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读后感100字
《千夫所指》是一本由孔庆东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夫所指》精选点评: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孔和尚啊
●老孔啊,老孔~~
●千字辈的~
●留下您对这本书的简短评论吧
●上个月读的,这个月已经记不起来内容了…我错了孔老师。。
●笑死我了
●感觉不如老孔前几本,虽然书中提到了2-
●看了以后映像更差了
●高中时看的,感觉文笔很犀利。
●插科打诨。。
《千夫所指》读后感(一):做人不能没有个性
书是大半年前读的了,也是我读老孔的第一本书。
以前就听说过老孔这个人,但他的文笔怎样,为人作风怎样当然就完全不知道了。
看完这本书后,发觉老孔的确有真材实学。
他读书之广,之杂,吓人。
所以书中充满幽默,睿智,讥讽,批判,温情,偏激等等情感丰富。
做人不能没有个性,那怕是千夫所指!
所以要有个性,即使你这个个性是偏颇的。
老孔是个很有个性的人。
《千夫所指》读后感(二):好看!孔家的后代就是不错! :)
以前多的看的是他的博客,认识他是从《百家讲坛》上!
千夫所指,所指何物?何人?......
幽默,诙谐,放肆,机智,这是我看了他的博之后的对他的了解!从这本书里,我又看到了他脸皮厚,爱捣乱,爱无厘头,爱憎分明,对人民群众永远关爱的性情!一个好人,一个愿意做人民大众朋友,很大胆放言却实在的人!
如果说他最大的优点,便是嘴贫!
如果让我告诉你他最大的缺点,便是有点肥胖的身体!--不知是北大喂肥的,还是人们对他的赞美将他养肥的!
《千夫所指》读后感(三):调剂胃口的小零食
在图书馆的搜索里输入孔庆东,然后看到这本书,似乎是最近的作品。然后每天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翻看,都是博客里的小文章,很适合零碎的时间翻阅,语言照旧辛辣快意,但已没有了47楼的惊喜。大学教授都是很忙的,还要抽出空来写点文章娱乐大众,实在是难为孔老师了。也是常看他的博客,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是习惯于手捧一本纸质的书籍,偶尔在空白处写写划划。这本书也是,虽然有些文章在博客上都已看过,但不及看纸质铅字入脑,根据孔老师的书评又发现了一些好书,都记下来以后慢慢找来看。
等人候车的时候翻翻这样的书就像是吃点调剂胃口的小零食,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偶有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便投入进入,缓过神来发现已经地铁坐过了好几站了,呵呵
《千夫所指》读后感(四):以慰乡情
上周买的这本书,是他博客上的一些选摘和朋友的散记。还没读完,未见得有多妙,朋友说的没错,估计他在写也不会像47楼207那样给人惊喜了
所以要读他,更多是为了他文字里面的那些我所熟悉的东西,比如东北的风土人情,和东北男人特有的幽默
这人跟我一样,老爱追忆当年,而且对于当年的求学经历津津乐道 - 他对老师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异于常人的交往方式,他与同窗的甘苦患难和对母校的深厚感情,都能让我产生严重的共鸣……还有他对东北大米的偏好(说实话我看不出来大米之间的区别,但是我老觉得自打离开东北就没吃过真正的大米 - 还记得在哈读书的时候,一五常同学的母亲到学校吃了我们的食堂之后说你们这大米也能吃啊,非要给背一袋来不可,呵呵),他笔下的翠绿的小辣椒和金黄的小鸡蛋,上学的时候一下大雪全校就集体出去扫雪的劳动场景……
又想起大学时最牛B的老杨撇着嘴一挥手说“俱往矣……都他妈过去了……”等本座有时间,一定也写本“XX楼XXX”以飨读者
《千夫所指》读后感(五):千夫所指
这两天正追看孔庆东的《千夫所指》。
很少对一本书保持很大热情的。但这本书是个例外。
这本书是老孔博客的杂集。06年出版。
这本博客以老孔每人日常生活为基点,夹杂对时事,对文化等问题的个人看法。
老孔在里面打趣插诨,亦庄亦谐,一副江湖老大的架势。
文字生猛鲜活,毫无圣人之态势。只觉得有趣。
然而翻着翻着,只觉得一片忧国忧民之哲思扑面而来。令人难以释卷。
到后来,却是倾慕老孔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