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派对才刚开始》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派对才刚开始》影评摘抄

2020-12-02 07:36: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派对才刚开始》影评摘抄

  《派对才刚开始》是一部由凯伦·吉兰执导,凯伦·吉兰 / 李·佩斯 / 马修·比尔德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派对才刚开始》精选点评:

  ●重新开始看电影后随便找的片子,丧逼人生中的一个片段。就算故事和演员不同但那层气质跟类似的片子是共通的,必须糜烂,必须自暴自弃。

  ●舞曲配乐挺好

  ●I don’t get it

  ●竟然又有宗教压抑下的同志故事线,rio 20gayteen。感觉Karen妹纸可以先磨炼下剧本,或者拍别人的剧本。干巴爹。。。。

  ●丧中之极品,喜剧中更多伤感的愈发精彩!导演自编自导那疯狂的压抑宣泄方式太可怕

  ●真的太喜欢凯伦吉兰了

  ●毫无意义的电影,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个什么

  ●过火又不敢点火,朝阳群众看不下去

  ●怎么也能及格吧,垃圾食品、滥交、自杀,颓废之美。凯伦·姬兰真是大美女啊,为什么我生活中就遇不见这样的长腿美女动不动就要和我做爱呢?

  ●星云编剧、星云拍,然后拉上罗南一起演………………

  《派对才刚开始》影评(一):存在,才是真理。

  一不小心,看了一部很丧的电影。

  因为我太喜欢Karen Gillian了!

  很惊讶,这居然是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很厉害了![强][强][强]

电影的调起得有点高了,让我后部分期待更加高潮或者明显的反转,然而,并没有满足我

  《派对才刚开始》影评(二):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讽刺与自我的“救赎”

  剧本写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女主角通过,毒品,做爱,吃薯条,睡觉来逃避这个冷漠的现实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她几乎找不到人可以沟通,即使这个人在她面前可以滔滔不绝的讲很多很多的话,而在她眼里,这些,以及观察别人的日常聊天,毫无意义,只是为了说话而聊天。心里话无处诉说。唯一愿意和她沟通的人,已经死了,她的生活中抹不掉他的影子。

  而仔细来看,影片通过展现女主角的迷茫,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虚伪,而女主就是看不惯别人的虚伪,所以努力的保持原本的自己,同时又努力的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使得她觉得自己精神与肉体无法统一,从而让她的精神世界更加混乱。她希望像别人一样,虚伪而快乐的生活,但是却无法欺骗内心。她渴望能找到跟自己相似的人,相似的想法,相似的精力,每当她找到同类的时候,现实又只能让他们分开。就是在反复的挣扎,折磨,发泄,逃避的过程中,女主角慢慢走出了之前的阴影,冲心里想试着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人生总是要经历各种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事情,妥协或反抗。最终事情还是要过去,要活着就要学会妥协,年轻的锋芒一点点消散,逐渐对自己妥协,对社会妥协,接受现实,接受自己。

  为什么“救赎”加引号呢,这种救赎大概只是为了让自己能活的开心而对世俗做出的妥协,年少时看不惯的人,最终我们竟然也变成了那样。

  《派对才刚开始》影评(三):当所有的光都熄灭

  怎么可能是喜剧片呢?

  作为从《神秘博士》第五季追过来的粉丝,经历了《再造淑女》、《再见完美结局》、《矢在弦上》第三季、《勇敢者游戏》……以及上一部她导的短片《漫展老一套》后,我深深地明白:Karen出品,不萌即丧。

  其实片子放在硬盘里好一段时间了,但我总是提不起兴致。倒是那晚凌晨随手打开后,坚持看到完结。

  ——不出意外,非常丧,观影过程令人难受。

  难受的感觉,一半来自女主行尸走肉般的自暴自弃,一半来自女主的好友生前的片段反复出现,拼凑出的那个不被世人认可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异类形象。

  故事概括起来简单明了:女主的朋友自杀后,女主沉浸在阴影中无法自拔,于是她滥交、酗酒、旷工、游荡街头。

  夜里她无数次经过好友跳桥的地方,因为当时是她亲眼见到他掉下去的。

  她在他倒下后探头去看:卧在铁轨上的他展现出了求生欲,疾驰的火车碾过他的躯体前,他挣扎着想爬离轨道。

  ——可他失败了。

  火车呼啸而过。

  后来有人告诉女主:“要是跳下去死不成,火车也会把人轧死。”

