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祖也成婚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精选

2020-11-08 03:35: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精选

  《佛祖也成婚》是一本由夏洛特·卡塞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一):婚姻就是一场修行

  佛祖也成婚,多么有趣,只不过佛祖是参透了人世的苦难,将大智慧再播洒给世人的修行。

  爱情固然是美的,但爱情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部分,更长的时间里,我们终日面对的都是婚姻里出现的种种,剥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两个终日面对的男女,要如何将这一生一世的旅途走得更完美?婚姻里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我们永远都是在修行中前进。

  这本《佛祖也修行》告诉我们,带着一颗初见的心去面对爱人,去爱那个真实的他,与他一同感受倏忽即逝的当下,这便是修行的初步。要了解到夫妻其实是“一体”,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将自己的感受与对方的感受进行了对立,只有心心相印总是牵挂对方,本着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心去与对方敞开心扉进行沟通,要善解人意地倾听爱人的心声,不作评价不提忠告,不加质疑,只是静静聆听。佛提醒我们,非既往,重今昔,因为生命的过程千变万化,你能把握的唯有当下,所以不要总是揪住过往他的好与坏来比较,只关注当下你才有可能放下成见,这与我们平日听到的一些婚姻理念不谋而合,很多夫妻吵架里,往往会提到婚前,你对我如何如何好,于是现在心里不平衡,觉得你不够再爱我,或者吵架时将以前的积怨发泄出来,于是一场大战开始,但实际上,过去的他是真实的他,现在的他也是真实的他,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下更好,而不是更糟,所以关注当下,只去问当下要如何去做就好。

  夫妻之间也往往并不坦诚,生气了愤怒了却不愿意表达,而是耍一些小手段让他自己明白,但实际上,夫妻间如果能够进行坦率的交流才是最正确的,越是放下敷衍塞责的借口和理由,遵从强烈渴望,我们才能活得越纯粹越快乐。

  人常说,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模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很多人不知怎么去做,总是偏执于自己的想法而不去关注对方,读一读这本书,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或者会有不一样的智慧与收获。

  只是这本书有时理论性的东西太多,也有些臃肿,个人所见,可能是悟性差点儿。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二):追求幸福的婚姻——读《佛祖也成婚》

  从古至今,婚姻总是女子们心中一片神圣的领地,曾几何,未婚的女子多多少少都曾幻想过与心爱的他一起步入婚姻的礼堂那一瞬间,人生似乎就会变得充满蜜糖一样甜蜜快乐。然而,自《围城》之后,人们对婚姻的想法开始慢慢改观,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认为婚姻是感情的坟墓,步入婚姻等于半身进入坟墓。再加上如今社会的各种出轨现象纵生,最新婚姻法又逼迫人们必须面对那赤裸裸的现实问题,婚姻已变得不再如童话故事般美好,恐婚一族开始慢慢增多。

  近日,由于新婚姻法的颁布,身边针对婚姻的讨论开始增多,有许多未婚的女性朋友开始为自己打起算盘,盘点自己的收入,盘点自己的身价,大有跃跃欲试,打算奔入房奴一族,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凡事得靠自己,男人靠得住,母猪都能飞上天。听起来未免悲观。而那些已婚一族则开始查询家中产权,有许多是婚前贷款买的房,房产证上的名字赫然只有老公一个,原本是没问题,可新婚姻法之后,她们心中的小九九开始有些郁闷,一个个想办法夺回这份属于她们自己的保障,用她们的话说,女人嘛,一辈子,需要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仅此而已。

  看着身边的种种,自己也不免开始关注起有关婚姻的问题来,这时卡塞尔的《佛祖系列》扑面而来,这本《佛祖也成婚》引起了我的好奇,通常说来,佛家讲究的是清心寡欲,面对红尘俗世,就是该避则避,不可触碰,为何这作者非要取名“佛祖也成婚”呢?通读之后才明白其究竟。

  所谓“佛祖也成婚”并不是真的去讲解佛祖成婚,而是通过作者所了解的佛法,佛理,为大家解开这婚姻的种种难关。让我感到神奇的是,这佛理也能运用在婚姻生活之中。通读全文,才明白,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婚姻,而在于教授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生活方式。

  为何有些人婚姻成功幸福,而有些人却成为婚姻的埋葬品,这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是分不开的,婚姻就像是一锅汤,想要让它变得独特、鲜美,就要用心地去烹调,时而放一些调料,时而文火慢炖,时而大伙烹煮,这生活的哲学就是经营婚姻的方法和调料。《佛祖也成婚》正是传授人们该如何在婚姻中加入调料。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三):结婚也可以成佛《佛祖也成婚》

  佛当然不可以结婚,不过接过婚的人却可以成佛。就好像说拜佛的时候可以吃饭吗?不可以,那么吃饭的时候可以拜佛吗?这就可以了。其实佛祖也挺好说话的,要不怎么那么多善男信女排着队去求他呢。

