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之門》读后感100字
《肅清之門》是一本由黑武洋著作,木馬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24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肅清之門》精选点评:
●故事不错,笔法糟糕
●我个人是觉得较差,但为了贴吧跟豆瓣的和谐,我觉得这书还行吧
●快意的复仇
●教育意义、批判意义以及对人性的刻画都非常地……陈词滥调,创意很好不过死法太单调了,拍成电影应该更合适。【拍成电影大概也不能有大逃杀的高度吧。
●一开始节奏很快,读的还挺爽的,不过到中间老是写警察的行动就变的有些无聊了,最后的逆转还不错。。。
●阅读感受一流,而恶即斩也实在痛快。虽然书中部分细节经不起推敲,可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有点像动作版的《告白》,女教师带着痛失爱女的钻心的痛,对这D班恶人学生的控诉,对这社会制度和法律不完善的不满,策划了这起满是血腥的事件。除了惩戒恶人的痛快,更多的是沉重。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还不坏,挺紧凑的,不过一个班29个人真的就只有一个好人,剩下的都犯下死罪了吗?这样量刑合理吗?
●失望
●封面上赫然印着“<大逃杀>姐妹作”字样,但本质上<肃清之门>并非对前者的拙劣模仿。黑武洋综合<大逃杀>和<模仿犯>的情节、手法与桥段,贡献了一部暴戾至极的作品,一幅人性丑恶的浮世绘。书中对犯罪者“童年创伤”理论的猛烈抨击与尼克·斯通<黑管先生>一作中明戈斯的评述有异曲同工之处。总之,所有的人渣都该死,那些置身事外胡扯的媒体人、律师以及心理学家,罪同人渣。虽然不少细节经不起推敲,但个人非常喜欢这本小说。
●后期因为一味强调爽快,忽略了平衡性.另外这类故事本身就是意义先行.讲设定什么的也没意义.以恶制恶.问题在于什么是"恶",什么是"需要死刑才能消解的恶","谁来处置恶"
《肅清之門》读后感(一):演给行尸走肉观看的荒诞剧
痛失爱女的中年女教师对于问题学生的大杀戮复仇,一个也不剩的肃清行动。
厚重血气浸染出的B级文字,高节奏影像化的叙事。
其实这刺激肾上腺的血腥娱乐读物表层下,深藏着对于社会与人性荒谬与黑色味道的讽刺与批判。
没有一个被劫持学生家长愿意为自己恶行累累的子女替代牺牲、赎金不足时狗咬狗的丑态,命悬一线的被劫持学生面对老师的历数罪行毫无悔意,面对身周的疯狂杀戮竟然连一丝情切己身的恐惧也难寻,成了比大泼墨的血水更厚重的更让人不可或忘的文眼。
吊诡被放大到极致,令人恐惧至极,心下惶惶不知所措的不再仅是罪恶,不再仅是酷行,而是丧失了存活的证明、人性丧失殆尽的一张张漠然面孔。
一出荒诞笑话,演给亦步亦趋于行尸走肉之途的世人观看。
《肅清之門》读后感(二):恐怖的杀戮之下深藏着对现实的批判
血腥的杀戮在此书中变得稀松平常,到底是教师近藤亚矢子的凶残成性,还是学生们根本死有余辜?
当法律不能制裁凶手时,是否能以暴制暴?
生死关头,学生的父母犹豫了,说明人类本质是自私的还是这些罪行累累的学生的生命不值得存在于世界上?
一个温顺的中年女教师可以成为冷酷无情的刽子手,其中的演变历程?
作者藉由近藤亚矢子之口向社会、教育发出愤怒的控诉,对人性的丑恶进行无情的批判,足以警醒世人、呼唤良知!
《肅清之門》读后感(三):干净利落,解气
超生的大骂政府不给他们家经济援助,找不到好工作的大骂政府关系户排不上他们家,包二奶的包不上二奶的大骂政府给女性太多权利,大骂女人不要脸,有儿子的大骂女方家嫁女儿竟然敢讲经济条件,一个个义正词严,从道德上批判政府也好,比他们过得好的人也好,有女儿不白送给他们家淫乐也好,反正全世界人都欠了他们的,全世界人只应该有义务而他们本人只有权利。
说起来,这些在计划生育制度执行的不彻底的国家,上位太快,又扫了盲知道利用“人权”来为自己谋私利,既当鸭子又立牌坊的主,连书中的某些学生都不如,至少书中的一些学生很空虚,觉得没意义,而这些渣中的极品们自我感觉可是好得很呢,动不动还摆出一副老子的样子,抱成团儿向人狂吠。反正他们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又没有道德底线,怕谁?