  那时她心里想到的就是好友命丧黄泉的那一刻吧。

  女主的好友是个漂亮的男孩子。

  他喜欢上了另一个男孩子,但显然对方并不是有担当的人。由于在教堂工作的原因,对方不愿公开与他的关系,而这令他很困扰。

  此外,他的父亲常年嗑药,发起癫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帮忙打针。

  他和女主是多年好友,虽然他们口头相约要从这个破小镇搬到加利福利亚州居住,可他心里恐怕没有为这位朋友预留未来的位置。

  毕竟女主的生活比起他要正常太多了:她有一位工作稳定、受人喜爱的父亲,一位热爱社交的母亲,他们住在有小院子的房子里。她年轻漂亮,只要她愿意,就能得到爱人。她做过最出格的事情,就是陪自己含含小药片,在他的房间里嗨上几个小时。

  她却对他说:“我在你身边能够做自己。”

  可他的支柱是自己的爱上的那个男人。

  所以在父亲离世后,他只能像溺水者抓住浮木一样抓住那个男人。

  为了和对方在一起,他愿意变成女人,为此忍受身体与心灵上的苦痛。

  对方却说:“你像个怪物,离我远一点。”

  ——这还不够绝望吗?

  然而女主的生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岁月静好。

  每天回家,父亲在客厅看电视,母亲在餐厅戴耳机听音乐,她径直上楼,生活在一个空间的家人仿佛陌生人。

  女主拒绝和父母沟通:“我和你们无法交流,你们永远在无视我说的话。”

  在她看来,唯一能懂自己就是好友。

  为了他,她忍受他那个在教堂工作的混蛋男友的冷眼。

  为了他,她睡在他家脏乱的床上陪伴他等待一个消息。

  为了他,她帮他化妆“变成女人”。

  为了他,她挥拳对着打他的小青年咆哮。

  他第一次跑到那座桥上时,是她把他拉了回来。

  第二次,她却来不及。

  女主的好友,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蔡依林的MV《玫瑰少年》背后的故事,歌词里有一句写道:别让谁去改变了你,你是你或是妳都行,会有人全心地爱你。

  显然不是每个故事里的玫瑰少年都能得到救赎。

  被留下来的人茫然失措。

  女主没去参加他的葬礼,只是她的生活里总会出现他的幻影。幽灵一般的他,冷眼旁观她的生活。到底这个幻象是她臆想出的好友,还是灵魂从身体抽离出来的自己,她也无法界定。

  但她明确地知道,她过得不好,比以前更差。

  ——因为她世界中原来仅剩的光也熄灭了。

  于是她迁怒一切。

  “你为什么一直在微笑?”

  隐忍许久后,女主质问那位天天挂着笑脸的同事。

  “每次我看到你,你都在笑。生活根本不美好,你他妈到底在笑什么?”

  ——我那么痛苦,为什么你们都看不见?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女主想砸烂同事那张脸的焦躁情绪。

  后来,女主偶然见到了好友的男友,那个在教堂工作的男人。

  他和同事来敲她家的门,告诉她虽然经济下行,依旧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女主忍不住盯着那个男人看。

  这种瞻前顾后的货色,为什么值得她的朋友孤注一掷?

  并且对方看起来,生活过得还很不错。

  至少不像她,蓬头垢面,双目无光。

  ——仿佛只有她在认真地伤心。

  听完他们絮絮叨叨的一番话,她关上了家门。

  但人生总会有不起眼的转机。

  比如那位打错她家电话后,时不时打来和她聊天的老先生。

  老先生在妻子去世后和儿女的关系糟糕,独自住在寒冷的房子里,准备即将到来的圣诞节。

  女主陪他聊天,给对方修复儿女关系的建议。

  对方也倾听女主的生活,弥补了部分好友逝世后的空缺。

  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电话那头的老人,就是女主的父亲。

  比如她夜蒲遇到的陌生人:一位离婚后挂念女儿,却因为工作不稳定、生活混乱而被前妻拒绝探视的父亲。

  他们滚了几次床单,她在车站送别对方,转身却在好友跳桥的地方见到他。

  对方第一次向她诉说自己生活的种种无奈,女主握住他的手,诚恳地说:

  “被留下来的人会很难过。”

  对方被安抚后离开了小镇,尽管不知道他能不能回到女儿身边,但女主在他身上完成了没能救下好友的遗憾。

  于是在颓废了一年后,她终于愿意和自己和解。

  影片的最后一段,女主跑到好友自杀的地方,终结了一年来闪现的幻影。

  “去***,你怎么能够这么对我?

  “对不起,非常抱歉。

  “够了,好了,可以了。”

  然后她转身回家,竟然看到父母坐在沙发上聊天。

  她上楼,给另一位朋友打电话。

  ——是的,其实她的好友不止死去的那一位。

  只是在她看来,这位朋友忙于自己的生活,没空陪自己缅怀。

  “阿利斯泰尔的葬礼怎么样?”

  “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因为我没去过。”

  “葬礼挺好的,很有宗教气息。”

  “你想出去喝个烂醉吗?”

  “当然。”

  “你可以帮我做指甲吗?”

  “你他妈终于……”

  “太好了,待会儿见。”

  光又重新亮了起来。

  派对才刚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