  出家人不可以结婚,但是结婚的人也可以修佛。佛经上说女人不能成佛,得今生修炼来生才能投胎成为男人,然后再修炼一世才可以成佛。也就是说女人不能成佛,却依然不妨碍修炼。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佛,多数人都不想跑去七情六欲,不想放弃大千世界,不想看破红尘,人毕竟都是因为爱欲重才生于这个世界之上的,成佛超越了人,但是基本上就意味着对人的一种否定,所以成佛其实是一种理想和追求,芸芸众生还是要在尘世中生活。只是当我们具备佛的智慧的生活,我们会生活得更好,更满足,更幸福。佛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还可以告诉我们通过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够达到这种幸福。

  其实一切都是修行,不仅仅坐禅是修行,少林的武术也是修行,日常的生活也是修行,甚至可以说经历孽障也是一种修行,生老病死都是修行,喝酒吃肉都是修行,婚姻也是一种修行。

  佛祖就经历过这种修行,我相信佛祖的婚姻是很幸福很美满的,用佛祖的智慧来完成尘世婚姻的修行,会让我们的婚姻变得更美好。

  书中列举的各种修行婚姻的方法,虽然未必出自佛祖,但是也都是一些很实用的处理婚姻关系的方法。书中强调自省,强调共同成长,强调沟通共鸣,强调化解冲突,其实也都是修炼的方法,一个人修炼好了还不够,还要把一个家庭修炼好,家庭婚姻幸福了,这个世界也就幸福了,其实这也是佛的目的。

  书中挺有趣的是把夫妻相处的过程分成五个阶段,若即若离,时近时远,知己知彼,远近适宜,亦远亦近。基本符合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也有点佛教禅宗的味道。书中最后提到夫妻之道琴瑟和鸣,接受缺憾,接受那些人生当中的不如意,了解到人生其实就是有缺憾的,谁都不可能随心所欲,认识到自己的界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才能够懂得人生,懂得婚姻的真谛。

  《佛祖也成婚》读后感(四):婚姻没有那么可怕

  在我们小的时候总喜欢看童话里“从此以后,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片段,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总是好奇他们之后的生活,关闭童话,走近现实,我们开始发现恋爱的美,和婚姻的无奈,从最初的婚姻是围城到后来的婚姻是坟墓,离婚率的不断攀升,残酷不断演变升级,新婚姻法的颁布更是让女性心灵倍感雪上加霜的手上,婚姻的安全感顿失,恐惧感不断加剧,恐婚和不婚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青年群体的社会病。

  社会发展到今天,恐婚已经变了原来的味道,从最初比较正常的婚前恐惧症的生理反应演化成了心理反应。彻底推翻了美满婚姻的结论,让结婚成了一种家庭责任,孝道的使命,当选择结婚不是因为自己愿意,而是纯粹为了逃避和摆脱口水之战而完婚的状况增多的时候,婚姻的不和谐因素也在增多,关于婚姻认知的偏见也变得浓重,已婚者的不幸和挽婚者的悲哀都不断冷和打磨着人们对于婚姻向往的热度和坚定。然而,希望总在无望处展露头角,这本书就是适时而生的,没有情感心理研究者的那份犀利和对抗功利,也没有言情故事的那份虚无和澎湃,更没有社会新闻的那种残酷和冰凉,也全然不是故事小说中的失真,它只是利用一个简单的佛家之人的婚姻故事开篇,穿插故事、感悟和心得及方式技巧,全书冠以佛家心理来看待婚姻和夫妻关系,让人少了那份青春激荡,在平和中舒缓不安,有一种洞世的淡然,同时也在不断给情感加温,提供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冷方式的热处理,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美在其中。

  这套著作包括《佛祖也谈情》、《佛祖也育儿》、《佛祖也纠结》、《佛祖也成婚》,只看了这一本,而在看这本书的开篇,看见一句诗“流过你心田的河流,也一定流过我的心田”,觉得很是优美,但在人无意的点拨下却有了意外收获,原来一句诗会衍生出很多的内涵,只是着眼点的不同而已,我看到的是诗的优美,但忽略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常规,这句诗应用于佛文中,来类比夫妻相处之道,这种交互的换位和错位原是有深意的,当有这一发现之后,看这本书自然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也对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已经司空见惯的论点有了肃然的重视,因为这本书与其他不同,平凡但有新意,老调却有突破,舒缓却也浓烈,出世的心看入世的事,淡然却有种历久的迷香。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利用精神疗法来治愈心理顽疾的书,重点讲述的就是立场,婚姻不是地位的争战,也不是输赢的较量,只有摆正了定位,才能摒除错误的认知,从而改善关系。它纠正了我们关于婚姻的不正当认知,无声无息中或许就改变了你紧张甚至濒危的夫妻关系,尽管是未婚族,也是一个非佛门人士,但看这本书还是很有收获的,它讲述的实际上涵盖了婚姻之外内,让婚姻保鲜的同时,也让即婚者们看到了希望,提前补充了一课:婚姻原本可以很好,没有那么可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