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精选

2022-04-12 03:3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精选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是一部由Ralph Umard执导,杨丽菁 / 徐克 / 张艾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精选点评:

  ●收藏

  ●弹幕指点江山的小学生真多。我就是来舔脸的。

  ●太好看了,闪闪发光的90年代。林青霞还是美得那么不可方物。张曼玉的脸上还是满满的胶原蛋白。杨丽菁英气十足。叶子楣的波霸挺出了全世界……墨镜王还没戴墨镜戴着眼镜,徐克的头发还没有白,而我,想牵着周润发的手。

  ●曼神和青霞实在是太美了!!!!!

  ●回不去的黄金时代

  ●好青涩的周星星,还看到谢宁了

  ●什么都讲了,也什么都没有讲,鸡肋!

  ●发哥笑起来人畜无害,星爷很青涩,张曼玉很仙很美,徐克导演真的好努力啊

  ●怎么这么巧,91年日本人和德国人不约而同来到香港拍纪录片,前者拍女人(贪美慕色),后者拍男人(动作武打),都忠实地记录下昔日香江影坛最闪亮的一段光辉岁月…如同片里有句评论所说“尽管拍摄时间紧张,报酬也有限,很多港片还是成绩不菲,人们可以感觉到大家在做这个事情,是使用灵魂在做的。”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一):现在香港的有钱人,哪一个不是Jimmy仔…

  谈得比较浅,结尾也表现了回归后政府是否干涉香港电影的担忧,目前来看 ZF并没有干涉到本土电影,但是要赚内地市场的钱,你就得听他的,这算不算是一种变相干预…杜Sir很有远见,《黑社会》就很明显地说出了这一点,记录片里杜Sir说过“你看现在香港有钱人,哪一个不是 Jimmy仔”,我觉得这一句也可以用到香港电影人身上,“票房大卖的电影人,哪一个不是Jimmy仔”。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二):钱小豪新作《至尊先生》致敬林正英 感谢豪哥坚守住了80、90的回忆

  说到香港电影举足轻重的巨星,70、80乃至90后脑海里都会立刻出现一个绝佳人选——林正英。在《鬼新娘》《一眉道人》等影片中,他总是一副手拿铜钱剑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捉妖降魔,看到他真是满满的安全感。遗憾的是,在1997年的时候,林正英因为患肝癌去世了。尽管林正英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但是他在影片中的形象依然深深烙印在大家心目中,至今,他的电影仍然陪伴着我们,一刷再刷,度过多少剧荒时光。

  不仅林正英离开了我们,电影中九叔徒弟文才的扮演者许冠英,2011年也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65岁。许冠英出身邵氏训练班,后与兄长许冠文及弟弟许冠杰合作演出一系列很受欢迎的电影喜剧,最有名的莫过于电影《鬼马双星》,搭档林正英、钱小豪带来一系列捉妖电影更是获得巨大成功。一代笑匠殒落,令人遗憾。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九叔与文才都离开了我们,秋生“钱小豪”依然坚守住了电影人的道路。这些年钱小豪拍摄了许多电影,最近钱小豪主演的电影《至尊先生》已经在爱奇艺上线了。这部电影讲的是茅山豪(钱小豪 饰演)带领徒弟秋生、文才在青龙镇开店兼营打怪,而后发生了一连串惊险、搞笑的冒险事件。

  曾经的秋生当了师傅,带着两个徒弟捉妖打怪,秋生变豪叔,不变的还是当年的味道和当年的感情。感谢钱小豪的坚守,守住了类型电影,也守住了属于我们的回忆。

  链接双手奉上(https://www.iqiyi.com/v_19rsdogxs0.html),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戳链接支持豪叔!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三):你总说告别遥遥无期,转眼就各自老去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影评(四):27年前,一个德国人采访了徐克成龙周星驰……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起香港电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老片、怀旧、经典……

  (来自《英雄本色2》)

  确实,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香港电影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记忆。

  李小龙、周星驰、周润发、成龙、徐克、吴宇森、张曼玉、钟楚红……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一段光辉熠熠的鎏金岁月。

  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 ★★★☆

  那是1991年。

  徐克同时在拍《双龙会》和《黄飞鸿》两部电影、周星驰在《新精武门》中对偶像李小龙致敬、周润发还在林岭东的《监狱风云2》中蹲着。

  (来自《新精武门》)

  一个德国人,手持摄像机,走进片场,记录下了这些传奇人物工作时最真实的模样。

  谈不上是多专业的纪录片,所以用了“漫谈”二字。

  这是德国人眼中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动作动作还是动作!

