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毛衣的小镇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穿毛衣的小镇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25 01:08: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毛衣的小镇的读后感大全

  《穿毛衣的小镇》是一本由(美)麦克·巴内特 著 / (加)乔恩·克拉森 绘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毛衣的小镇》精选点评:

  ●看了很多本这位作者和这位绘者合作的书了,都很喜欢!有点淡淡的黑色幽默,画风简洁,这本的色调是淡淡北欧风。故事挺有意思,小姑娘得了一盒毛线,永远织不完,给镇上所有人、物件都打了毛衣。但是毛线盒落到坏人手里,却成了空盒子。倒也没什么大道理,就是觉得“不停给别人打毛衣”这个设定很温馨。

  ●很漂亮的毛衣,故事有点乏味

  ●我喜欢这个故事,彩色的毛线如此温暖,把冷冰冰的人们能够连接在一起,让冷冰冰的小镇充满光彩。

  ●“画”这部绘本的过程,一定也很开心吧。

  ●可爱

  ●好喜欢好喜欢

  ●还不错

  ●美好,温暖,充满幻想,是我想要的给宝贝的绘本,推荐,以上

  ●手工彩纸剪贴

  ●安娜贝尔织的何止是毛衣。很喜欢随着故事进展画面色彩的变化

  《穿毛衣的小镇》读后感(一):《穿毛衣的小镇》评论-15分

  又是我第一个写评论,我喜欢第一个写评论,希望我的感受能给予别人参考和帮助。

  这是2013年美国凯迪克大奖的银奖作品,凯迪克大奖是绘本里的“奥斯卡”,每年金奖一名,银奖两至三名。绘本领域最先于美国流行,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继而来到亚洲,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儿童教育题材类,占据绘本比重的百分之九十。这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儿童必然的阅读方式和潮流。

  由于工作需要,我近来花了很多的时间关注绘本领域。凯迪克历年的作品是一定要增进阅读和理解的,这是绘本的榜样和方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队员们也能开启这个空白的版图,未知的道路上是永远都充满希望的。

  故事讲述了冷冰冰小镇从黑白到色彩斑斓的编织过程,一个温暖绚丽的童话故事,安娜贝尔,一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她就是可以做得到,她总是还有剩下的毛线。

  作为成年人,故事内容对我的冲击和影响是有限的,作者的绘制方式和手段,是我最为关注的角度,通常一个绘本作者都会用多种手段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当然这次也不会例外,技术上的距离是可以用时间和努力来弥补的。书的后面有绘制技法的介绍,并且也希望小朋友可以按着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模仿,在其中增进了创作实践的体验环节。

  从故事的构架,绘制的品质,后续实践创作的递进升级,诸多因素,这确实是一本精彩的作品,值得关注和学习,强烈推荐给大家。虽然我是第一个写评论,但一定还会有很多,它绝对具有让你不得不去说两句的魅力。

  《穿毛衣的小镇》读后感(二):关于爱与分享的故事背后是小女孩的梦

  《穿毛衣的小镇》讲述了一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安娜贝尔用坚定执着的爱的力量改变了一个冷冰冰世界的故事。可能在成年人眼中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无限可能的勇敢的故事。作者非常用心的通过色彩一步步进行引导,从一开始只有布满黑白色的世界到充满了彩色毛线的世界。色彩的直观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冷漠到温暖的转变。而这个转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女孩遇到了小男孩的嘲笑,遇到了老师同学讶异的目光,但是她做的就是不停的分享手中彩色的毛线,将毛线创造成各式各样的衣服,给小男孩穿的,给小狗穿的,甚至是给大大的房子和秃秃大树穿的。小女孩将她彩色的梦编制成了现实。随着绘本一页一页的翻过,画面上的色彩页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彩色的世界就这样跃入眼前。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安娜贝尔的彩色毛线盒子被偷了,世界再次被灰暗笼罩起来,大公爵拿到了盒子却一无所获。为什么会这样的,就像故事一开始说的安娜贝尔编制的是她的梦想,是由心而发的。而大公爵并没有这样的梦想的.就好像当我们还年幼的时候,充满的那些童真的理想,成年之后又有多少能够执着追求的?

  故事的最后,当大公爵放弃的盒子重新回到安娜贝尔手中后,世界恢复了丰富的色彩,小女孩重新拿起手中的毛线继续不停的编织。也许当年的我们也曾拥有彩色毛线的盒子,只是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盒子空了。如果有一天你的宝宝有幸拥有这样的梦想盒子时,请你给予他们信任的依赖,和自由的空间。他们终会编织出属于未来的美好世界。

  《穿毛衣的小镇》读后感(三):被用尽的毛线团

  

那些被定义为八零九零(九五前)后的家伙在上学时候,班级的后排应该常常有织先线的女孩子。这些女孩子们桌兜里会有各种各样漂亮的毛线团,而且就像这本图画书里安娜贝尔的毛线一样似乎真的用不尽:她们几乎什么课都在织,而且同学们会不断地借而不还地借一截毛线来拴作业本,这种借往往还有可选择颜色的权利。然而你似乎永远都能看见她们在织,从来不愁有一天毛线用完了怎么办。

