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2022-05-28 02:07: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是一本由阿尔伯特.霍夫曼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0.0,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精选点评:

  ●后面差一点 我要是真选了精神科有没有这书的功劳

  ●基本比较全面地讲述了lsd的诞生和盛衰,好奇霍夫曼。

  ●好吧,麻省的Minuteman系统居然没有这本书——要看还是得买。。。。然后发现它是在Boulder, CO 出的,好吧,作者在哈佛,我们这里,出版在Boulder,清流那神奇的地方。。。。

  ●做准备

  ●“如今有相当多的人试图获得神秘体验,以产生洞察力的突破,进而得到比理性的日常意识更深刻、更全面的现实。”

  ●思想枯竭后的灵魂旅途。

  ●吃不到只能靠这个过过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想象力代替不了經驗(x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一):别担心第一印象

  中译者沈逾的《前言》第一句就不通:“《LSD——我那惹事生非的孩子》是一本在西方科学、文化和社会中掀起巨大波澜的、以一项科学发现的真实故事和由此对致幻药和神秘主义的科学反思。”

  但是正文的译文还算比较流畅可读,大概是另一位译者常青的功劳吧。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二):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看不懂

  虽然是理科生,遇到化学方面的专业术语还是不得不跳过,跳过。就好像在做布满了陌生词汇的英文阅读。如果我是化学专业大概读此书会兴趣盎然一点。但不否认这本书还是很有趣。或者说是,LSD本身就是充满了趣味性的创造物吧。

  那干嘛要读这本书哩。还不是因为蔡康永和他的LA流浪记。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三):小邮票~~

  到底什么是毒品?致幻剂和毒品有什么区别?那个六十年代流行的小邮票到底是什么?我们真能自己制作LSD吗?。。。。

  没吃过猪肉,就看看猪是怎么跑的吧。

  很早以前看《逍遥骑士》以为那段墓地的场景是诗化的滥情,听beatles的《Lucy in Sky of Diamonds》没太在意里面奇妙的臆想。很早以前我没听过LSD,以为大麻是毒品。

  后来这本书和一些人给我扫盲了。

  结构主义认为神话中烟草代表了人对超自然力的追求。我觉得完全可以推广毒品对现代人的意义。看看the door,和赫胥黎,凯鲁亚克给我们的奇妙体验吧。

  比起LSD,什么K啊,大麻啊——我们已经很妥协。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四):感谢作者与译者

  惊喜的在校图书馆找到这本书,看起来算是那种尘封多年未被人发现的好书。

  算是解决了心头的一大疑问。曾无意中获得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便一直好奇那次超越现实的体验究竟意味着什么。

  读完此书,发现自己曾经的体验与霍夫曼博士对LSD作用效果的叙述尤为相似,疏了一口气,庆幸我不是一个人的同时也对此感到惋惜,所谓的天人合一只不过是体内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幻觉“。

  不过就像作者最后说的,现实是多重的,每重现实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意识状态。人体犹如接收器(收音机),接收波长的改变便能切换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通常情况下,自我与外部世界是独立分开的,在LSD状态下,界限得以被超越,维度的突破使发送器与接收器合为一体。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读后感(五):LSD - 致幻药物 & 神秘主义

  致幻药物的特殊地位,是源于其关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状态,就关联到社会大环境对个人影响,关联到各种社会问题。所以这个话题可以挖掘很深,到哲学,到伦理,到社会体制,到医学,到科学,到自然万物... 难怪原始部落崇拜蘑菇,崇拜一些植物。作为人的我个人觉得最神奇的还是人的感受。

  幻觉,是让自我自身的一部分溢流到外部世界,随之一切认知和感觉都变化。就像”Inception盗梦空间”,就像”Donnie Darko死亡幻觉”,这两部电影的情节都是关于幻觉。人所构建的自身体验和外部世界的界线模糊消失。从而经历“神秘体验”,世界观都很可能改变。

  LSD (Lysergic acid diethtlamide) 麦角酸二乙酰胺,一种1938年被发现的,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伴随着嬉皮士运动,被广泛使用。(作者提到),“最后,LSD让位于印度大麻(hashish), 海洛因,苯丙胺,这样有成瘾性,对身体破坏更大的药物”。LSD的风险也是有的,药量难以控制,因为微克的LSD就有明显的药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很难确定合适的量。

  躁狂和抑郁在LSD导致的幻觉体验是不同的,两种状态都会被强化,躁狂更加兴奋充满喜悦色彩和力量,抑郁则产生更多负面情绪,可能就变成了一次恐怖旅行(甚至期间导致自杀),但最后都能回复原来的正常状态。

  一种没有副作用的致幻药剂,给予超自然一般的神秘体验,超出常识,多多少少是反社会的。

  光看这本书里许多的用药体验日志,各行各业,有劈腿的艺术家、药物崇拜的科学家、作家…(许多直接和间接的作品),就觉的很神奇,人和自然是不可分的,超越自我的最终,还是以各种形式回归于自然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