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要略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中国通史要略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19 00:22: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要略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通史要略》是一本由缪凤林著作,东方出版的441图书,本书定价:52.8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要略》精选点评:

  ●正知识

  ●本科时很苦逼得读过的一本书。现在想想,又觉得该重新再细读一遍。

  ●这是“是古”的代表吧。书不错,先生学养很深,但纸太薄,字太小。

  ●翻阅一过,创见很少。简略的叙述了一下政治史,经济、制度、文化部分搬运他人较多。又因缪为柳诒徵学生,文化史部分几乎都从柳书节要。顾颉刚提到的缪著是另一书《纲要》,有资料汇编性质,不要和此书混淆。

  《中国通史要略》读后感(一):值得一看

  顾颉刚曾评定六部通史名著,其中即有缪凤林先生《中国通史纲要》,惜未完书。自钟山书局刊行外,迄今未见重刊,流布不广。而《中国通史要略》乃全本通史,见解独到,强烈推荐。缪凤林先生乃柳诒徵首徒。钱穆《国史大纲》初版,缪先生即指出书中错误多处,功力可见一斑。

  《中国通史要略》读后感(二):强烈谴责东方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态度,简直是对先生的不敬

  书很好,缪先生当年是中大历史系主任啊,名声远在钱穆之上,傅斯年敢说平生不看钱某人一字,却不敢对风林先生不敬。

  强烈谴责东方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态度,简直是对先生的不敬,东方出版社用作杂志的纸张和排版来做这本书,却把价格定的这样贵,简直是不可理喻

  这本书在大陆没有什么别的版本,这是这本书的短板,所以有喜欢的朋友们还不得不看

  《中国通史要略》读后感(三):缪凤林先生一直在大陆声名不显,他可是一代史学家中的大佬啊

  缪凤林先生一直在大陆声名不显,他可是一代史学家中的大佬啊,当年的柳门首徒,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学术功底毋庸置疑,其实先生著述亦非常丰富,通史的两著作就在我们这里少有印刷,我看过一部分,并不比国史大纲差。

  大概是因为缪先生自己留在大陆,弟子们都去了台湾的缘故,盛名不彰吧,他毕竟不是钱穆,钱穆属于两边都先后吃香的,有两段学术生命,缪先生不是这样,他的学术被生生打断了,还有很多这样的学者啊,得亏吕思勉先生勤奋异常,否则,我们还有看到那几本断代史的福气吗,伟光正啊伟光正,我不得不赞颂你,你现在想起弘扬民族文化了?多么像一个强奸犯在奸杀了一群少女后,挑几个剩下的留住她们肚子里的孩子,然后公开宣扬:我们要好好对待我们的后代

  《中国通史要略》读后感(四):一点感悟

  最近在看这本书,刚刚看完钱穆的《国史大纲》才来看缪先生的这本书,两者差别挺大的,现在想比较二者的优劣,因为还没看完缪先生的,所以只能先已感觉直观的方式来说读后感了。

  钱先生的书(一下简称钱书)读来很爽快,他写的基本不拖泥带水,非常干脆,而且主观性很强,叙事风格引人入胜。

  缪先生的书(缪书)首先确实排版上不如钱书那么好,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都被吓到了:出版社挺任性呐,居然用这种品质来对待这位学者!!所以阅读起来真的有点费劲。然后细读起来发觉先生的文笔其实很照顾读者,比起那些长篇大论而言,缪书的语句朴实,尤其是逗号间的字数从未多过半行的,读起来倒是不觉得累,在这里钱书就没法比了,他钱书论证也精彩,但往往说到高兴处一激动就一句话(哪怕是逗号做间隔)都排出一行半多,如果发声读出来,真的喘不上气的(大家可以试试)。最近缪书才看到第三章“列国时代”,发觉和钱书的最大差别是缪书特别在意古昔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把这些内容说的很别致,而钱书基本一笔带过,着重于时代变化后的结果,尤其是对后世有重大意义的结果说得很认真。

  刚刚看到有评论说起缪先生与钱先生的地位和学术成就,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别说,对比完了之后愈发对缪先生感兴趣了!

  有兴趣的欢迎一起探讨哈,献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