可是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她们不约而同地不再织毛线了,就像阿里阿德涅的线团也一定会被忒修斯不再想起。接下来,那些到了织毛线年龄的女孩子又会接续起这个传统。

冬天是一个需要装饰的季节,为了装饰这个季节,也许你得早早开始准备。织毛线的女孩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懂得了这个道理,一开学就准备起来了。她们除了给自己织穿的围的,她们还给自己喜欢的男孩子织。这些幸运的男孩子很多时候都是阿飞仔,不喜欢读书,喜欢在街头走来走去。这样的男孩,一般不怎么受家里喜欢,也不一定有幸运或幸福的家庭——幸福家庭的乖仔有妈妈奶奶织围巾——在街上混,如果没有一件漂亮的围巾,冷不必说,首要的是面子很受伤。其他人漂漂亮亮,自己脖子伸得像鸭子会让人自惭形秽。

阿飞仔的面子是很奇怪的,他们也许为了一件漂亮的围巾就可以油嘴滑舌地去喜欢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为遵守“兄弟手足,女人衣服”的街头规则便忍心伤了去年冬天给他织围巾的女孩子。

一旦被伤害,美丽的毛线就用完了,那种曾经想让街头变得美丽的念头就让自己尴尬,恨不得从来没有在这里存在过,恨不得立马退学。接着就是变得沉默或者乖张,桌兜里再也没有了毛线,谁也借不到了,而谁也不会注意到。

织毛线是疯狂的,引人注目的,会引来同学的嫉妒与嘲笑,老师的嘲讽,大人的挖苦,任何人似乎都可以来评点你几句,他们想让你停止,这种心理与想知道你的毛线到底什么时候能用完是一体两面的,甚至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在里面。

让世界变美丽的想法是危险的,因为人们太可以忍受一个没有颜色的世界了,而忘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五彩缤纷的。

  《穿毛衣的小镇》读后感(四):温暖这个世界

  看起来是个平平常常的盒子,里面装的是平平常常的毛线,可事实并非这样。安娜贝尔织了一件彩色毛衣,可盒子里还有剩下的毛线;安娜贝尔就给小狗马尔斯、伙伴内特、老师诺曼先生也织了毛衣,可盒子里还有剩下的毛线;安娜贝尔不停地织啊织,给小镇上所有人、所有动物、所有房子、等等等等都织了彩色的毛衣,可盒子里还有剩下的毛线。一个特别爱打扮的公爵盯上了安娜贝尔的盒子,他派小偷偷走了这个神奇的盒子,可当他打开盒子时却发现盒子是空的,于是他诅咒了安娜贝尔,但是……(后面就留给大家自己去读了。)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读来却十分温暖,在我看来它蕴含着许多内涵。毛线是一种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好、关心也好、坚定的信念也好、美好的心愿也罢,都给人以希望,温暖着冷冰冰的现实。这本绘本大概就是想告诉孩子们,怎样温暖这个世界,尔后便能“过得那么快乐”。

  关于温暖这个世界,绘本里提醒我们必须先要温暖自己。爱自己其实是爱别人的基础,同样,认识周遭世界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安娜贝尔回到家,给自己织了一件彩色毛衣。”

  温暖这个世界,会遇到很多现实阻碍:有人嘲笑你的理想主义(比如内特),有人对你的想法和行为横加干涉(比如诺曼先生和同学们),有人只是不理解不支持(比如不怕冷先生)。但是安娜贝尔就是能做到,那怕一点点影响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于是,安娜贝尔就织了顶毛线帽,送给了不怕冷先生。”

  一个人的爱心、信念和勇气都是可以源源不断滋养整个社会的。难怪安娜贝尔盒子里总是还有剩下的毛线,而那个邪恶爱打扮的公爵,即便用再多的钱财也换不到这些东西,哪怕是偷来了盒子,打开它也只能发现空空如也,因为他的内心本不具有这些品质。安娜贝尔就算盒子被偷了,她也能召唤盒子回来,爱的能力与善的愿望都不会轻易丢失,它们也是人们快乐生活的源泉。

  奇妙的是,这本绘本的绘画技法也很特别,类似于手工劳动作品的表现方式。绘者克拉森曾经在活动中告诉大家,他是花了5美元买了一件毛衣回家,然后用数码相机把它拍下来,用数码染色工具加以处理,保留照片中真实的毛衣纹理,然后做出了绘本中安娜贝尔所织毛衣逼真的针脚感。原来现代绘本的创作武器这么厉害啊!在中译本里,绘本故事结束后,画家王晓明先生也特意指导了想要像绘本中这样作画,运用“手制彩纸剪贴”的方法,小朋友都可以轻松学会哦。绘者克拉森还说过,他在绘本页面上的留白处理,正是希望小朋友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都画进这个温暖的小镇去。对了,很多外国小朋友还按照《穿毛衣的小镇》上画的那样,亲自动手为身边的器物织起了毛衣呢!

  现在你也感到《穿毛衣的小镇》这本绘本不仅内容上有趣而温暖,在艺术启蒙、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具有颇高的实践价值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