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想者》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思想者》读后感锦集

2020-12-05 01:4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想者》读后感锦集

  《思想者》是一本由查尔斯•汉迪著作,人大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者》精选点评:

  ●矛盾的世界并不可怕,要战胜困惑的自己。

  ●徒有其名,一点也不好看。除了吹嘘和虚伪的自谦以外看不出一点和《旁观者》媲美的理由。

  ●《思想者》自传书。企业本身就是普通人的集合体,而管理思想就是要做到让普通人看得明白,听得懂,那些自命不凡的,回避真实意图的语言只会是拒人以千里之外。 真是羡慕查尔斯`汉迪组合式人生,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安排一年365天的:150天/年,用于纯粹的创造性工作,写作和摄影以及相关的阅读与研究;100天/年,用于商业和管理活动,大多数是在国外做巡回演讲;30天/年,用于各种自愿工作;85天/年,用于每周的休息和应付突发事件。

  ●对于人生点滴细腻的思考。

  ●和旁观者相媲美

  ●最受启发的是哲学作为一种标准的意义,一方面它为人生设限,提供一种“原则性”;另一方面它是所有选择的最终归宿,尽管我们常常忘记。

  ●一般

  ●一个老人的人生感悟,真诚,睿智,又富有趣味性,很喜欢,很受益。

  ●10.0331 所谓组合式人生

  ●很喜欢看人物传记,通过别人的人生轨迹来规划自己的轨迹,这是传记带给人们的最大收获吧!汉迪一个人生丰富的管理学大师,一开始以为这样管理学大师的传记应该会很无聊都是介绍公司管理之类的东西,但是这本传记更多的介绍了汉迪的经历,他的成功与失败,特别是他在不同时期的心得体会,包括他对生活工作感情孩子教育企业管理等等方面的心得,通俗易懂,有些东西让人醍醐灌顶。非常向往这种人的生活呀!写写书,讲讲座,到处游学,和各种牛人打交道,又能有自己的生活,充实而幸福,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吧。不过这需要太多的前期积累了,现在的我还差了十万八千米远呢!加油吧!

  《思想者》读后感(一):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看完这本书就感觉他是不是大师的大师,化平凡为不凡或者相反都不容易,查尔斯在书中做到了。

  他不停的潜移默化的给他的读者和听众灌输他的理论和思想,但是同时他的理论都告诉大家,理论是毫无用处。这不是矛盾,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

  《思想者》读后感(二):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将于2007年9月来访中国

  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将于2007年9月来访中国,目前的计划是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办企业家圆桌和特别论坛。

  为了保证交流效果,此次我们将采取指定受邀人的办法,如果您想参与,请联系service@cheersbooks.com

  请在邮件中简单介绍您的背景,并提出想与汉迪交流的问题。

  也可以在新浪查尔斯汉迪作品blog中留言。

  《思想者》读后感(三):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从而改变了我的一些人生观

  查尔斯汉迪说自己就像个偷窥者

  总喜欢偷窥一些所谓的商业之道

  查尔斯汉迪自身并没有做过企业并取得成就的很多经历

  他年轻时候在壳牌的10年工作经历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功的做一个教授人们懂得如何做成功商人的引导者。

  他喜欢预言事务,观察社会的细微变化乃至技术的变革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他对全球化的理解,就在今天而言也是非常超前的。

  《思想者》读后感(四):可爱的老头儿

  封面上的那个老头儿,左手托腮,侧头微微笑着,所有的仁慈、坦诚、宽容、智慧,都在那双被褶皱包裹的眼珠里跳跃,让人沉静。

  大多数的管理类书籍我都读不下去,大多数的自传我也读不下去,但这本书是个例外,我甚至一刻都不想放下来,只是贪婪地吮吸着一页又一页的文字,咀嚼着他的思想。

  这大概也不算一本管理类的书吧,就像他自己所说,他也不是什么管理大师,他更希望自己是个社会哲学家。他一直在用自己的一生不断尝试,不断领悟,不断修正,不断朝着自己心的方向前行。语言太过苍白,无法去描述书中的智慧,只能自己慢慢体悟了。

  在这个寒冷漫长充满困惑的冬天里,能碰到这个可爱的老头儿,真是太幸运了。

  《思想者》读后感(五):反求诸己

  读汉迪的最早诱因:其一,是自己在德州的时候十分关注非盈利组织的运作问题,回来听一师辈提到了汉迪关于非盈利组织的观点,感觉很通透;其二,据说他是管理学江湖里面的第二把交椅,因为第一把交椅似乎归德鲁克无疑(为什么文森对老二的兴趣通常都高于对老大的兴趣,我也很不解)。

  以前每读完一本热卖的书,大部分时候都会非常的后悔,后悔自己为那么一本烂书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读了他的自传,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后悔,但后悔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早些读他的书!

  他的思想体系,这个小篇幅没法谈,文森也还在学习中。

  但光是为了理解一个人该如何从个人的经历当中去理解组织和社会,本书就给出了一个可参考的例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