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遇见了我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遇见了我读后感100字

2020-11-17 02:4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遇见了我读后感100字

  《我遇见了我》是一本由周德东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遇见了我》精选点评:

  ●习惯的套路 仅此而已

  ●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作为枕边读物看了后头皮发麻,并做了个噩梦

  ●过瘾

  ●我了结了我

  ●周哥写书写的真好,心里毛毛的啊啊啊啊

  ●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

  ●主题故事比较有新意,想象力爆棚。

  ●大学时候还因为《我遇见了我》的灵感,拍了个小片段。

  ●精炼的文字

  ●我遇见了我还行,这本后面的几篇明显是中国破烂恐怖片的原版剧本……

  《我遇见了我》读后感(一):我遇见了我

  打了一大段话,结果提交的时候遇上网络抽风,就这么没了

  个人觉得这本比较一般,看到结局很失望

  题目叫我遇见了我,其实可以改名叫我遇见了周德东,因为书中“我”不是“我”,如果我是我,我改名叫张三,那张三就是我,我改名叫李四,李四就是我,

  书中的“周德东”在被一个虚拟的“周德东”所驱赶,所迫害时,灵机一动,改名叫了“李沸”,于是,“李沸”就不是“周德东”了,原本的另一个“周德东”就化成了铅字,就这么消散了,但事实,李沸难道就不是周德东了么?不管从出身、经历、职业都没有改变,只是名字改变了,就是另一个人了,“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战胜了“我”

  我不想深究书中是否蕴含着深刻的人性,也不想探讨这个问题,只是想看本精彩的小说……但通读这部小说,显然他既没有让读者觉得惊悚、恐怖的感觉,也没有留下酣畅的阅读感

  《我遇见了我》读后感(二):读后像受了220v电压

  我是喜欢看周德东的书的,他写的恐怖故事都是在引起人们内心自己的恐怖。不过,我认为他写本书挺没劲的。

  优点是另辟蹊径,故事的设定很带感。

  假如忽然出现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甚至还比你更优秀,你看不到他,他也不伤害你,但是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分辨不出你们两个,你怎么办?

  假如你得罪了一个变态,变态全天候的用各种诡异的法子折腾你,敌暗你明怎么办?

  假如你遇见了一堆尸骨,遇见了一个美女,然后发现故事周而复始你怎么办?

  假如你是一个恐怖作家,你写的惊恐故事发生在了你的身上,你怎么办?

  挺有意思的是吧?(我也觉得挺有意思)

  可以每篇文章都是虎头蛇尾,一个套路。

  而且作者的缺点是太啰嗦了!没事儿在文中写个括号就开始和读者闲聊。(是不是很开心,我不是写书评的人,我是书评里提到的人。此时天很黑那个人正走过来哦。)

  反复的描写手法确实可以营造恐怖氛围,如果说不断的反复然后加速把读者脱入精神崩溃的境地里,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我不知道这个手法在别人那人那成功了没,在我这是彻底失败了。

  我认为作者故作玄虚的太过了!我阅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唐僧念经的形象,满脑子都是作者反复重复了n次的譬喻:他不是我……我不是他……我意识到出现了另一个我……他的速度像是220v的电压……他不是我……我不是他..….他的速度像是220v的电压……他不是我……我不是他……他的速度像是220v的电压……他的速度像是220v的电压……他的速度像是220v的电压......电压……

  本文完:用时忘统计了

  《我遇见了我》读后感(三):逻辑有点乱,需静下心看

  我记得这本书在书架上收藏了好久,从刚开始特别迷周德东的书那会就开始存着,放到现在才完整地看完,中间看了两次都没把《我遇见了我》看完,就放弃了,我记得当时看不下去有个原因是因为感觉这篇文写得有点绕。需要静下心一口气读下去,始终抓着文章的逻辑才不容易晕。

  这本书是由一篇中篇《我遇见了我》和《J号楼保安》、《死亡之妆》、《蓝袍子》三篇短篇组成,感觉就是买一赠三,短篇中《J号楼保安》还可以,前期恐怖氛围累积得挺好的,但是后面爆发得不够彻底就戛然而止了,结尾开车再遇见J号楼保安和文章开头呼应,也仅是达到诡异而已,继续写J楼保安带来的实质性伤害也许会更好。《死亡之妆》和《蓝袍子》就有点普通了,没有什么可说的。

  说到本书的主打文章——《我遇见了我》,主要混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文章本来的设计,作者就是要你陷入和主人公一起混乱,感受主人公的崩溃。主要贯穿全文有四个“我”,主角,很像“我”的曹警官,“我”的双胞胎不幸的弟弟,还有一个未知的东西。然后文章开头还出现“双我”视角的切换,第一个“我”讲得好好的,章节后来了一句,其实那个“我”是假冒的。

  像这样故意导致读者混乱的桥段还有两处,一处是本来去妈妈那里讲过了有一个假的“我”这件事情,结果过了几章之后妈妈说老家早就搬了,你都八年没来了。第二处是文章最后,发现和自己对暗号的老婆原来不是自己真正的老婆。

  确实好的小说会让读者在里面一点尊严都没有,只要你陷进来了,那完了,作者想怎么戏弄你就怎么戏弄你,调动你的情绪让你害怕,再让你安心,不等你缓过劲来又进行新一轮地恐吓。在这篇文章里,先慢慢的给读者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慢慢的完善之后,作者在一次次地把你已经信以为真的信息给摧毁掉,你只能跟着主角一样的崩溃。

  回过头来说导致混乱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篇文章恐怖的堆叠是碎片式的,上一章在学校做讲演,下一章可能没有过渡就跳到讲一个小女孩来报恩的故事。

  还有一点是在这篇故事的每一章开头都有一句名言摆在那里,有些可能是作者自己编的,但我没想明白这样处理的用途,这些名言和这章节的内容有若有若无的联系,好像只能增加一些诡异的感觉。但弊端是把本来有点散的章节,隔得距离变得更大了。

  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16章,“我”和另一个“我”在黑暗旷野废弃的工厂里第一次面对面,里面一共有八段不同人物诡异的声音在跟我说话,这些段落的格式全是用一个括折号,然后跟着断断续续的文字和若干个省略号,就是营造那种虚无缥缈诡异声音的那个感觉,集中在一起展示给我的那个画面感是强烈的,读完的好几天,我都还记得这段情节画面,的确学到不少。

  总结:《我遇见了我》值得一看,至于本书的其他的短篇选择阅读,《J号楼保安》也可以选择去喜马拉雅听艾宝良老师的音频,我听过几次,老师讲得超级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