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精选
《行走在大神中间》是一本由张讴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在大神中间》精选点评:
●意外的惊喜,透过这本书窥探到历史与宗教的交汇
●印度游记,卓越活动送书,送的我想要,就凑了个单子。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这本书,全书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体验印度很是走马观花,感觉是官方的印度介绍民间文字版。第二部分边走边写算是游记了,又有些偏于情感介绍。第三和第四从我个人感觉完全是多余。也许是年龄断层吧。
●感觉是官方出游,所以跟背包客还是差了很多
●对精神有多大执着,就对现实有多大冷漠
●了解印度,写的不错的游记。
●我曾有幸和作者一同旅行20天。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自私的从他身上汲取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营养,可是我拿什么还给你,Dear Mr.张?
●这书写的较杂,比那种看图说话式的游记书强,但与我理想中的游记还有距离,看到很多人推崇此书,也说明当下旅行/游记类图书的水平之低。
●央视驻印度首席记者在印度5年中的点滴感悟,比那些随意显摆骗钱的游记文章好多了!
●土摩托的书里提到这本,所以图书馆借来看的。这本之前也刚看了《幽暗国度》。内容不错,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游记,有作者自己的深切体会。但是书的纸张质量太差了!
●很丰富的游记。。。
《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一):书还不错,适合初步了解印度
这本书介绍了印度各地的风土人情,对景观文化也有一定得描写,呈现给读者们一个彩色的印度,对于对印度没有什么了解的读者来说还不错。
但是如果想当一本旅行指南式的游记来读的话还是有欠缺的,在这里推荐几本关于印度的指南式的好书,《印度,走着瞧》和河童先生的《窥视印度》,都很好。
印度始终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这本书向我们打开了印度的大门。
《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二):游记还可以,但远未达到心灵的境界与层次
有节录,欢迎浏览,欢迎交流!
《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三):完全不能说是游记。
印度游记,卓越活动送书,送的我想要,就凑了个单子。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这本书,全书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体验印度很是走马观花,感觉是官方的印度介绍民间文字版。第二部分边走边写算是游记了,又有些偏于情感介绍。第三和第四部分,找寻唐僧和郑和的足迹我的感觉是完全多余。
也许是之前刚看完《印度走着瞧》这种纯粹的游记,对比之下对此书很是失望。
还是说,因为作者的年龄和我断层太多的缘故么?
《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四):四个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游记,四分之一摘抄,四分之一礼佛,四分之一业余考古兼淘宝。
所以,游记部分很真实,也偶见性情;摘抄部分很简略,大体还通顺;礼佛见坚持,见虔诚,但对佛学精义理解频有偏颇,此中引论亦多粗疏,结论草率,故而也可以见到起伏不定的心,显得急躁;最后一部分以郑和为中心,记游与印度的关系,同时记录自己的淘宝,其中文化上的傲慢态度来自爱国之心,也源自对印度文化本质的欠了解。
整体而言,略粗疏、草率。
《行走在大神中间》读后感(五):玄奘的印度
印度的热:TAPAS,佛教中的刻苦修持叫苦行,就是“受热”的意思。
一年的不同季节是由极度炎热、极度多雨或极度干旱构成的。次大陆的气候总是趋于极端,这可能影响到印度人的性格以及对待生活的方式。
喝茶:只要对方在喝茶,就表示不可搅扰。[大吉岭的红茶]。
都市里的神仙:牛、猴子和大象。
印度的电影和印度的中产阶级。
西姆拉:总督夏宫和英式建筑
卡朱拉荷:昌德拉王朝的宗教中心。建于950-1050年。卡朱拉荷把雕刻和建筑和谐结合在一起。
山奇佛塔:一号佛塔建于公元前75年至公元前20年间,是印度古代佛教建筑的典范。
卡尔拉和巴加石窟:早期佛教石窟精品。
玄奘的印度:
克什米尔-》旁遮普平原(锡克教、阿克利则的金庙)-》拉达克(小布达拉宫)-》马拉图(印度教大神克里希纳的出生地)-》桑其萨(劫比他国、三宝阶遗址)-》蓝毗尼(佛陀出生地、尼泊尔境内,从加德满都到蓝毗尼只有一条山路)-》菩提伽耶(毗湿努的诞生地、伐尔古河、马哈拉卡石窟(佛陀打坐禅定的地方)、菩提寺、金刚座、大菩提寺)-》鹿野苑(佛陀法轮初转地)-》灵鹫山和七叶窟-》俱尸那伽(佛陀涅磐地)-》奥里萨邦(拉贾拉尼神庙、珍宝山、日出山、优雅山)-》安得拉邦(龙树丘、阿玛拉瓦蒂雕刻)-》那烂陀(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与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