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100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本电影100年》是一本由四方田犬彦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80元,页数:272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电影100年》精选点评:
●日本电影简史,粗略的过了一遍百年日本电影,对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状况也作了些徐庶,入门读物。
●社会学视角,一些观点很引人深思
●日本大学生的电影普及教材
●很久之前读过,薄薄一本,比国内写日本电影史的书有趣,该聊的都聊到了,剩下应该读者自己深入。
●很全面
●简明介绍加大量剧照,可收
●简得不能再简的简史,入门都牵强,只能说是为有背景知识的读者所作的一个概括性读物 范围涵盖挺广,满映朝台东南亚的殖民电影都涉及,到70年代都写的不错,80-90就变成导演和代表作的简单罗列 ps写沟口满蒙建国的黎明时加了个括弧:此人政治思维大概等同初中生水准 笑得我晕过去了
●这个推荐~
●入门级扫盲。还自称日影粉呢,真是惭愧,要开始系统地研习了。
●读了很久了终于读完。作为一本电影史来说,流水账记得不错。本就是一本小书,大略读读而已。
《日本电影100年》读后感(一):剧照更值你一看
看这本书的时候同时在看黑泽明自传,两相比照,其中颇不乏互相矛盾之处。所以文字部分也就是一看,史料真实与否只有史料自己清楚。更有趣的不如说是书中陈列的大量剧照。李香兰美艳若金光;法西斯美少女时期的原节子、民主自由女神的原节子,日本最后一个贤良淑德的原节子;酷似少女张曼玉的少女吉永小百合;桃井薰年轻娇俏;铃木保奈美浅然一笑。诸如此类,观赏价值一点也不少,或更可留意。
《日本电影100年》读后感(二):干硬
简明扼要,像教材。倘是到夜校讲课之前临时抱一下佛脚是极好的。
但是爱日本电影的他国人,包括没有被民族主义烧坏脑子的中国观众,在搜求日本电影书籍来读的时候,恐怕寻找的是某种深一层的文化理解,审美背景,使得他们看下一部出色的日本电影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一种情感和文化联想的经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则缺少启发性。或者说病在干硬,缺乏好的日本电影如小津,成濑或沟口的那种润泽。
《日本电影100年》读后感(三):日本电影100年
两百多页的要写尽日本电影100年,所以只能蜻蜓点水,而且不知道是否原作者是左派的原因还是译者有选择的原因,夹杂着不少日共电影的东西。翻译上也有一些问题,有一些句子上下句是断的,是校对有问题吗。
比较好的就是每一个人物和导演后面都加了注音,还有就是有不少早期电影的剧照,比较 珍贵,看了这些剧照,对日本早期电影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基本上就是和中国戏曲差不多。
希望能有一本比较详细介绍日本战后电影的书籍,这本书权当入门,至少了解了一些名词,比如活动传真什么的
《日本电影100年》读后感(四):切入点
的确有些浅尝辄止,但有些部分还是很好的,至少提供了很多切入点,喜欢并且推荐这部书:
对伤感的爱或者母性的爱做诗意性描写,并将这些东西与山川风光等大自然抒情性要素融为一体,据此磨砺出他们的细腻感性。
日本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宿命论,对山河的热爱,残暴性和施虐性,细腻的美学感觉,神秘主义以及在表达上述观念时运用的悠缓的时间感觉”
22
增村保造
可以说对电影特征的概括以上的说法即便是片面的,也是很多人几乎一辈子的看法啊,这就是切入点之一。
其中提到小津在服役期间看《公民凯恩》说日本必败,不知道什么道理,这实在是我非常不喜欢的一部美国电影啊。
《日本电影100年》读后感(五):日本电影的100年
100年是多长的时间?日本电影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风格。虽然与好莱坞甚至香港电影相比,日本电影都显得很『小气』,但它又的确是世界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这段100年历史给我留下的最大感慨,就是当今普通人眼中充满血腥、乖戾、变态的部分日本电影,其流派之形成其实是始于二战末期的『原子弹轰炸』。抛开战争背后的政治因素,被原子弹轰炸和辐射过的城市,不仅仅留下了居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也把战争造成的死亡与崩溃深深地扎根到了这个国家的现代文化中。当然,这也与日本『菊与刀』的国民性一脉相承。
那末,新中国的电影发展100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我很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