的活灵活现。而这恰恰是严作家的作品!我最喜欢的小说类型!
作家一向擅长的倒述、他述手法在文章末端也最终体现。
《白蛇》、《拖鞋大队》、《白麻雀》无一例外的由颇具男性风范的女性和柔弱、女人味十足的女性发生感情冲突构成的,她爱她,她爱他……女同色彩非常明显,却不惹人生厌,没有色情的描写片段,唯有细腻感情的触碰,面对最终的结局,无不让人唏嘘不已。
另外我也比较喜欢她的《金陵十三钗》,《天浴》,《倒淌河》,《少女小渔》,《女房东》,《老人鱼》
反倒是《我不是精灵》,《无非男女》有点俗套
从她的作品里,可以找到那种能触摸到的生活质感。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电影《梅兰芳》也是出自严作家之笔。
纵观她的影视作品和文字作品,不难发现,严作家还是比较适合呆在自己的小说圈里。
《白蛇》读后感(四):她们原来不爱
一开始就是一个女人的堕落。
她堕落不是因为她和男人睡觉,不是因为她在一个个男舞伴中的流浪,这是她展现她美的特有的方式。
她的堕落在于在”文革“的监狱中不再爱美,不再洁净,不再跳舞,上厕所时不再会因为有女看守监视而拉不出屎来,不再因为自视甚高而对窗外粗俗的民工不屑一顾。她为了让民工给他捡烟屁股而高空劈腿,用硬的像铁锉一样的毛巾,满口的污言秽语,还有那不再纤细的水桶腰,牙齿间的辣椒皮,以及汗渍污渍满布的汗褂子。
看着美丽的残酷凋零是件多么悲惨的事。
前舞蹈家孙丽坤以为下半辈子能说的话就是对罪恶的“风流往事”不厌其烦的详细交代以及和窗外的下流民工调情互骂的往来。反正什么都完了,自己一个享誉国内外却不识几个字的舞者被一场莫名其妙的”文化大革命“莫名其妙的毁了。
直到徐群山出现。就像一群小丑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瘦削的体格,英武的军装,冷峻的气质,以及看孙丽坤时那种鄙夷却又怀念的眼神。
是他彻底是孙丽坤扭转乾坤,从一个人生和社会的屎坑里面慢慢爬了出来。监狱里那面没挂镜子的墙印证了她的一步步回归:那不断娴熟的舞姿,和日渐消瘦的躯体。
徐群山说:我小时候就看过你跳舞。
所以我以为是男孩子们共有的恋母情结以及还没有淡去的童年记忆使得他对这被生活折磨得未老先衰、自甘堕落的女人产生怜悯,进而生爱。而那重新产生对生活的希望与舞蹈的热爱的孙丽坤更是对这个苍白的青年生出了少女般的情愫,因为他的高傲,他的涵养、他抽烟的姿势,他冰凉的手指,还有他对自己的褪变的动力。
我纳闷。怎么会呢?她除了长得漂亮,舞跳得好,能把那白蛇跳得如梦似幻,幻人幻妖外,不识字、不看书,可以说没有什么内涵。如此浅薄的一个女人凭什么赢得一个比她小十几岁的才俊的心呢?
我知道这背后必有隐情,定有伏笔,只是不知道,这隐情伏笔这样残忍、这样心碎。
原来徐群山是徐群珊。
那就这样吧,女人和女孩之间的爱恋。尽管孙丽坤断不甘心。
可还不是这样。就算两个人有过亲密的相处,那种感情还是不伦不类,不清不楚。似乎爱的不是眼前的对方,而是对对方的某种希望。
直到最后,我细细想来,孙丽坤爱的是徐群珊伪装的徐群山,因为正是他让她活回了白蛇,活回了女人,活回了自尊,让她在绝境里面找回了对舞蹈和生命的激情,让她见识了一种高品质的,并且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人生。他绝对不爱徐群珊,否则她不会嫁人。
而徐群珊爱的,是白蛇。是那条沉睡在孙丽坤体内,等待着被她用舞蹈去激发的白蛇。因为那是她少女时代的梦想,她渴望成为那条凹凸有致,柔软缠绵的美女蛇。可是她没有,她永远到达不了这梦想。这蛇便盘绕在她长大成熟的扭曲内心中,成为一个解不开的情节。她绝对不爱孙丽坤,否则她不会在孙丽坤煮髎糟鸡蛋时”冷淡的单眼皮下面是怜悯和嫌恶”。
女人哪,就是这么执着,执着于达不到的梦想,执着于找不到的男人
一切都清楚了。我却感到严歌苓那透着轻轻嘲讽的眼神扫了我一下。心里一紧,背脊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