  要说香港最广为人知的电影类型,肯定少不了“动作片”。

  而动作片里最吸睛的肯定是那些打星,尤其是“打女”!

  1988年,杨紫琼结婚息影,以动作电影闻名于世的香港影坛,一时竟找不出一个靓丽的“打女”!

  直到杨丽菁的出现。

  可能很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阿姐”莫愁,但在90年代前后,她是香港最著名的女打星。

  自幼习舞的杨丽菁,接过杨紫琼的大旗,在系列电影《皇家师姐》第3部中C位出道。

  硬桥硬马、真摔真打、飞车追匪。

  几乎是“女版成龙”。

  但自从做了打女,她就再也不是隔壁班那个会跳舞的气质女孩了。

  《皇家师姐》之后,她开始“练功”。

  练臂力、练腰力、练腿功。

  面对镜头,杨丽菁表示很无奈:

  我也不想这样,我也宁可走进电影院做其它女孩都会做的事情……

  这种无奈,是动作电影的幸运,也是“打女”的悲哀。

  (生气ing~)

  但这种无奈,还不算什么。

  对“打星”来说,更难受的是受伤和转型。

  纪录片拍到李连杰时,他就挂伤在身。

  而镜头中的成龙也在抱怨,投资人不让他尝试新的电影类型。

  所以他只能一直打打打打打打……

  打了一辈子、拼了一辈子,也伤了一辈子。

  镜头下的他们,不再是以往电影中的英雄,只是个对着镜头苦笑的普通人而已。

  ▌1991年片场探班

  为了节约成本,香港拍摄电影的节奏很快,从计划拍摄到最后出样,平均就是两个月的时间,有时候3个星期电影就出来了。

  所以在香港,电影是没有保鲜期的。

  与海量影片相对的,是香港电影人的拼劲儿和效率。

  1991年的徐克,同时拍摄着两部电影。

  一部是“黄飞鸿”系列的开山之作,另一部则是为建立香港导演协会筹资的电影《双龙会》。

  后来,《黄飞鸿》中的黄飞鸿和十三姨都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而《双龙会》中的玩命和马友则是成龙“最被低估的角色之一”。

  左手李连杰、右手成龙,且部部精品,怎么拍出来的?

  没什么秘诀,每天只睡4个小时罢了。

  曾经和徐克合作过的张艾嘉被采访时不无怨念的说:

  一个女演员工作了8个或10个小时,脸部表情都开始变异了,看起来当然不怎么好看,但是他还是一直拍、一直拍……

  张艾嘉翻了个白眼,镜头切换——

  片场的徐克带着口罩墨镜,忙里偷闲,坐在椅子上已然睡着。

  而那个时候的周润发,当镜头对准他时,他正在《监狱风云2》的片场听导演林岭东讲戏。

  与此同时,就连配角和场务都没有停下来,他们在布置道具,准备第二次排练。

  投入、认真、拼时间。

  有一个小细节是,拍这场戏时,周润发已经三天没睡觉了。

  他平时的拍片节奏是早上6点起床,拍到午夜12点,再转移到另一个片场,到黎明之前继续站在摄影机前。

  最高产时,他曾在1980年一年拍摄了14部影片。

  累并快乐着。

  这不是极个别现象,纪录片中还有“一天工作18个小时”的周星驰……

  ▌璨若星辰的港星

  自然,香港电影中最迷人的当数那些年风华绝代的港星们。

  尤其是每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晚会,简直是各路人马齐聚“光明顶”……

  东方姐姐林青霞。

  小马哥周润发。

  香港女儿梅艳芳。

  还有这些人,你记得多少?

  其实,在君君的心中,港片一直没死。

  她是记忆里那个永远打不死的陈家驹、是敢爱敢恨的十三姨、是风华绝代的聂小倩、是无厘头的周星星、还是快意恩仇的小马哥……

  她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谨以此篇致那个最美的年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