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菊美》经典观后感有感
《天上的菊美》是一部由苗月执导,阿旺仁青 / 江疏影 / 陈瑾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一):反人性的电影
不可否认,世界上有些人能做到忘我的奉献,不顾及家人,不顾及自己,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成了圣人,天上的菊美也是如此。可是,这样的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惋惜和可悲,有病不看,老婆孩子不管,父母也不顾,33岁就死了,留给家人巨大的悲痛,还有一堆明明可以亲自做完的事情,也就这么做不了了。圣人难做,也希望以后这样子的圣人少一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二):菊美活在心中
《天上的菊美》真实、感人地向我们叙述一名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风格质朴充满诗意,向大众展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真实的生活状态。摆脱了以往简单地突出崇高的“固有模式”,而是在影片情节内容上更加接地气、贴近老百姓,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基层英模“小人物”。观众看着眼里,感动进心里,菊美作为一名尽职尽责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深入每个人的脑海,让我们对“小人物”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三):不专业不敬业的陈瑾是全片的败笔
4分给剧中的菊美多吉,扣1分扣在陈瑾的不敬业——一个土生土长的甘孜州藏族家里的姐姐,竟然满口北京腔普通话!看过很多优秀的英文电影,一些母语英语的演员为了演好剧中角色,特地揣摩西部腔东部腔甚至意大利口音西班牙口音等等,而我们的一个演员学四川话有这么难吗?另外,有不诵经的觉姆吗?片中有两次装模作样地动了两三下嘴巴就停住了,念经是这样念的吗?哪怕学一个最简单的6字真言就可以做做样子了也好啊!不专业不敬业的姐姐是这个片中的败笔。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四):力荐《天上的菊美》
本片作为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反映藏区基层民族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菊美生前的先进事迹为蓝本,真实、感人的向观众娓娓道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另外,《天上的菊美》作为一部时代主旋律的影片,在影片的形态和表达上,相较于其他主旋律影片更有新意和突破,摆脱了以前主旋律影片的“固有模式”,在使影片情节内容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基础上,在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充满了诗意,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冲击着观众的眼球。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五):康巴汉子的璀璨人生
《天上的菊美》 这部影片无论是从人物造型还是背景音乐都饱含了藏区人民对党的好儿女—菊美多吉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饱含了藏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韵味。整部影片还原了菊美多吉生前的真实故事,真实、感人地向观众娓娓道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怎样为藏区人民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整部影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菊美多吉这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也深深地刻画在了观众心中。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六):一颗圣洁的灵魂---菊美多吉
都说当自己置身于高原上看到那里的风景时,仿佛自己都被洗礼了一番。高原上的灵魂是圣洁的,像菊美多吉的一样。正因为有他这样的灵魂存在,才为高原更添圣洁之感。他圣洁的灵魂犹如蒲公英,飘飘扬扬,散落在这块土地上,看上去那么温暖美丽;也像是高原上有着顽强生命的格桑花,寄托了人们对于幸福吉祥的美好希望。菊美多吉,这位最美基层干部,最平凡也最顽强,为老百姓送去温暖、送去幸福吉祥。他虽然走了,但他圣洁的灵魂却永远存在那里,那是最美的!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七):很不错啊
《天上的菊美》以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讲述了藏族乡长菊美多吉短暂一生中的动人故事,为观众呈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20多岁从学校毕业后到33岁生命戛然而止的历程。菊美多吉是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患有高血压,不能过度劳累,不能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但却仍在高原上长期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2012年5月,菊美多吉因劳累过度,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影片将新闻叙事与诗化艺术有机结合,带有一种新闻报告文学式的力量,彰显了菊美多吉式基层干部爱民奉献的动人人生轨迹。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八):最美基层干部,永远的菊美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九):最美基层干部,永远的菊美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天上的菊美》观后感(十):如若真懂生活,何必期盼来世
- 独白的功能既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也可能让观众的思路在故事叙事上游来荡去,准确地说,是时不时跳出来。(Emmmm也可能是自己的缘故,想好好看电影还是需要一定的观影场所和集体氛围感)
- 并非所有人物传记都适合讲述那么完整,精炼些或许更好,但毕竟主旋律电影是讲究情真意切的。这一部的主旋律旗号打的没有那么嚣张,不过仍旧很容易看出来,好在不易引人反感。
- 看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某天中国式问题在中国式电影中不仅仅再只限于发问不解答,而是先于现实得以解决,对国民与社会将是怎样的益处?
「2018/2/1 米粒的观影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