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首次公开择偶标准,刺痛了 1000 万成年人最敏感的伤疤
最近在一个采访中,李子柒首次聊到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善良和孝顺,会挖地的话优先考虑。
这话一出,有网友点赞这个要求很接地气。
当然,也网友持相反意见:
这种择偶标准太理想化了,结婚最该看重的不应该是事业和条件吗?
很多读者也留言问我关于择偶标准这一问题。
我个人认为:
我不反对李子柒的择偶标准,那是对婚姻纯粹性的美好追求,但我不建议大多数人把模仿这个标准。
因为李子柒的择偶标准,对大多成年人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30 岁的她事业有成,自身条件也不差,对另一半的要求,早就超脱出物质,更多是求一份体贴与分担了。
她提出会挖地的要求,也是希望找一个人帮她分担生活琐碎,给她关心和爱。
但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谈到择偶标准时,
事业家境,有房有车这些条件都少不了。
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恐婚恐育的一大因素。
当年火爆全国的成都小甜甜,凭着一句“多少钱能养我?能带我吃饭就好了!”就吸引了无数男生前往成都,表示想请她吃饭。
她的走红看似出人意料,实则背后折射出人们对这种稀缺爱情观的向往。
不谈钱的爱情固然美好,但在这个物质堆砌的时代,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单纯谈爱。
正如三毛所说:“婚姻如果不能落实在穿衣、吃饭、数钱这些小事上,是不能长久的。”
所以,一段好的婚姻,是需要谈钱的,
不仅要谈,还要平等独立、大大方方的谈。
九年前,一部《裸婚时代》火遍大江南北,无数人都被文章饰演的刘易阳这番求婚誓言所感动:
“我没车、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
等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我给你当拐杖;
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
童佳倩,我爱你!嫁给我吧!”
来源:《裸婚时代》
爱情的誓言是美好的,
可婚后的生活却是残酷的。
剧中的童佳倩出身在一个小康家庭,而刘易阳是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
三流院校毕业的刘易阳,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家中小企业创意部的小组长。
可他平日里习惯了花钱大手大脚,工作多年,即便领着高薪也没存下买房买车的钱。
这也成为童佳倩父母反对两人在一起的理由。
可后来因为童佳倩意外怀孕,童家父母只能勉强同意两人的婚事。
那时候,他们一直坚信有情能饮水饱,直到结婚后,生活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生产住院、孩子奶粉、日常开销等一张张的账单,让这对年轻夫妻不得不开始考虑钱的问题。
来源:《裸婚时代》
最后,两人的爱情还是败给了现实。
因为钱发生的争吵矛盾不断,当初坚信的爱情也慢慢被生活消磨殆尽,走向离婚也是意料之中。
《裸婚时代》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映射出当今社会很现实的一个道理:
不谈钱的婚姻,是难以长久的。
《傲慢与偏见》里有这样一句话:“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但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大多女孩都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却不明白自己嫁给的是生活。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结婚生子携手过日子,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钱。
想要经营好婚姻,双方就必须正视与钱相关的问题。
你可以一时没钱,但你不能永远没钱。
如果结婚前不好好谈钱,那结婚后多半狼狈不堪。
婚姻,逃不开经济生活。
这也就是我说好的婚姻,为什么要谈钱的第一个原因。
婚姻中,因为钱发生争吵,甚至闹到面目全非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为夫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谈钱伤感情”。
检察官逻格斯讲过一件事情:
有人邀请他回答一个问题:“婚前老公妈妈首付按揭房产,写的老公名字,且老公还贷。
现在装修要我父母出资 20 万,我应该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
逻格斯的回答是:夫妻双方好好谈一谈。谈好了,就去公证处作一份“财产约定公证”。
一听到财产公证,很多夫妻就退缩了。
来源:《婚姻故事》
在男女关系当中,很多人都不敢谈钱,唯恐一谈钱,就被认为太现实,拜金势力。
但就是因为碍于面子不谈钱,很多婚姻最后都闹得头破血流。
那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我们该不该谈钱吗?谈钱真的伤感情吗?