如果13年真的是寡妇年,大约也是因为在逆向淘汰中越来越兴旺的人渣们,终于忍不住想要“杀光全球高帅富,奸遍世界白富美,够不上他们渣眼的统统消灭”,结果被别国歼灭了吧。真要这样,还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肅清之門》读后感(四):心理扭曲小三的变态行为
全文剧透。。。。
看前二十页我以为是个痛失爱女母亲的复仇故事,再往后看,这原来讲的是个心理扭曲的女教师的变态大屠杀。
这个女猪自身就算是个极品了。爱上已婚男人,面对对方妻子的下跪哀求,反而觉得是原配的不对,阻挡了自己多么光明正当的爱情之路,逼的男人离婚。没想到,原配怀孕了,男人最终回到自己妻儿的身边。在这中间,女猪一个劲说自己多善良,虽然抢了怀孕女人的丈夫,但是竟然允许原配告诉男人,自己怀孕了。作为小三的女猪是多么大度,多么宽容啊。父母谴责女猪的行为,女猪悲催的得出结论:男人、父母都是靠不住的。
女猪背着男人,生下了孩子。结果女儿却被飞车党撞死了,凶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女猪痛不欲生,不想活了,决心复仇。复仇对象不是杀害女儿的凶手,而是自己带了三年的学生。于是,前前后后包括警察、记者、老师、学生在内一共杀了三十多人。当然这些学生在作者笔下也不是什么好人,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卖淫、敲诈勒索,只要能想到的罪行全齐了。女猪当自己是正义的女超人,我要一一杀了他们,唤起二十一世纪少年的人性。因为这些人不配活着。你以为你是谁啊。身为老师,教了三年学生,既然知道学生犯下了那么多的过错,为什么不像警察报告,为什么不教育提醒,反而一味明哲保身,直到自己女儿死了,感到活着没乐趣了。才来个大爆发。一个班的学生个个都有罪,难道作为老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如果什么都可以归咎于父母,那么女儿的死,女猪难道没有过错吗。
作者估计是太想突出女猪行为的合理性,罗列了那么多的罪过,反而降低了可信度。文中夹杂的大量对于教育、社会的观点,像小论文。警察也太没脑子了,不见人质就给赎金,夸张了吧。还有最后男人与原配生的孩子是强奸犯,小三的女儿是多么纯洁无暇、可爱无辜,这也太过了。标新立异到此,至于吗。故事还行,就是作者的文笔也太,平淡了一点。
《肅清之門》读后感(五):变种大逃杀模式神作,布局和情节五体投地佩服(无泄书荐)
今年我很少给出“神作”这样的评价了。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读到如此给力、如此紧凑、如此惊心动魄的书了。
这本书书评我感觉非常难写,因为这本书极为另类,剧情高度紧凑,连贯性极强。写书评一不留神就要泄底。豆瓣另外俩书评基本都围绕此书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法律道德反思而展开讨论。然而没看过此书的同学,最关心的应该是这本书究竟怎么个好看法,优缺点如何,风格如何。本人在此尽力在不泄底,尽可能少剧透的情况下试为之。
剧情总述:
某高中三年级D班是该校最差劲的班,全班同学都是病态。其班主任是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经常被她的学生看不起的女教师,但她的独生爱女一日被飙车族害死,女教师愤怒了,崩坏了,暴走了,斯巴达了,她精心策划一个月,终于在毕业前一天挟持了全班同学。她逐个罗列全班同学的罪状及证据,而且这些罪状非常令人发指或变态,并予以制裁。对胆敢反抗者和公布罪状后表现得不以为然的人,一律予以处决。她宣布:“从现在起的24小时内,你们就是我的人质了,谁胆敢抗令,一律杀无赦。”
班上29个学生,在jc赶到之前就已被她刀枪并用宰了6个。JC出动**企图接近走廊甚至硬攻,结果发现对方谋划周详,全方位都算计到了,碰了一系列钉子之后只好坐观其变。
其实在前期,那些被绑架的学生若团结一致或者足够的人有觉悟,一拥而上,只需死一两人就能集体自救。但因为他们本性中极度自我中心、极度冷漠、完全没有他人和集体这种概念,因为始终成为女教师掌中棋子。
这时女教师提出了她的要求:她要赎金,每个幸存学生的家长拿2000万日元才能赎回小孩,截止时间晚上7点。所有参与解救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推测绑匪的性格和动机完全不该对钱有丝毫兴趣。那么女教师究竟要这些钱做什么?她拿到钱后又准备如何脱身?晚7点到第二天中午(因为她最初声称只有24小时)之间她有什么计划?她究竟想杀多少人质?她的最终动机究竟是什么?全然都是谜。
特色和评价:
1、剧情高度紧凑,紧凑性甚至超过迪弗,
2、典型的变种大逃杀或者变种孤岛。绑架谈判和《少女的坟墓》比,虽然略夸张,没有后者真,也没有后者细腻,但因为血腥暴力程度高,刺激性明显强过后者。
3、死人多,刺激。而且学生并非坐以待毙,越到后来,反抗或出逃的人越多,JC也不断找绑匪破绽企图一举攻灭。究竟最后能存活(获救)几人?女教师有无手段脱身?悬念感特别强。
4、结局设定巧妙,意外性非常高。意外的形式是非常另类的,很难猜到,看过就终生难忘。有些像迪弗式的结局。
5、大逃杀模式的书,先天推理薄弱,这本也不例外。但推理虽弱,然而其线索铺设和全局呼应却是非常巧妙的。
五项全能:
情节&节奏:100
诡计&解答:88
推理&线索:67 (推理弱但线索设置强,因此是中游分)
误导&意外:94
文笔&人设:75
总计:424
结论:二级神作
我很想把这本书列入一级神作,但此书偏科现象严重,而且它属于先天偏科,又没有附加分,因此凭五项全能打分系统只能列为二级神作。但单项实力确实非常不俗。
目测大陆5年之内不会引进此书。
(更正:已得悉重庆社拿到了版权,今年8月会出版。看来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和天朝审查的估计有误啊。——2013年7月)
原因不是XXOO或者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这本书的确太容易造成负面影响了,简直就是绑架犯最好的教科书。书中的反侦察手段和对峙技巧借鉴意义很大;一旦被心怀叵测或者是非观念不强的人掌握了,后果会很严重(嘿嘿,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