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四点》读后感1000字
《午后四点》是一本由[比] 阿梅丽·诺冬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后四点》精选点评:
●不错不错。 有点意思,还能让人正儿八经的思考一通。
●额~快坚持不下去了
●I564.45/6
●怪异的精彩。
●超喜欢这个作者的犀利暗黑风格,很特别。今天早上等车的时候开始看这个故事,愣是被故事里的那个胖子逼得有点暴躁,下午看完后心里有点沉,大概是自以为明白了那个老人最后所说的“不认识自己了”的那话吧。
●黑色幽默的典范。
●智商有限,想象无限~~
●看了以后,莫名其妙很难受。。。还是那句话,电影和书不要乱看,很影响状态。
●是不是这本书有些偏黑暗。
●礼貌了太多年,以致不认得真正的自己了
《午后四点》读后感(一):午后。由自己结束。
在成都之行。经过布克书店。
先是封面吸引着我的目光。
翻阅发现。比利时的文学有它独特的通透。
其中的对话,内容。人物的构造与思维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可读性较强。
《午后四点》读后感(二):有点枯燥的黑色幽默
整个故事前半部分有点吸引我,就因为想知道那个怪异邻居为什么要这么做
后半部分快速的浏览过去了,结果也不算很惊奇.
总感觉原著体现的味道要好一点,翻译后有些语句不太有意境了...
《午后四点》读后感(三):厌世的辩解
实在无法体会那种黑色幽默,不过真是一场十足的闹剧,在我看来像神经病,十三点的故事。请允许我可能由于宗教信仰上有根本性的差异,无法领悟到作者对于厌世的哲学。至于这位厌世的医生没有住在精神病医院里真叫人难以置信,那种地方可没有假期。
《午后四点》读后感(四):猎奇
《敌意的语言》、《尖锐的讽刺》,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就变成《午后四点》了?
诺冬的书是痛快的。诺冬的讽刺是无情的,又充满了幽默。
只要遇见一个粗人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权力是多么有限。人生的最大敌人还是自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
《午后四点》读后感(五):没看到好看的
至今没搞懂作者作此书的目的
看完之后觉得故事没完
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说了一堆
只记住了描写那个肉团用尽了恶心的词语把我对她引向极坏的印象
到最后都没搞懂为什么
但是还是出现了令我爆笑的点
具体是什么已经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