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文章》读后感锦集
《学会写文章》是一本由曹如民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7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会写文章》精选点评:
●不接地气,离得好远,虚而不实,适合机关。多数就跳读了
●写观点,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回顾总结,要高度概括,善于提炼,规律可借鉴;二是形势分析要透彻,讲明利弊,得出有分量远见的结论;三是工作部署要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清晰具体可执行。 先收集整理材料,然后据此来提炼观点,拟定提纲,再根据观点和提纲的需要来充实材料,加以佐证。
●战略写手,写作。
●这本书面向的对象是政企用户,不适合我这种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人。吐槽一下印刷,像是地摊盗版纸张,机工的纸越来越差劲了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好书很多,被埋没的也很多。
●大同小异 实用性一般 个中滋味经历方知晓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材料教学书,虽然看完以后也不可能立即提高自己的文字写作水平,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材料写作入门学习书
●书中的内容比较务实,对于战略写手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第一章是形而上的套话没什么实质性的用处,只是可以窥见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第二章有一部分有用,例如: 熟记核心领域关键词,但是也有一些脱离时代:比如剪报的学习方法。从第三章开始到附录部分,此书的可读性久就大很多了。我认为可以作为一本指导自己学会公务写作和战略写作的书籍。
●现在刚看完第一章,就一句话:成为战略写手很重要,引经据典,大量例证,就看后面的重点部分内容啦!随时更新
《学会写文章》读后感(一):学会写文章值得读
看了这本书,感觉还不错,对工作当中写材料很有帮助。特别是关于写作技巧方面,说得很具体、很生动,还有关于重要文稿的写作流程,感觉是心得之谈,确实很有裨益。应该物超所值!
总之,《学会写文章—战略写手秘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战略写作的大门,为我们展示了当好战略写手、写好战略文章的十八般武艺,如果读者也能掌握这些独门绝技,并用心去体会、去揣摩,在实践中去灵活运用,并把战略写作当作事业持之以恒地坚持,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战略写手,都能写出影响深远的战略文章。
《学会写文章》读后感(二):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我一直最怕的就是写材料,一想起要写什么东西顿时一个头变成两个大。以前也曾下过决心要好好学怎么写材料,因为办文办事办会是机关工作的三条腿,缺一不可。但每次提笔都越发的清楚自己的确不是写材料的那块料,怎么也写不出来。自己也没有信心,于是干脆绝望到放弃。有时也心有不甘,偶尔翻看一些如何写文章方面的书籍,想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大多数文字材料写作类的书籍都在告诉我写文章怎么辛苦,写文章如何重要,写好了怎么教领导待见,以至于一辈子都可以有文章可写等等,彻底把我吓坏了——直到我看过这本《学会写文章——战略写手秘笈》
这是一本有吸引力的书。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我中午阅读的时候准备好书签,打算一天20页的“硬啃”下来,结果下午上班前这本207页的书籍已经全部读完了。
这是一本非常流畅的书。整本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树立理念到学习习惯,从运筹把握到起草修缮,把写文字材料特别是大型文字材料的全过程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本非常新潮的书。作者充分发挥了“笔杆子”求新求变的风格,不断吸取当今最新的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不管是村上春树的跑步灵感法,还是西方第五代管理中的头脑风暴法,都把他们融入到材料写作工作中去。
这是一本引经据典的书。作者的胸中有沟壑,文中不断的引入古人的微言大义,伟人的相关论述,提高文章层次,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还提出从引经据典到创造经典的要求,让经典为文章所用,替自己的文章代言。
这是一本强调跨界的书。即便不在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人,比如说我,也可以从中吸取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书中介绍的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书报杂志进行分类整理,构建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管理的技巧经验,而强调不同领导不同风格,自己要主动和领导风格相适应的部分,不仅适用于写文章,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工作。
这是一本指出问题的书。书中给我感觉最有价值的话,莫过于提出新手感觉写材料无从下笔的根本原因是“知识储备不够,业务素质存在缺项”,提出要勇敢面对,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才能早日跨越探索期,适应写作的需要。
不过,阅读一本有指导性的好书只是一个方面,只有多学多练才素王道,但愿我能因此有所改变。
《学会写文章》读后感(三):作者很强,书一般
200多页的书,干货不多 ,主要讲四件事:结构、内容、文字和风格。
结构要主题明确,架构清晰,核心观点突出,辅之以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亮点,基本是整体框架逻辑的问题。
内容方面,要从战略和全局去思考,对本领域本行业有足够的把握,并且对身边的事和信息要敏感。
政策要吃透,材料要丰富新鲜,善于运用身份获取专业与内容的素材,注重调查研究成果和基层的反馈,也要利用外部环境和学习运用现代科技获取资料。
文字要有功底,基本上就是一般写作的要求要达到。作者提出要多写、多记笔记和多摘抄来累积,写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数据和事实的运用,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这点我想当不同意,排比句用得不要一股子中学生作文味,而用不好的是大多数。但的确老干部体好这个)。
注意创新性的把控,不要太过浪漫,多修改。