逻格斯的回答很经典:“不,是你们的感情也就这样。
我在公证处的时候,有幸见证了两对佳人来办家庭财产协议公证。
在他们眼里,我看到的不是算计,而是淡然。
两个独立灵魂,在互相吸引后深思熟虑,开诚布公地讨论了今后的生活,
并用最严肃的方式来见证,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件事情。”
来源:《婚姻故事》
最后,逻格斯提出一个建议:
“无论是婚姻中的夫妻,还是恋爱中准备结婚的情侣,我都衷心希望彼此能够好好谈一谈钱,
而不是各自站在大家庭立场上打小盘算。”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谈钱,是很难幸福的。
两个人谈钱,才是真正的务实,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可以为之努力。
这是好的婚姻,为什么要谈钱的第二个原因。
至于那些说谈钱伤感情的,不是谈钱太俗,而是感情太虚。
真正的感情,是经得起谈钱的。
多伦多道明银行,曾经对 1902 位恋爱中的成年人进行了一个关于伴侣与金钱的追踪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
每周至少谈一次钱的伴侣,78% 都感到幸福。而几个月才谈一次钱的伴侣中,只有 50% 感到幸福。
以此推理出:“谈钱”次数越频繁的婚姻,幸福指数越高。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二胎前,工作前途无量,生完二胎后,辞职在家做了全职妈妈。
辞职前,她和丈夫的收入都不低,谁也不用花谁的钱。
决定辞职的时候,她就和丈夫约法三章:
以后家庭财产,包括你的银行卡,都必须放在我手里,我每个月给你发零花钱。
当然,你也可以不同意,那就换你回家带孩子,我的钱全交给你。
来源:《婚姻故事》
丈夫听完,欣然接受。
两人每个月都要对家庭的收支进行梳理,并且一起对家庭财产做规划。
如今,她全职在家已经 5 年,把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当做管理公司一样,安排得井井有条。
夫妻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加亲密,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变高了。
我想,正因为这对夫妻在婚姻中公开“谈钱”,所以他们才能更加毫无保留,真诚相爱。
来源:《婚姻故事》
“谈钱”,实际上并不是字面意义的谈钱,而是激发双方的生活责任感,用理性去把控好婚姻的有序和方向。
韩寒就曾经说过:
“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在爱情上的爱情是短暂的,因为爱情本身是短暂的;而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永远的,因为金钱是永远的。”
说到底,恋爱也许可以有情饮水饱,但婚姻处处都需要用到钱。
成年人的感情,都是和钱挂钩的,
好的婚姻是需要谈钱的,而且要谈得大大方方。
最后,对于未婚的朋友,我这边有 2 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① 独立的经济能力
和谐的婚姻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
我们常常说精神要独立,其实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应当是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实际上才有底气抵御婚姻未来出现的种种意外和风险。
② 钱品决定婚品
“钱品”又分为两部分:
一是赚钱品,即对方是否有“养家”意识;
我从不提倡婚姻过于追求物质,结个婚彩礼钱跟无底洞一般,以房子和车子为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无节制地要求男方付出。
我也不反对你嫁给一个物质基础不是那么丰富的人,但前提是他的精神世界必须足够优渥。
就好像我相信许多女生并不是不愿意嫁给穷男人,而是怕嫁给让她穷一辈子并且觉得理所当然的男人。
赚钱品,是婚姻能否长久的前提。
二是花钱品,即对方在婚姻中怎么“花钱”。
再怎么有钱,不舍得为你花钱也是徒然。
就像电影《受益人》里,岳淼淼说的:我要找那个有 100 块钱愿意为我花 99 块钱的男人。
只有舍得付出,才有可能谈甜蜜和幸福。
花钱品,亦是婚姻能否幸福的基础。
来源:《之后》
那么,对已婚的朋友而言,夫妻之间又该如何优雅“谈钱”呢?
美国作家斯科特·帕尔默在其《谈钱不伤感情》一书中,提出一个办法:金钱会面,即当面把涉及金钱的问题理清。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 评价(Evaluate)
双方和盘托出,评价目前的财务状况。
包括夫妻双方的真实经济情况,还有家庭共同承担哪些家庭收支、负债和理财情况等。
这一阶段,看似简单,实际是婚姻中终止财产不忠的关键。
② 需要(Need)
坦诚说出你的需要,让对方看到你的信任和重视。
尊重彼此的消费观,建立一个共同账户,并每人留有一部分的“私房钱”随意支配,对方不得过多干预。
据试验证明,既建立共同财产,也留有各自财产空间的婚姻更容易长久。
③ 梦想(Dream)
共同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可以包含短期梦想和长期梦想。
无论梦想是什么,一起探讨并为之制定计划,有计划的婚姻,才有未来。
这三个阶段的关键词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就是:END,结束。
意味着如果做好了这些,就有望从糟糕的金钱关系中结束,婚姻重上正轨。
好的婚姻,以爱情做开头,以生活做结尾,
没有应对生活的能力,再好的感情也很难长久。
一段好的婚姻,是建立上彼此不回避谈钱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健康,长久。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的婚姻
都需要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