回顾总结要高度概括,提炼要点;工作部署要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形势分析要深刻透切讲明利弊。必要的内容要提炼出来形成观点。
风格主要指契合使用者的风格。不同领导喜欢不同的材料,作者把领导进行了分类,按照内容划分为告知型、推销型、参与型和授权型;按照性格划分为求新型、敏感型、务实型、激情型和细腻型。提纲要先给领导过目,满意后才动笔,内容和措辞要符合领导日常风格、身份、场合、对象,最好做到忘我,代入领导角色中去。
领导满意的材料,要符合他的想法、意图和要求,没有曲解和错漏,并且为之润色,信息量和价值要超出领导的要求,给其参考与启示。
之所以说作者很强,书一般,就是从上面的精华笔记来说,作者的长项并不在于写作本身,而在于揣摩上意——这也是写材料最重要的事。但在本书之中,作者虽然提到了各种契合领导意思的东西,终究隔靴搔痒,没有分析个所以然,也没有详明地写出可操作性强的一二三。
而写材料需要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大概是放在台面上不太好讲,所以一概不提。
比如如何把文章写得四平八稳,透露该透露的意思,但绝不留一丝把柄;
比如有些在看起来相似的词语,甚至互换位置都没有关系,但事实上使用哪个词语有严格的要求,代表着很多含义,不能乱用,该如何把握;
比如如何把领导的意思含蓄地表露出来,给该听懂的人听,但不该听懂的人听不懂;
比如如何从领导对大纲和文字的修改看出领导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比如被人用的笔杆子,如何在斗争中写东西时留有余地以求自保;
比如一些常见材料的套路模板;
比如常见风格的材料样本。
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啊。现在书里说的,基本上是多写写都能自行领悟的东西,和体制内笔杆子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很有差距的。
《学会写文章》读后感(四):宣传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从一定意义上讲,宣传工作者就是文字工作者,写不好文章就搞不好宣传。《学会写文章——战略写手秘笈》一书的问世,可以说给宣传工作者提供了秘密武器,可使宣传工作事半功倍,步入成功的快车道。
教人写文章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而《学会写文章——战略写手秘笈》一书却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同凡响。该书首次提出并诠释了“战略写手”这一全新概念,具有创新性强、指导性强、可读性强等鲜明特色,是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提炼,它既讲思想观点,又讲方法技巧,还附录了例文。该书似旗帜,指引着写作的方向,像导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该书系统阐述了写文章之道,宣传工作者需要牢牢把握。
无论是理论教育、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新闻宣传,都离不开写文章,可以说好文章就是宣传力。虽然宣传工作者与战略写手所写的文章有所不同,但基本道理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写好文章?该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写文章的核心是写思想、写观点、写政策,想明白才能写明白,善于谋篇布局,好提纲成功一半,先分水果后装筐,学会调动一切资源,做文章的主人,始终抓住要害,要有打动人的“文眼”,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多用排比句和整句,避免重复,抓住核心词,从引经据典到创造经典,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是“抠”出来的,好文章不让人说“不”等等。这些思想观点揭示了写文章的规律,把握了写文章的方法技巧,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新颖独到,简单实用。宣传工作者掌握了这些规律、流程、技巧,就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提高写作能力,使自己的事业如虎添翼、更上层楼。
该书深入阐述了资料积累之道,宣传工作者需要广泛运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宣传工作实践中,常因缺乏资料而使文章写不实写不好,影响了宣传效果。该书提出了一系列资料积累的方法,主要有: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词汇融化在血液里,吃得进去、吐得出来,网络是身边的资料库,应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养成剪报的习惯,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到基层汲取营养,一口吃不成“胖子”,大量占有资料,始终站在巨人肩上,与高手同行等。这些方法强调了学习借鉴,强调了勤动笔勤积累,强调了去图书馆、下基层、搞调研、上网,既有传统的方法,又有现代的方式,是实践经验的集大成,是搜集资料的“金科玉律”。宣传工作者只要照此去做,必能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练就真功夫、硬功夫,取得更大成绩。
该书重点阐述了加强自我修养之道,宣传工作者需要努力践行。
战略写手是稀缺资源,对其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宽广的战略思维、深厚的理论素养、一定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出色的领悟能力,这些能力素质同样适用于宣传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素质?该书提出:永远思想领先,培养战略思维,努力成为专家,悟性很重要,表达讲究精准性,创新是文章的灵魂,逻辑关系要严密清晰等。宣传工作者必须掌握前沿的科学理论,快速接受最新信息,确保思想不僵化、知识不老化、能力不退化;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不断与时俱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所处行业的专家、所在单位的行家;必须主动去悟,善听弦外之音,把握其规律;必须做到言辞达意,精确无误;必须善于创新,使文章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必须具备逻辑常识,遵从逻辑规律,养成逻辑思维习惯,持之以恒地提升能力素质。
总之,《学会写文章——战略写手秘笈》确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矿藏,是宣传工作者难得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